也許,這便是我們要編這本民間生活摹本的暗中理由。但我們雖有仿效,卻不必做張文人,或者說我們要把他那種看客式的態(tài)度改變一下,把自己放到日常世俗情景之中,真正通持一種民間心思和情懷,來體察在這樣的精神之下恒常且又變動不居的日常價值。摹本的意思,不僅是描摹一個民間樣本,而是深入民間生活肌理,畫出民間生活的氣韻和脈絡。一笑一顰,一舉手一投足,一飯一食,一壺酒一杯茶,在深巷,在市閭,無論那是些什么人,都有聲有色,都有條有理,都有情有趣,都高高興興,落落大方,都蘊蘊籍籍,都妥妥貼貼,都值得細筆勾畫摹寫。本書收納了作者的數十幀作品。那些已經消失或者即將消失的天井、墻門、街巷和遍布其中的老井,讓我們領略了原汁原味的杭州風情。這是些有關杭州生活的“草根版”文字。它看起來有點活色生香,有點吃喝玩樂,像委婉雅致的宋詞,有一種清、平、樂的人生快意。但細讀之后,我相信你不會僅有這些看法。你會覺得它很“發(fā)靨”,有意無意之間,為杭州人的日常生活涂抹了一層另類的文化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