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研究金元四大家之一、攻邪派代表張子和及其名著 《儒門事親》的專著。上編“《儒門事親》新論”主要涉及《儒門事親》 一書本身的有關問題。首章采取縱向方式逐卷討論,如刊本的形 成、流傳;全書構架及內部聯(lián)系;有關卷次篇目的撰寫情況及疑義 考證;張子和及其友人、弟子、家庭等有關史料考稽及分析等,既是 對后部專題研究的簡要提示,又是對《儒門事親》醫(yī)史文獻方面的 基本概論。第二至十二章,以橫向方式分專題討論,涉及張子和最 有特色的汗、吐、下、補諸治法,分別予以內涵界定、綜合歸納。對 諸治法的理論創(chuàng)見、臨床運用、方藥辨析、治療機理等方面都以較 新的視角進行探討。對攻邪療法的治療機理、非藥物療法特色、方 劑理論及組構衍化、臨床各科治療特色及規(guī)律,從理論創(chuàng)新與臨床 特色兩方面進行探討與總結,試圖從新的認識層次以闡釋其學術 理論、歸納其學術觀點。希冀對發(fā)展和突破傳統(tǒng)的理論模式、啟迪 疾病治療學的新思路、指導現(xiàn)代臨床有所助益。第十三章的宗旨 則已于題解中作了說明,作為“《儒門事親》新論”的附論與結束。 下編“《儒門事親》新校”是奉獻給讀者的一個較好的新校本。 說到“新”,是指??彼鶕妆倦m然一樣,但未走只在明·邵輔本系 統(tǒng)內互校的老路,汲取了新的對校與參校本,較好地解決了歷次校 勘都無法校正的訛誤,使醫(yī)理文義基本暢達無礙,成為對《儒門事 親》系統(tǒng)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