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李聞乃苗疆俊秀,明洪武時期中狀元后官封翰林侍讀,得朱元璋賞識,遂成為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伴讀老師。一日偶上紫金山枯葉觀,巧遇劉伯溫。受點化后,辭官回苗疆黎峨山修煉。途中逢前生情侶沁蕊,續(xù)前緣后,又帶上凌蕊、銅面金剛、歐陽青等人一同前往。不久李聞在諸人幫助下,參破紅崖密咒和玉玄經,煉成可以出入青冥的飛劍功夫。這之中又遇到衡山劍仙派的挑戰(zhàn)。建文四年,皇叔燕王朱棣起兵篡位成功,建文帝朱允炆被迫化裝成和尚逃出皇宮,遇李聞獲救,遂隨李聞到苗疆修煉,改名為柳蟬子。從南京往苗疆這一路上,燕王都下有密殺令讓投靠他的江湖各派追殺朱允炆,其中少林、武當兩大派想活捉朱允炆。朱允炆的出逃,始終得到李聞等人和苗疆巫師、長老的幫助與保護,這又引來以少林、武當為主的所謂中原正派的歧議。苗族人的祖先乃是蚩尤,歷史上的典籍和故事,均將蚩尤視為邪神,將苗族巫師、長老所煉法術也看成是邪法。加之苗疆風物、文化習俗與中原過異,因此,中原各派到苗疆與李聞等人及苗人長老交戰(zhàn)時,又標榜為是正邪之爭。衡山派的掌門衡峰上人和少林派掌門廣德大師為逞自己私欲,都以正派自居,大肆利用這種歷史上的輿論,兩門派干了不少愚蠢和卑鄙之事。當然,在交戰(zhàn)中這些中原門派吃了大虧,這都是由于長期囿于自己的封閉自大觀點和中原功夫退化的結果。中原江湖各門派,看似瀟灑,其實早成為皇權勢力的附庸,有的還墮落為皇家鷹犬。中原周邊的民族地區(qū),尤其是貴州苗疆、云南以及長期被中原視為邊夷小國的暹羅、緬甸等國,這些地區(qū)的高手,專一修煉,靜守山林,遠離皇權的名韁利索,功法原始古樸,不知不覺中,功夫、法術遠在中原門派之上。建文帝出逃時,帶走作為歷代帝王傳位“正統(tǒng)”象征的“和氏璧玉璽”。為尋找這枚玉璽,忙壞和急壞了燕王與北傳佛教高手道衍大師。另一些中原正邪各派中的人,有的認為拿到這枚玉璽,可以煉成威力極大的法寶,有的則認為可以借此寶避過天劫,于是四川青牯山邪派高手靈骨真人和河南雞公山三情魔尼均出于不同的目的四處找尋此寶,為此劇烈的打斗在所難免。在李聞指導下,柳蟬子終于經過若干曲折和驚險而大徹大悟,在苗疆白云山修成劍仙,從此逍遙自在。而篡位成功的燕王始終沒有抓到建文帝和拿回和氏璧玉璽。雖然自稱永樂皇帝,其實自己并不快樂,永世也去不掉“篡位”的惡名。而幫助燕王篡位的道衍大師等人,也未得到所謂真正的“封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