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6月中旬,法國著名攝影家亨利·卡笛爾·布列松應邀來我國訪問。在中國攝影學會的一次小型座談會上,布列松向中國攝影家介紹了他的創(chuàng)作觀點和創(chuàng)作方法。布列松強調攝影是一種表達人類思想的藝術。他說:"攝影是一種世界性的語言,屬于思想領域范疇。照相機人們手中的鋼筆一樣,是一種表達思想的工具。攝影是攝影家在很短的時間內,敏感地表現(xiàn)出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一瞬間的藝術。對于攝影家來說,重要的是如何觀察生活和怎樣把他對生活的感覺表現(xiàn)出來。攝影家對生活、對世界要想盡一切辦法去了解它們,并且對他所要表現(xiàn)的一切,應有自己的看法。攝影的主題是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主題的表現(xiàn)與攝影的技巧是分不開的。照片的線條、影調和畫面的結構應該能夠表達出我們的思想和感情。技術很好,但是沒有思想、沒有內容,就像是一盤沒有肉的魚骨頭,不能使人得到真正的東西。攝影家不應該受技術的支配,技術只是我們所使用的工具,它應該很簡單,很樸素。在攝影采訪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是不是對生活十分敏感。你第一個看到了,立刻就拍下來,這就是勝利?!辈剂兴梢辉購娬{要尊重攝影的真實性。我們應該拍攝人們發(fā)自內心的真笑,而不是那種皮笑肉不笑的假笑。如果我們所拍的東西是經過改裝的,那就不真實。不應該根據公式和教條來拍照。布列松毫不含糊地反對擺布,反對那種事先安排的拍照。他說:"安排出來的照片是沒有生命力的,很容易被人們遺忘。如果你忠實于生活,你就能得到勝利。"布列松說他"感到最大的愉快"就是"人家看了他的照片感到真實?!?/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