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序章《文選》學的歷史和課題
一、《文選》之產生
二、科舉與《文選》學
三宋代以后的《文選》研究及版本
四、近來的《文選》研究及課題
第一章 《文選》的編纂實況與當時對它的評價
一、《文選》編纂以前的先驅性詩文總集和選集
二、六朝末期文壇對《文選》的反應
三昭明太子輿東宮文壇的盛衰
四、昭明太子的病衰輿劉孝綽的東宮復職
五、《文選》編纂的實況
六、《文選丁由先行詩文選集再度編選而成的選集
第二章 《文選》與《玉臺新詠》
一、硬派文學輿軟派文學
二、《玉臺新詠》的編纂情況
三、簡文帝蕭綱的《與湘東王書》
四、《文選》的編纂基準和蕭綱的文學理念
五、廟堂文學和宮闈文學
第三章 《文選鑼的沉浮!!南北朝末期的文學動向與《文選》學的出現(xiàn)
一、南北朝末期的社會情勢與貴族文藝
二、梁朝的滅亡與南朝貴族文化的沒落
三陳朝軍國主義的臨戰(zhàn)體制
四、沉溺于「宮體」的北周文壇
五、隋文帝楊堅的詩文改革、科舉新政與《文選》學的黎明
第四章 日本細川家永青文庫藏《敦煌本文選注》!!唐代初期《文選》注解的側影
小序
一、該敦煌注所據(jù)的《文選》文本
(一)輿李善本、五臣本及相關文本的比較
《二》該注本所據(jù)文本的特點
二、從注釋方式看注解者的學問態(tài)度
三、該注本中的獨特注解
結論
第五章 永青文庫藏《敦煌本文選注》箋訂
小序
凡例
箋訂
(一)「激」之題解
(二》司馬相如《喻巴蜀檄》
(三》陳琳《為袁紹檄豫州》
《四》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
(五》鍾會《檄蜀文》
(六》司馬相如《難蜀父老》
第六章 從《文選》李善注中的緯書引用看其編修過程
一、李善注在隋唐穴文選》學史上的價值
二、《文選》李善注的初注本和唐朝秘合本
三敦煌出土的唐鈔《文選》李善注殘卷二本之內容
四、從緯書的引用看《文選》李善注中典故指證的補充過程
五、從僅依類書檢出典故到廣據(jù)古典著作而補訂
第七章 《文選集注》輿宋明版行的李善注
一、以往對現(xiàn)存李善單注本形成過程的認識
二、關于《文選集注》中的李善注
三、《文選集注》的李善注與現(xiàn)存版本的李善注之比較
……
第八章 宋刊《李善文選注》對《五臣注》的“盜用”
后記
附錄
本書各章單篇發(fā)表一覽
本書參考書目及作品篇目
譯后記
《岡村繁全集》出版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