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緒論
一. 西方經濟學的主要思潮與流派
二. 科學認識和對待西方經濟學的不同流派
第二章理論的革命——凱恩斯主義
一. 凱恩斯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
1. 凱恩斯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
2. “凱恩斯革命”的實質
3.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發(fā)展
二.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主要理論
1. 凱恩斯的主要經濟理論
2. 新古典綜合派的主要理論
3. 新劍橋學派的經濟理論
4. 新凱恩斯主義的主要理論
三.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派的政策主張
1. 凱恩斯的政策主張
2. 新古典綜合派的政策主張
3. 新劍橋學派的政策主張
4. 新凱恩斯主義的政策主張
四. 凱恩斯主義與中國經濟的改革和發(fā)展
1. 現(xiàn)實的選擇——如何對待凱恩斯主義
2. 歷史的回顧——凱恩斯主義對中國經濟轉型的影響
3. 實踐的總結——立足國情, 靈活運用
第三章自由的復蘇——現(xiàn)代貨幣主義
一. 貨幣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
1. 貨幣主義產生和發(fā)展的歷史背景
2. 貨幣主義的思想淵源
二. 貨幣主義的主要理論
1. 現(xiàn)代貨幣數(shù)量論
2. 名義收入貨幣理論
3. 通貨膨脹理論
4. 失業(yè)理論
5. 貨幣主義與理性預期學派
三. 貨幣主義的經濟政策
1. 主張實行“單一規(guī)則”的貨幣政策
2. 提倡“收入指數(shù)化”的政策
3. 負所得稅政策
4. 就業(yè)政策
5. 取消固定匯率制, 實行浮動匯率制
四. 貨幣主義與中國經濟的改革和發(fā)展
1. 有效的嘗試——貨幣主義理論在中國經濟改革和
發(fā)展中的運用
2. 積極的影響——貨幣主義與中國的貨幣政策
第四章短暫的影響——供給學派
一. 供給學派的形成和主要代表人物
1. 供給學派的形成
2. 供給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 供給學派的經濟理論
1. 減稅理論
2. 經濟發(fā)展理論
3. 就業(yè)理論
4. 通貨膨脹理論
三. 供給學派的經濟政策主張及其實踐
1. 供給管理政策
2. 反對國家干預的政策
3. 財政政策
4. 貨幣政策
5. 供給學派的政策實踐
四. 供給學派與中國經濟改革和發(fā)展
1. 供給與需求——該選擇哪一個
2. 減稅是否能真正地刺激經濟增長
3. 增加儲蓄是罪惡還是美德
第五章觀念的兼容——弗萊堡學派
一. 弗萊堡學派的形成和主要代表人物
1. 弗萊堡學派的形成
2. 弗萊堡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 弗萊堡學派的經濟理論
1. 經濟秩序與“理想類型”
2. 競爭秩序理論
3. 社會市場經濟理論
三. 社會市場經濟的主要政策
1. 促進競爭的政策
2. 政府干預的政策
3. 社會平衡的政策
四. 弗萊堡學派與中國經濟改革和發(fā)展
1. 弗萊堡學派經濟理論的基本特點
2. 正確處理市場與政府的關系是中國經濟改革的核
心問題
第六章極端的自由——倫敦學派
一. 倫敦學派的產生和主要代表人物
1. 倫敦學派產生的背景
2. 倫敦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 倫敦學派的主要經濟思想
1. 坎南的基本經濟思想
2. 羅賓斯的方法論和基本經濟思想
3. 哈耶克的方法論和基本經濟思想
三. 倫敦學派與中國經濟改革和發(fā)展
1. 極端思想中的合理成分
2. 正確處理好市場與國家. 自由與干預的關系
第七章分析的創(chuàng)新——新制度經濟學
一. 制度分析的興起與發(fā)展
1. 制度分析的興起
2. 制度分析的發(fā)展
二. 產權理論
1. 產權的含義
2. 產權的起源
3. 關于產權安排的科斯定理
4. 產權經濟學的發(fā)展
三. 交易費用理論
1. 交易費用的定義
2. 交易費用理論的應用
四. 企業(yè)理論
1. 科斯的企業(yè)理論
2. 阿爾奇安和德姆塞茨的隊生產理論
3. 張五常的企業(yè)理論
4. 巴澤爾的企業(yè)理論
五. 新制度經濟理論與中國經濟改革和發(fā)展
1. 經濟發(fā)展中的制度因素
2. 中國經濟改革與發(fā)展過程中的制度變革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