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軟件工程及軟件方法學軟件工程(中級)

軟件工程(中級)

軟件工程(中級)

定 價:¥49.00

作 者: 鄭人杰主編;殷人昆,王萍,謝若陽編著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計算機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和水平考試指定用書(舊)
標 簽: 計算機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和水平考試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2032311 出版時間: 1999-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6cm 頁數: 540 字數: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本書是根據1999年中國計算機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和水平考試中心公布的《中國計算機軟件專業(yè)技術水平考試大綱》對軟件工程(中級)考試的要求編寫的。書中分為3篇,第1篇是C++和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第2篇是用C++與面向對象方法描述的數據結構;第3篇是軟件工程方法。本書的內容相當完整,基本覆蓋考試要求。每章最后附有習題,可作為自測的依據。本書可作為參加考試的指導教材,還可以作為各有關院校計算機軟件課程學習的參考教材,以及從事計算機軟件開發(fā)的技術人員學習軟件開發(fā)基本知識的輔助教材。

作者簡介

暫缺《軟件工程(中級)》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篇C++語言與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第1章C++簡介
1.1C++歷史
1.2C++語言特點
1.3本篇的組織結構
第2章熟悉C++
2.1環(huán)境
2.2第一個示例程序
2.2.1注釋
2.2.2#include語句與預處理
2.2.3main函數
2.2.4從main中返回
2.2.5終端輸出輸人
2.3第二個示例程序
2.3.1數據類型
2.3.2常量
2.3.3變量
2.3.4表達式與操作符
2.3.5類型轉換
2.3.6語句
[習題]
第3章進一步熟悉C++
3.1更多的變量類型
3.1.1指針類型
3.1.2引用類型
3.1.3枚舉類型
3.1.4數組類型
3.1.5用typedef定義自己的變量類型
3.2函數
3.2.1函數的參數與返回值
3.2.2內聯函數
3.2.3遞歸函數
3.2.4作用域
3.2.5函數重載
3.2.6函數指針
3.3類與對象
3.3.1類與對象
3.3.2成員變量和成員函數
3.3.3訪問權限
3.3.4構造函數與析構函數
3.3.5常量成員變量和函數
3.3.6靜態(tài)成員變量和函數
3.3.7友元
3.3.8this指針
3.4結構.聯合和位域
3.4.1結構
3.4.2聯合
3.4.3位域
3.4.4指針與結構
[習題]
第4章類與繼承
4.1單繼承
4.1.1成員訪問控制方式
4.1.2一個繼承的示例
4.1.3構造函數和析構函數
4.1.4虛函數
4.1.5抽象類與純虛函數
4.1.6虛析構函數
4.2多繼承
4.2.1多繼承中的構造函數與析構函數
4.2.2歧義性
4.2.3虛基類
4.2.4多繼承的應用
[習題]
第5章C++高級應用
5.1模板
5.1.1函數模板
5.1.2類模板
5.1.3模板的應用
5.2I/O流
5.2.1標準I/0流
5.2.2文件I/0
5.2.3字符串I/0流
5.2.4重載操作符'>'
5.3堆管理
5.3.1動態(tài)空間申請與釋放
5.3.2重載new和delete
5.3.3異常處理
5.4操作符重載
5.4.1雙目運算符重載
5.4.2單目運算符重載
5.4.3引用在運算符重載中的應用
5.5異常
5.5.1異常處理
5.5.2異常發(fā)生之后
5.5.3嵌套異常
5.5.4處理未捕捉到的異常
[習題]
第2篇數據結構
第6章基本概念
6.1什么是數據結構
6.2抽象數據類型及面向對象概念
6.2.1數據類型
6.2.2抽象與抽象數據類型
6.3數據結構的抽象層次
6.4算法定義
6.5性能分析與度量
6.5.1評價算法的標準
6.5.2算法效率的后期測量
6.5.3算法的事前估計
6.5.4大0表示法
[習題]
第7章數組
7.1數組的概念
7.1.1數組的概念與數組抽象數據類型
7.1.2數組元素的定位
7.2順序表
7.2.1順序表的概念和定義
7.2.2順序表的順序搜索
7.2.3順序表的插入和刪除
7.3稀疏矩陣
7.3.1稀疏矩陣的概念
7.3.2稀疏矩陣的壓縮存儲表示
7.4字符串
7.4.1字符串的概念及其抽象數據類型
7.4.2字符串的運算
7.4.3字符串的模式匹配
[習題]
第8章鏈表
8.1單鏈表
8.1.l單鏈表的概念
8.1.2單鏈表的類定義
8.1.3單鏈表的插入與刪除
8.1.4帶表頭結點的單鏈表
8.1.5單鏈表的類模板
8.1.6單鏈表的游標類
8.1.7靜態(tài)鏈表
8.2循環(huán)鏈表
8.3雙向鏈表
8.3.1雙向鏈表的概念
8.3.2帶表頭結點的雙向循環(huán)鏈表
8.3.3雙向循環(huán)鏈表的搜索.插入和刪除算法
8.4稀疏矩陣
[習題]
第9章棧和隊列
9.1棧
9.1.1棧的定義
9.1.2棧的順序方式實現(順序棧)
9.1.3棧的鏈接方式實現(鏈式棧)
9.2隊列
9.2.1隊列的抽象數據類型
9.2.2隊列的數組表示(循環(huán)隊列)
9.2.3隊列的鏈接存儲表示(鏈式隊列)
9.3優(yōu)先級隊列
9.3.1優(yōu)先級隊列的定義
9.3.2優(yōu)先級隊列的存儲表示和實現
[習題]
第10章遞歸
10.1遞歸的概念
10.2遞歸過程與遞歸工作棧
10.3廣義表
10.3.1廣義表的概念
10.3.2廣義表的表示及操作
10.3.3廣義表存儲結構的實現
10.3.4廣義表的訪問算法
10.3.5廣義表的遞歸算法
[習題]
第11章樹與森林
11.1樹和森林的概念
11.1.1樹的定義與術語
11.1.2樹的抽象數據類型
11.2二叉樹
11.2.1二叉樹的定義與性質
11.2.2二叉樹的類定義
11.3二叉樹的表示
11.3.1數組表示
11.3.2鏈接表示
11.4二叉樹遍歷
11.4.1遍歷二叉樹的遞歸算法
11.4.2二叉樹遍歷的游標類
11.5線索化二叉樹
11.5.1線索
11.5.2中序線索化二叉樹
11.5.3前序與后序的線索化二叉樹
11.6堆
11.6.1堆的定義
11.6.2堆的建立
11.6.3堆的插入與刪除
11.7樹與森林
11.7.1樹的存儲表示
11.7.2森林與二叉樹的轉換
11.7.3樹的遍歷
11.7.4森林的遍歷
11.8二叉樹的計數
11.9霍夫曼樹
11.9.1路徑長度
11.9.2霍夫曼樹
11.9.3霍夫曼編碼
[習題]
第12章集合與搜索
12.1集合及其表示
12.1.1集合基本概念
12.1.2以集合為基礎的抽象數據類型
12.1.3用位向量實現集合抽象數據類型
12.1.4用有序鏈表實現集合的抽象數據類型
12.2等價類和并查集
12.2.1等價關系與等價類
12.2.2并查集
12.3靜態(tài)搜索表
12.3.1搜索的概念
12.3.2靜態(tài)搜索結構
12.3.3順序搜索
12.3.4基于有序順序表的折半搜索
12.4二叉搜索樹
12.4.1二叉搜索樹的定義
12.4.2二叉搜索樹上的搜索
12.4.3二叉搜索樹的插入
12.4.4二叉搜索樹的刪除
12.4.5二叉搜索樹的性能分析
[習題]
第13章圖
13.1圖的基本概念
13.2圖的存儲表示
13.2.1鄰接矩陣
13.2.2鄰接表
13.2.3鄰接多重表
13.3圖的遍歷與連通性
13.3.1深度優(yōu)先搜索
13.3.2廣度優(yōu)先搜索
13.3.3連通分量
13.3.4重連通分量
13.4最小生成樹
13.4.1克魯斯卡爾算法
13.4.2普里姆算法
13.5最短路徑
13.5.1邊上權值非負情形的單源最短路徑問題
13.5.2邊上權值為任意值的單源最短路徑問題
13.5.3所有頂點之間的最短路徑
13.6活動網絡
13.6.1用頂點表示活動的網絡(AOV網絡)
13.6.2用邊表示活動的網絡(AOE網絡)
[習題]
第14章排序
14.1概述
14.2插入排序
14.2.1直接插入排序
14.2.2折半插入排序
14.2.3鏈表插入排序
14.2.4希爾排序
14.3交換排序
14.3.1起泡排序
14.3.2快速排序
14.4選擇排序
14.4.1直接選擇排序
14.4.2錦標賽排序
14.4.3堆排序
14.5歸并排序
14.5.1歸并
14.5.2迭代的歸并排序算法
14.5.3遞歸的表歸并排序
14.6基數排序
14.6.1多關鍵碼排序
14.6.2鏈式基數排序
14.7磁盤排序
14.7.1磁盤排序的基本過程
14.7.2k路平衡歸并
14.7.3初始歸并段的生成
14.7.4最佳歸并樹
[習題]
第15章索引與散列
15.1靜態(tài)索引結構
15.1.1線性索引
15.1.2倒排表
15.1.3m路靜態(tài)搜索樹
15.24AVL樹
15.2.1AVL樹的定義
15.2.2平衡化旋轉
15.2.3AVL樹的插入和刪除
15.2.4AVL樹的高度
15.3B_樹與B+樹
15.3.1動態(tài)的m路搜索樹
15.3.2B_樹
15.3.3B_樹的插入
15.3.4B_樹的刪除
15.3.5B+樹
15.4散列
15.4.1詞典的抽象數據類型
15.4.2散列表與散列方法
15.4.3散列函數
15.4.4處理溢出的閉散列方法
15.4.5處理溢出的開散列方法——鏈地址法
15.4.6散列表分析
[習題]
第3篇軟件工程方法
第16章軟件工程基本概念
16.1軟件的概念.特點和分類
16.1.1軟件的概念與特點
16.1.2軟件的分類
16.2軟件的發(fā)展和軟件危機
16.3軟件工程過程和軟件生存期
16.3.1軟件工程過程
16.3.2軟件生存期
16.4軟件生存期模型
16.4.1瀑布模型
16.4.2進化模型
16.4.3螺旋模型
16.4.4噴泉模型
16.4.5智能模型
16.5軟件工程的基本目標
16.5.1軟件工程的定義
16.5.2軟件工程項目的基本目標
[習題]
第17章系統(tǒng)分析
17.1基于計算機的系統(tǒng)
17.2計算機系統(tǒng)工程
17.2.1硬件和硬件工程
17.2.2軟件和軟件工程
17.2.3人與人類工程
17.2.4數據庫和數據庫工程
17.3系統(tǒng)需求識別
17.4可行性研究
17.5系統(tǒng)結構的模型化
17.5.1結構圖
17.5.2系統(tǒng)結構的規(guī)格說明定義
17.5.3系統(tǒng)定義與評審
[習題]
第18章面向過程的軟件需求分析
18.1軟件需求分析的任務和過程
18.1.1軟件需求分析的任務
18.1.2需求分析的過程
18.1.3軟件需求分析的原則
18.2符號表示
18.2.1數據流圖中的基本符號
18.2.2數據流與加工之間的關系
18.2.3分層的數據流圖
18.3構造數據流模型
18.3.1構造數據流模型的步驟
18.3.2數據流圖畫法
18.4數據詞典
18.4.1詞條描述
18.4.2數據結構的描述
18.4.3加工邏輯說明
18.5系統(tǒng)行為描述
18.5.1狀態(tài)遷移圖
18.5.2時序圖
18.5.3Petri網
18.6數據及數據庫需求
18.6.1有關數據庫的基本概念
18.6.2E—R方法和實體模型
18.6.3數據結構的規(guī)范化
18.6.4數據庫分析的過程
[習題]
第四章原型化方法
19.1為什么使用原型化方法
19.2軟件原型的分類
19.3快速原型開發(fā)模型
19.3.1原型生存期
19.3.2軟件開發(fā)過程
19.4原型開發(fā)技術
19.4.1可執(zhí)行規(guī)格說明
19.4.2基于腳本的設計
19.4.3自動程序設計
19.4.4專用語言
19.4.5簡化假設
19.5軟件復用技術
19.5.1軟件復用概述
19.5.2軟件復用技術
[習題]
第20章面向過程的軟件設計方法
20.1軟件設計的目標和任務
20.1.1軟件設計在開發(fā)階段中的重要性
20.1.2軟件設計任務
20.2軟件設計基礎
20.2.1自頂向下.逐步細化
20.2.2軟件結構
20.2.3程序結構
20.2.4數據結構
20.2.5模塊化
20.2.6抽象化
20.2.7信息隱蔽
20.3模塊設計
20.3.1模塊
20.3.2模塊獨立性
20.3.3鍋臺性
20.3.4內聚性
20.4數據設計及文件設計
20.4.1數據設計的原則
20.4.2在設計程序結構時數據結構的選擇方法
20.4.3文件設計
20.5結構化設計方法
20.5.1典型的系統(tǒng)結構形式
20.5.2變換分析
20.5.3事務分析
20.5.4軟件模塊結構的改進
[習題]
第21章用戶界面設計
21.1用戶界面應具備的特性
21.1.1可使用性
21.1.2靈活性
21.1.3復雜性和可靠性
21.2用戶界面設計的任務分析
21.2.1用戶特性分析
21.2.2用戶工作分析
21.2.3用戶模型和觀點
21.3用戶界面任務和工作設計
21.3.1任務分配
21.3.2工作方式和工作設計
21.4界面設計的基本類型
21.4.1界面設計類型
21.4.2菜單界面的設計
21.4.3圖像
21.4.4對話
21.4.5問題描述語言POL
21.4.6窗口
21.5數據輸人界面設計
21.5.1數據輸入的規(guī)則
21.5.2輸入表格設計
21.5.3其他數據輸入的方法
21.6數據顯示界面設計
21.6.1數據顯示的規(guī)則
21.6.2字符數據的顯示
21.6.3圖形顯示
21.6.4報告
21.7控制界面的設計
21.7.1用控制對話選擇操作命令
21.7.2用菜單界面進行控制
21.7.3用功能鍵定義操作命令
21.7.4用圖標表示對象或命令
21.7.5直接操縱
21.7.6用窗口劃分屏幕
21.7.7命令語言
21,7.8自然語言
[習題]
第22章面向對象技術
22.1面向對象的概念
22.2面向對象方法的開發(fā)過程
22.2.1應用生存期
22.2.2類生存期
22.2.3應用開發(fā)過程
22.2.4系統(tǒng)體系結構
[習題]
第23章面向對象分析與模型化
23.1面向對象分析
23.1.1論域分析
23.1.2應用分析
23.2對象模型技術
23.2.1對象模型
23.2.2動態(tài)模型
23.2.3功能模型
23.2.4基于三個模型的分析過程
23.3Coad與Yourdon的00A方法
23.3.1面向對象的分析的考慮
23.3.2標識對象和類
23.3.3標識結構
23.3.4標識屬性
23.3.5標識服務
23.3.6標識主題
[習題]
第24章面向對象設計
24.1高層設計
24.1.1高層設計模型
24.1.2高層設計的規(guī)則
24.2Coad與Youdon面向對象設計方法
24.2.1問題論域部分的設計
24.2.2用戶界面部分的設計
24.2.3任務管理部分的設計
24.2.4數據管理部分的設計
24.2.5程序設計語言的影響
24.3類的設計
24.3.1類設計的目標
24.3.2類設計的方針
24.3.3通過復用設計類
24.3.4計數器類設計的實例
[習題]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