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圖形圖像、多媒體、網(wǎng)頁制作綜合WEB技術大全

WEB技術大全

WEB技術大全

定 價:¥76.00

作 者: 裴有福編著
出版社: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叢編項: 萬水書庫 萬水Web技術精品叢書
標 簽: 互連網(wǎng)絡 Web

ISBN: 9787801247414 出版時間: 1998-08-01 包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790頁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目前不可多得的Web技術全書式著作,希望成為Web技術方面的參考書和工具書。全書共分為基礎篇、服務器篇、HTML篇、CGI篇、JavaScript篇,以及附錄共六大部分。從敘述有關計算機網(wǎng)絡的定義與分類,體系結構與網(wǎng)絡互連、Web基本概念、硬件設施、HTML開發(fā)工具頁面基本技術等內(nèi)容開始,到CGI程序設計及實例應用技巧、Java語言及應用、JavaScript實例應用內(nèi)容共三十七章。本書作者長期從事Web技術應用研究工作,特別注意本書內(nèi)容覆蓋面廣、技術新穎,實例豐富、突出應用。本書的讀者對象為中等水平的計算機網(wǎng)絡愛好者、Web技術人員,以及相關專業(yè)院校廣大師生。

作者簡介

暫缺《WEB技術大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1.1  Web的定義
1.1.1  Web是一種超文本信息系統(tǒng)
1.1.2  Web是圖形化的和易于導航的
1.1.3  Web與平臺無關
1.1.4  Web是分布式的
1.1.5  Web具有新聞性
1.1.6  Web是動態(tài)的、交互的
1.2  Web的基本技術
1.3  Web的現(xiàn)狀與未來
基礎篇
第二章 計算機網(wǎng)絡基礎
2.1  計算機網(wǎng)絡的定義與分類
2.2  計算機網(wǎng)絡的體系結構
2.3  計算機網(wǎng)絡的互連
第三章  TCP/IP導引
3.1  Internet
3.1.1  采用專線入網(wǎng)
3.1.2  采用撥號方式入網(wǎng)
3.1.3  采用微波方式入網(wǎng)
3.1.4  租用衛(wèi)星信道入網(wǎng)
3.2  TCP/IP參考模型
3.3  IP及相關協(xié)議
3.3.1  IP報頭
3.3.2  IP地址
3.3.3  ICMP協(xié)議
3.3.4  ARP協(xié)議和RARP協(xié)議
3.3.5  IPv6
3.4  TCP及相關協(xié)議
3.4.1  TCP服務模型
3.4.2  TCP協(xié)議
3.4.3  TCP連接管理
3.4.4  TCP可靠性
3.4.5  UDP
3.5 域名系統(tǒng)DNS
3.5.1  DNS名字空間
3.5.2  資源記錄
3.5.3  名字服務器
第四章  Web基本概念
4.1  超文本及相關概念
4.1.1  超文本
4.1.2  超鏈接
4.1.3  頁面與主頁
4.2  瀏覽與搜索工具
4.2.1  Web瀏覽器
4.2.2  Web檢索工具
4.3  URL
4.3.1  FTP URL
4.3.2  HTTP URL
4.3.3  Gopher URL
4.3.4  Mailto URL
4.3.5  News URL
4.3.6  NNTP URL
4.3.7  Telnet URL
4.3.8  WAIS URL
4.3.9  File URL
4.3.10  Prospero
4.3.11  Partial URL
4.4  MIME
第五章  HTTP協(xié)議
5.1  HTTP概述
5.1.1  HTTP按客戶/服務器模式工作
5.1.2 HTTP是無狀態(tài)的
5.1.3  HTTP使用元信息作為頭標
5.1.4  HTTP支持動態(tài)格式
5.1.5  HTTP支持兩種請求和響應格式
5.1.6  HTTP是基本文本的簡單協(xié)議
5.1.7  查找所需資源
5.1.8  獲取所需資源
5.1.9  注釋所需資源
5.2  HTTP的工作過程
5.3  HTTP請求與響應
5.4  HTTP頭標
5.4.1  一般頭標字段
5.4.2  請求頭標字段
5.4.3  實體頭標字段
5.4.4  響應頭標字段
5.5   S-HTTP與SSL
服務器篇
第六章  Web服務概述
6.1  Web服務的應用
6.1.1 Web服務具有全球性
6.1.2  Web是可定制的
6.1.3  Web比傳統(tǒng)方式更快
6.1.4  Web比傳統(tǒng)媒介更便宜
6.1.5  Web服務更好、更簡單
6.2  確定Web服務模型
6.3  設計Web服務的總體結構
6.3.1  確定Web服務的需求
6.3.2  確定Web服務的框架結構
6.3.3  確定Web站點的宣傳方式
第七章  服務器硬件建設
7.1  選擇服務提供商和網(wǎng)絡連接方式
7.2  選購Web服務器硬件
7.3  確定Web服務器操作系統(tǒng)
7.3.1  Unix
7.3.2  Windows 3.x
7.3.3  Windows 95
7.3.4  Windows NT
7.3.5  Macintosh
7.3.6  OS/2
7.4 選擇一體化Web服務器
第八章  服務器軟件建設
8.1  服務器軟件的選擇
8.1.1  Web服務器的工作模式
8.1.2  Web服務器的關鍵性能
8.1.3  常用的Web服務器軟件
8.1.4  Web服務器軟件的選擇
8.2  幾種服務器軟件的安裝
8.2.1  NCSA httpd的安裝
8.2.2  EMWAC https for Windows NT的安裝
8.3  站點規(guī)劃與站點內(nèi)容開發(fā)
8.3.1 站點的規(guī)劃
8.3.2  站點內(nèi)容的開發(fā)
第九章  服務器管理與維護
9.1  Web服務器管理
9.1.1  變更服務器的配置
9.1.2  使用服務器管理工具
9.1.3  監(jiān)視和診斷服務器故障
9.1.4  提升服務器的性能
9.1.5  備份和恢復系統(tǒng)數(shù)據(jù)
9.2  服務內(nèi)容管理
9.2.1  服務內(nèi)容使用和更新的管理
9.2.2  服務內(nèi)容的檢查與更新
9.2.3  服務內(nèi)容的存儲管理
9.2.4 與用戶保持密切存儲管理
9.2.5  服務內(nèi)容的結構化和標準化
9.3  服務費用管理
9.3.1  預算管理
9.3.2  服務統(tǒng)計
9.3.3  賬單與記賬
第十章  服務器的安全性
10.1  Web服務的安全保護
10.1.1  安全保護策略
10.1.2  安全模型
10.1.3  安全措施
10.1.4  安全性評定
10.2  防火墻技術及防火墻軟件的選擇
10.2.1  防火墻的幾種類型
10.2.2  防火墻產(chǎn)品的選擇
HTML篇
第十一章  HTML概述
11.1  HTML概述
11.1.1  關于SGML
11.1.2  HTML字符實體
11.1.3  HTML元素
11.1.4 HTML元素屬性
11.1.5  HTML注釋
11.2  HTML重要約定和規(guī)定
11.2.1  HTML文件的擴展名
11.2.2  HTML文檔的顯示
11.2.3  HTML文檔字符集
11.2.4  HTML數(shù)據(jù)類型
11.3  HTML文檔的總體結構
11.3.1  HTML 版本信息
11.3.2  HTML元素
11.3.3  HEAD元素
11.3.4  BODY元素
第十二章  HTML開發(fā)工具
12.1  普通文本編輯器
12.2  專用HTML編輯軟件
12.2.1  Netscape Composer
12.2.2  Microsoft FrontPage
12.2.3  HotDog Pro
12.2.4  NetObject  Fusion
12.3  HTML文檔轉換工具
12.3.1  Microsoft Word 97
12.3.2  其他轉換工具
12.4  HTML輔助工具
12.4.1  Paint Shop Pro
12.4.2  PhotoImpact GIF  Animator
12.4.3  GoldWave
第十三章  頁面基本技術
13.1  導引示例頁面
13.2 頁面總體結構
13.2.1  頁面結構
13.2.2  示例頁面的首次實現(xiàn)
13.3  文檔字體設置
13.3.1  標題元素
13.3.2  FONT元素
13.3.3  字符修飾元素
13.4  頁面版式設置
13.4.1  分行控制
13.4.2  文本對齊方式
13.4.3  列表元素
13.4.4  預格式化文本
13.4.5  文檔塊處理
13.5  頁面修飾
13.5.1  水平分隔線
13.5.2  頁面分欄
13.5.3  閃爍文本
13.6  超鏈接
13.6.1   HREF屬性
13.6.2  NAME屬性
13.6.3 TITLE屬性
13.6.4  TARGET屬性
13.6.5  其他屬性
13.7  文檔信息增強元素
13.7.1  BASE元素
13.7.2  LINK元素
13.7.3  ISINDEX元素
13.7.4  NEXTID元素
第十四章  頁面高級技術
14.1  表格(Table)
14.1.1  表格的基本語法
14.1.2  跨多行、多列的表元
14.1.3  表格尺寸設置
14.1.4  表格對齊與布局
14.1.5  表格的標題
14.1.6  表格的標題
14.1.7  結構化顏色
14.1.8  表格線的顯示
14.1.9  表格綜合示例
14.2  表單(Form)
14.2.1  表格基本用法
14.2.2  文字和密碼輸入
14.2.3  復選框和單選框
14.2.4  圖像輸入
14.2.5  隱藏表單組件
14.2.6  列表框
14.2.7  文本框
14.2.8  HTTP文件上載
14.3  窗框(Frame)
14.3.1  窗框的基本用法
14.3.2  窗框的排列與尺寸設置
14.3.3  窗框的互操作
14.3.4  窗框的外觀
14.3.5  窗框設計示例
第十五章  頁面多媒體技術
15.1  圖像(Image)
15.1.1  基本用法
15.1.2  圖像質量控制
15.1.3  圖像對齊與布局
15.1.4  客戶端圖像映射
15.2  音頻和視頻
15.2.1  文檔聲音
15.2.2  多媒體文本
15.2.3  內(nèi)聯(lián)視頻
15.2.4  VRML
15.3  滾動文本(Marquee)
15.3.1  DIRECTION
15.3.2  BEHAVIOR
15.3.3  LOOP
15.3.4  SCROLAMOUNT和 SCROLLDELAY
15.3.5  ALIGN
15.3.6  BGCOLOR
15.3.7  HEIGHT和WIDTH
15.3.8  HSPACE和VSPACE
第十六章  頁面動態(tài)技術
16.1  頁面動態(tài)技術概述
16.1.1  服務器推送(Server push)
16.1.2  客戶端拉曳(Client pull)
16.1.3  JavaScript
16.1.4  Java
16.1.5  ActiveX
16.1.6  Visual Basic Script
16.2  推送與拖曳技術
16.2.1  推送與拖曳的比較
16.2.2  服務器推送
16.2.3  客戶端拖曳
16.3  嵌入腳本程序
16.3.1  JavaScript
16.3.2  VBScript
16.4  嵌入Java小應用
16.4.1  CODEBASE-codebaseURL
16.4.2  CODE=appletFile
16.4.3  ALT=alternate Text
16.4.4 NAME=appletInstanceName
16.4.5  WIDTH=pixels HEIGHT-pixels
16.4.6  ALIGN=alignment
16.4.7  VSPACE=pixels HSPACE=pixels
16.4.8  <PARAM NAME=appletAttribute  VALUE=value>
16.5  嵌入對象
16.5.1  EMBED元素
16.5.2  OBJECT元素
第十七章  SSI
17.1  SSI概述
17.2  在文檔中插入信息
17.2.1  echo標記
17.2.2  include標記
17.2.3  fsize標記
17.2.4  flastmod標記
17.3  在文檔中執(zhí)行操作
17.3.1  exec標記
17.3.2  config標記
17.3.3  odbc標記
17.3.4  email標記
17.4  在文檔中進行邏輯比較
17.4.1  if標記
17.4.2  goto標記
17.4.3  label標記
17.4.4  break標記
第十八章  HTML 4.0文檔結構
18.1  HTML 4.0概述
18.1.1  HTML 4.0設計原則
18.1.2  HTML 4.0文檔設計原則
18.1.3  HTML 4.0的幾個基本概念
18.2  文檔總體結構
18.2.1  HTML版本信息
18.2.2  HTML元素
18.2.3  HEAD元素
18.2.4  BODY元素
18.3  語言信息和文本方向
18.3.1  lang屬性:指定內(nèi)容的主席
18.3.2  dir屬性:指定文本的方向
18.4  文件:段落、行與字詞
18.4.1  白空格(White space)
18.4.2  結構化文本
18.4.3  分行和段落
18.4.4  標記文檔的變化:INS和DEL元素
18.5  列表:無序、有序和定義列表
18.5.1  無序和和序列表:UL、OL和LI元素
18.5.2  定義列表:DL、DT和DD元素
18.5.3  DIR和MENU元素
18.6  表格
18.6.1  表格結構
18.6.2  表格格式化
18.6.3  表格示例
18.7  鏈接:超鏈接和媒體無關的鏈接
18.7.1  路徑信息:BASE元素
18.7.2  鏈接和錨的定義
18.7.3  A元素
18.7.4  LINK元素
18.8  包容:對象、圖像和小應用
18.8.1  對象包容:OBJECT元素
18.8.2  圖像包容:IMG 元素
18.8.3  小應用包容:APPLET元素
18.8.4  文檔包容
18.8.5  圖像映射包容
18.8.6  圖像對象和小應用的可視化表述
18.8.7  替換文本的指定
第十九章  HTML 4.0文檔表述
19.1  樣式表:控制文檔的表述
19.1.1  靈活放置樣式信息(Style Information)
19.1.2  不依賴于特定樣式表語言
19.1.3  層疊樣式表
19.1.4  媒體相關性
19.1.5  可替換樣式
19.1.6  給HTML添加樣式
19.1.7  繼承與層疊
19.1.8  隱藏樣式元素的內(nèi)容
19.1.9  通過HTTP頭標指定樣式
19.2  對齊方式、字體樣式和水平分隔線
19.2.1  格式化
19.2.2  字體
19.2.3  水平分隔線:HR元素
19.3  窗框:文檔的多視圖表述
19.3.1  窗框的布局
19.3.2  指定目標窗框信息
19.3.3  替換內(nèi)容
19.3.4  內(nèi)聯(lián)窗框:IFRAME元素
第二十章  HTML 4.0交互文檔
20.1  表單(Form)
20.1.1  FORM元素
20.1.2  控件
20.1.3  元素焦點的設置
20.1.4  失效元素和只讀元素
20.1.5  表單提交
20.2  腳本(Script)
20.2.1  腳本文檔的設計
20.2.2  不支持腳本時的文檔設計
CGI篇
第二十一章  CGI概述
21.1  CGI的基本概念
21.2  CGI編程語言
21.2.1  Perl
21.2.2  C/C++
21.2.3  Visual Basic
21.2.4  Shell Script
21.3  程序間的數(shù)據(jù)通信方式
21.3.1  從客戶機到服務器的數(shù)據(jù)通信方式
21.3.2  從服務器到CGI程序的數(shù)據(jù)通信方式
21.3.3  CGI程序返回數(shù)據(jù)的方式
21.3.4  從服務器到客戶機的數(shù)據(jù)通信
21.4  CGI的主要用途
21.4.1  可點擊圖像
21.4.2  客戶端的可執(zhí)行程序
21.4.3  構成到其他協(xié)議的網(wǎng)關
21.4.4  數(shù)據(jù)庫界面
21.4.5  生成飛行文件
21.5  CGI程序設計基礎
21.5.1  Hello,Web!程序
21.5.2  CGI輸出
21.5.3  安裝和運行CGI程序
21.5.4  CGI輸入
21.5.5  一個簡單的CGI程序
21.5.6  CGI編程基本原則
第二十二章  CGI輸出與輸入
22.1  CGI程序的輸出
22.1.1  Location頭標
22.1.2  狀態(tài)碼
22.1.3  Expires和Pragma頭標
22.1.4  不分析頭標
22.2  CGI環(huán)境變量
22.2.1  一般變量
22.2.2  存儲輸入的變量
22.2.3  服務器信息
22.2.4  客戶端信息
22.2.5  HTTP變量
22.3  CGI程序的輸入
22.3.1  基本的關鍵詞輸入
22.3.2  輸入編碼
22.3.3  GET 方法和POST方法
22.4  CGI輸入的解析
第二十三章  Perl CGI程序設計
23.1  Perl 語言概述
23.1.1  Perl 的基本功能
23.1.2  Hello,World!入門程序
23.1.3  Perl 程序的運行與調(diào)試
23.1.4  Perl 的應用
23.2  Perl 語言基礎
23.2.1  Perl 數(shù)據(jù)類型
23.2.2  Perl 變量
23.2.3  Perl 運算符
23.2.4  Perl 語句
23.2.5  Perl 子程序
23.2.6  Perl 函數(shù)
23.2.7  Perl 輸入/輸出
23.2.8  正則表達式
23.3  Perl  CGI設計
23.3.1  cgi-lib.pl
23.3.2  CGI.pm
23.4  Perl Win32簡介
第二十四章  其他語言CGI程序設計
24.1 C CGI程序設計
24.1.1  cgihtml
24.1.2  cgi-util
24.1.3  cgic
24.1.4  gd
24.2  VB CGI程序設計
24.2.1  Win-CGI規(guī)范
24.2.2  CGI14VB
24.2.3  CGI32.BAS
24.3  Shell CGI程序設計
第二十五章  CGI編程與調(diào)試方法
25.1  編程原則與策略
25.1.1  一般原則
25.1.2  CGI編程策略
25.1.3  實際編程技巧
25.2  測試和調(diào)試策略
25.2.1  CGI程序的調(diào)試
25.2.2  常見錯誤
25.3  編程和測試的其他問題
25.3.1  程序的可維護性
25.3.2  程序的安全性
25.3.3  CGI程序和系統(tǒng)平臺的無關性
25.3.4  CGI程序和Web服務器的無關性
25.3.5  CGI程序輸出的一致性
第二十六章  CGI程序實例剖析
26.1  頁面數(shù)器
26.1.1  訪問次數(shù)的計數(shù)
26.1.2  使用SSI的文本計數(shù)器
26.1.3  X位圖圖形計數(shù)器
26.1.4  改進的X位圖圖形計數(shù)器
26.2  來賓留言簿
26.2.1  基本功能的留言簿
26.2.2  加強型留言簿
26.3  在線考試
26.4  文件上載
26.5  聊天室
26.6  圖像映射
26.7  HTTP Cookie
26.7.1  Cookie原理
26.7.2  用CGI程序設置和讀取Cookie
26.7.3  使用HTTP Cookie的計數(shù)器
第二十七章  Web與數(shù)據(jù)庫的連接
27.1  Web與數(shù)據(jù)庫連接技術綜述
27.1.1  Web數(shù)據(jù)庫應用的一般結構和方法
27.1.2  技術及產(chǎn)品介紹
27.1.3  小結
27.2  VB數(shù)據(jù)庫CGI程序
27.2.1   VB的數(shù)據(jù)庫編程能力
27.2.2  用VB編寫處理數(shù)據(jù)庫CGI程序
27.3   IDC
27.3.1  IDC簡介
27.3.2  IDC 文件和HTX文件
27.3.3  用IDC實現(xiàn)留言簿
27.4  ASP
27.5  LiveWire
27.5.1  LiveWire簡介
27.5.2  用LiveWire實現(xiàn)計數(shù)器
27.5.3  用LiveWire實現(xiàn)留言簿
Java篇
第二十八章  JAVA概述
28.1  Java語言的特點
28.1.1  簡單
28.1.2  面向對象
28.1.3  分布式
28.1.4  健壯性
28.1.5  安全
28.1.6  結構中立
28.1.7  易于移植
28.1.8  解釋執(zhí)行
28.1.9  高性能
28.1.10  多線程
28.1.11  動態(tài)
28.2  Java與C/C++的主要區(qū)別
28.2.1  全局變量
28.2.2  Goto
28.2.3  指針
28.2.4  內(nèi)存管理
28.2.5  數(shù)據(jù)類型的支持
28.2.6  類型轉換
28.2.7  頭文件
28.2.8  結構和聯(lián)合
28.2.9  預處理
28.2.10  多重繼承
28.2.11  操作符重載
28.3  Java的運行機制
28.3.1  Java應用程序和小程序
28.3.2  Java虛擬機
28.3.3  100%純Java的概念
第二十九章  Java語言基礎
29.1  程序結構
29.2  基本規(guī)定
29.2.1  注釋
29.2.2  標識符
29.2.3  關鍵字
29.2.4  字面量
29.3  類型
29.3.1  數(shù)值類型
29.3.2  布爾類型
29.3.3  數(shù)組
29.4  類
29.4.1  類類型之間的強制轉換
29.4.2  方法
29.4.3  覆蓋方法
29.4.4  重載認定
29.4.5  構造函數(shù)
29.4.6  用new運算符創(chuàng)建對象
29.4.7  靜態(tài)方法、變量和初始化
29.4.8  訪問指定符
29.4.9  變量作用域規(guī)則
29.4.10  修飾符
29.5  界面
29.5.1  界面作為類型
29.5.2  界面中的方法
29.5.3  界面中的變量
29.5.4  組合界面
29.6  包
29.6.1  定義一個編譯單元的包
29.6.2  使用其他包中的類和界面
29.7  表達式
29.7.1  運算符
29.7.2  強制和轉換
29.8  語句
29.8.1  聲明
29.8.2  表達式
29.8.3  控制流
29.8.4  異常
第三十章  Java開發(fā)工具
30.1  Sun:JDK、Workshop和Studio
30.1.1  JDK
30.1.2  Java Workshop
30.1.3  Java Studio
30.2  Symantec:Cafe和Visual Cafe
30.2.1  Visual Cafe for Java Web開發(fā)版(WDE)
30.2.2  Visual Cafe for Java專業(yè)開發(fā)版(PDE)
30.2.3  Visual Cafe for Java數(shù)據(jù)庫開發(fā)版(dbDE)
30.3  IBM:Visual Age
30.4  Borland:JBuider
30.4.1  基于JDK1.1
30.4.2  BeansExpress
30.4.3  可伸縮的數(shù)據(jù)庫結構——DataExpress
30.4.4  實用的可視化開發(fā)工具
30.4.5  JBuilder OpenTools API
30.4.6  多層數(shù)據(jù)庫鏈接
30.4.7  面向不同用戶的多版本
30.5  Sybase:PowerJ
30.5.1  以組件為核心的開發(fā)
30.5.2  數(shù)據(jù)智能
30.5.3  簡化服務器端口開發(fā)
30.5.4 完全集成的業(yè)務解決方案
30.5.5  開放和可擴展能力
30.6  Microsoft Visual J++
30.7  國內(nèi):Java伴侶和CJava
30.7.1  Java中文化(JC)
30.7.2  Java語言結構化編輯器(JE)
30.7.3  Java圖形界面及與C/C++的接口(JI1&JI2)
第三十一章  Java小程序實例剖析
31.1  Java動畫
31.1.1  Java動畫原理
31.1.2  一個框架小應用程序
3.1.1.3  保持恒定的幀速度
31.1.4 繪制每一幀
31.1.5  圖形的生成
31.1.6  閃爍的避免
31.1.7  用已有圖片創(chuàng)建動畫
3.1.2  Java漢字處理
31.3  下拉菜單
31.3.1  菜單條(Menu Bar)
31.3.2  菜單組(Menu)
31.3.3  菜單項(Menu Item)
31.3.4  菜單項的子菜單
31.4  在Java小程序中發(fā)送電子郵件
31.5  在網(wǎng)頁上發(fā)布統(tǒng)計曲線
31.5.1  Curve類
31.5.2  Plot類
31.5.3  HTML文檔和程序演示
第三十二章  JDBC:Java與數(shù)據(jù)庫的接口
32.1  JDBC原理與應用
32.1.1  JDBC概述
32.1.2  JDBC的實現(xiàn)
32.1.3  JDBC應用方案
32.1.4  JDBC的基本功能
32.1.5  JDBC產(chǎn)品
32.1.6  JDBC與ODBC及其他API的比較
32.1.7  保證JDBC一致性的措施
32.2  基本DB2的JDBC應用
32.2.1  DB2的JDBC編程
32.2.2  關于DB2 UDB
32.2.3  基于DB2的信息查詢系統(tǒng)NGDB
3.2.3  用JDBC查詢Access和FoxPro
32.3.1  建立數(shù)據(jù)庫和設置數(shù)據(jù)源
32.3.2  配置JDBC-ODBC驅動程序和使用SQL
32.3.3  編寫訪問數(shù)據(jù)源的Java應用程序
JavaScript篇
第三十三章  JavaScript概述
33.1  什么是JavaScript
33.1.1  JavaScript是一種腳本語言
33.1.2  JavaScript是基于對象的語言
33.1.3  JavaScript是事件驅動的語言
33.1.4  JavaScript是安全的語言
33.1.5  JavaScript是平臺無關的語言
33.1.6  JavaScript是廉價的
33.2  JavaScript與其他語言的比較
33.2.1  JavaScript不是Java
33.2.2  JavaScript和VBScript
33.2.3  JavaScript不是LiveWire
33.2.4  JavaScript不是Perl
33.3  JavaScript的優(yōu)勢和局限性
33.3.1  可節(jié)省CGI的交互時間
33.3.2  可節(jié)省瀏覽者的訪問時間和網(wǎng)絡流量
33.3.3  可將Java小程序作為處理對象
33.3.4  瀏覽器相關的局限性
33.3.5  平臺相關的局限性
33.3.6  安全性有關的局限性
33.4  幾個簡單的示例
第三十四章  JavaScript語言基礎
34.1  JavaScript的輸入和輸出
34.2  變量和字面常量
34.2.1  變量
34.2.2  字面量
34.3  表達式
34.4  運算符
34.4.1  算術運算符
34.4.2  比較運算符
34.4.3  串運算符
34.4.4  邏輯運算符
34.4.5  其他一些運算符
34.4.6  運算符優(yōu)先級
34.5  語句
34.5.1  注釋語句
34.5.2  條件語句
34.5.3  循環(huán)語句
34.5.4  對象操作語句
34.6  函數(shù)
第三十五章  JavaScript事件和對象
35.1  JavaScript事件事件處理
35.1.1  系統(tǒng)事件
35.1.2  鼠標事件
35.2  JavaScript基本對象
35.2.1  Navigator對象
35.2.2  Location對象
35.2.3  Forms對象
35.3  JavaScript數(shù)組
35.3.1  內(nèi)部數(shù)組
35.3.2  自定義數(shù)組
第三十六章  JavaScript方法和屬性
36.1  串方法
36.1.1  屬性方法
36.1.2  大小寫方法
36.1.3  操作方法
36.1.4  導航方法
36.2  窗口方法
36.2.1  預定義窗口(對話框)
36.2.2  定制窗口
36.3  日期方法
36.3.1  get類型的日期方法
36.3.2  set類型的日期對象
36.3.3  convertion類型的日期方法
36.4  其他對象的方法和函數(shù)
36.4.1  history對象
36.4.2  password、text和textarea對象
36.4.3  select對象
36.5  系統(tǒng)函數(shù)
第三十七章  JavaScript程序實例剖析
37.1  一些基礎示例
37.1.1  自動更新文檔修改日期
37.1.2  鏈接、狀態(tài)欄與彈出窗口
37.1.3  日期和時間函數(shù)
37.1.4  隨機數(shù)的產(chǎn)生
37.1.5  自行制作窗口
37.1.6  在窗框(Frame)中的應用
37.1.7  瀏覽器歷史記錄的跳轉
37.1.8  單擊一次鼠標讀入兩個文件
37.1.9  本地校驗用戶輸入內(nèi)容
37.1.10  瀏覽器和JavaScript版本的測試
37.2  瀏覽器狀態(tài)文字的控制
37.3  Cookie的使用
37.4  動感網(wǎng)頁
37.5  背景音樂
37.6  調(diào)用搜索引擎
37.7  用戶調(diào)查
附錄
附錄 A HTML元素和屬性索引
附錄 B 瀏覽器支持HTML的比較
附錄 C HTML字符集
C.1  ISO Latin-1字符集
C.2  基本英文字符集
附錄 D Netscape定義的HTML顏色
附錄 E HTML 4.0對HTML3.2的改進
E.1  對元素的改進
E.2  對表格的改進
E.3  對表單的改進
附錄 F HTML 4.0元素索引
附錄 G HTML 4.0屬性索引
附錄 H Per CGI程序庫
H.1  cgi-lib.pl
H.1.1  cgi-lib.pl的用法
H.1.2  函數(shù)和變量
H.1.3  源代碼
H.2  CGI.pm
H.2.1  下載和安裝
H.2.2  創(chuàng)建CGI對象
H.2.3  CGI.pm源碼
附錄 I VB CGI程序庫
I.1  CGI4VB
I.2  CGI32.BAS
附錄 J Java 語言白皮書
J.1  簡單
J.2  面向對象
J.3  分布式
J.4  健壯
J.5  安全
J.6  結構中立
J.7  可移植性
J.8  解釋執(zhí)行
J.9  高性能
J.10  多線程
J.11  動態(tài)性
附錄 K Java資源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