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傳統(tǒng)經濟學的基本觀點是:理性經濟人的個人決策,就是在給定一個價格參數和收入的條件下,最大化他的效用。其他人的行為都被總結在一個非人格化的參數——價格里面。人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價格來間接完成的,個人最優(yōu)選擇只是價格和收入的函數,而不是其他人選擇的函數。在這個意義上,傳統(tǒng)的新古典經濟學被稱之為“價格理論”。然而,在經濟學開始轉向對人與人之間的直接關系進行研究,開始注意到理性人的個人行為可能導致集體非理性的今天,《跨國公司定價系統(tǒng)分析》一書仍采用跨國公司的定價系統(tǒng)來貫通跨國公司的經營特征,并非固守傳統(tǒng)經濟學的基本觀點,并非認為價格制度是人類為達到合作和解決沖突的最有效的手段,而是旨在通過對跨國公司定價系統(tǒng)所連接的跨國公司經營過程的描述,揭示定價系統(tǒng)背后人與人之間的直接關系。與單純的一國企業(yè)相比,跨國公司面臨更多的“相互關系”:跨國公司與東道國之間、跨國公司與競爭者之間、跨國公司內部的利益主體之間、跨國公司經營一體化中各單位之間的相互關系??鐕径▋r策略的基礎正是對這些“相互關系”的處理與把握。本書首先給出跨國公司定價系統(tǒng)流程的框架,這一框架開始于跨國公司的壟斷優(yōu)勢與東道國的區(qū)位因素,終結于企業(yè)價值最大化的追求(即跨國公司各利益主體討價還價的利益均衡結果)。這是基于系統(tǒng)分析的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一是著眼于構成系統(tǒng)的基本要素;二是著眼于企業(yè)的目標(最終體現系統(tǒng)的功能)。其中,定價系統(tǒng)的基本要素——跨國公司的壟斷優(yōu)勢與東道國區(qū)位因素各自從生產要素和市場兩方面表現出來,這兩方面的結合又派生出對跨國公司投資決策的分析。因此,跨國公司定價系統(tǒng)分析事實上由五大模塊構成:國際生產要素的最優(yōu)組合、跨國公司所面臨的市場研究、跨國公司的國際投資決策、跨國公司定價系統(tǒng)的目標分析、跨國公司的定價策略。這五大模塊既是相互聯系的(由定價系統(tǒng)相連接),又是相互獨立的,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特有的研究價值。在第一模塊,對國際生產要素系統(tǒng)最優(yōu)組合的討論中,本書回顧了經濟學家們從生產要素組合角度對跨國公司行為論(即跨國公司為什么要對外直接投資,為什么能夠對外直接投資)較為系統(tǒng)的研究,并沿用經濟學的基本知識——最優(yōu)生產要素組合理論,將代表跨國公司壟斷優(yōu)勢(特別是技術、管理的壟斷優(yōu)勢)的生產函數曲線(亦即等產量曲線)與代表東道國區(qū)位優(yōu)勢的等成本曲線組合在一起,對跨國公司進入東道國市場行為做一些延伸性的討論。在第二模塊,本書著重論述了跨國公司所面臨的寡占市場特征。如果說,過去經濟學對寡占市場特征的描述還很膚淺、很零碎①,那么近年來,隨著博弈論在經濟學中由一個不起眼的分支地位一躍升至經濟學的基石地位,經濟學對寡占市場結構的研究已有了長足的進展。本書從寡占市場結構中企業(yè)定產定價的兩個最基本的模型——庫諾特(Cournot)模型和伯川德(Bertrand)模型開始,對寡占市場中企業(yè)的行為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歸納和總結。這些歸納和總結為本書的第三模塊——跨國公司投資決策和第五模塊——跨國公司定價策略的研究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礎。第三模塊,跨國公司國際投資決策是前兩個模塊研究的自然延續(xù)。在寡占市場結構中,跨國公司競爭的主要手段是合理地運用國際生產要素的組合。本書重點討論了跨國公司的技術投資決策與成本決策,討論中特別突出跨國公司國際投資決策不同于一般一國企業(yè)投資決策的特點。在技術轉讓決策中,本書采用中國學者周方教授對索洛(So11ow)技術進步概念的拓廣而定義的科技進步的概念及其產出分解式,對跨國公司技術轉讓的成效進行分析,提出了諸如發(fā)展中國家引進技術初期應以追求規(guī)模經濟為主要目標等一些新的看法。在對國際生產籌供方式的討論中,中心籌供與分散籌供方式涉及東道國的國產化要求,本書對此進行了理論與現實相結合的研究,提出跨國公司在東道國國產化的強硬要求下,應注意采用相關策略,以減輕不可避免的“成本懲罰”的程度。在第四模塊——跨國公司定價系統(tǒng)的目標分析中,作者運用博弈論模型(大多是本書作者新創(chuàng)的),討論跨國公司各利益主體的利益均衡。這些研究對在跨國公司理論研究中長期進行討論的一些課題,如股東之間控股權與控制權的關系、東道國政府對跨國公司優(yōu)惠政策的力度、東道國政府對引進技術國產化要求與引進技術先進性的關系、跨國公司與東道國的市場策略,以及跨國公司股東與經理人員的不同目標追求等,提供了必要的數理分析依據。在第五模塊——跨國公司定價策略的研究中,作者對國內有關教材、論著中介紹的跨國公司幾種定價策略——競爭導向、需求導向、成本導向定價策略給予數理解釋,特別是運用博弈論方法對在寡占市場結構中,不同條件下的競爭導向定價策略:現行率法、追隨領先者法和壟斷排他法等作了詳細的介紹和論證;對需求導向定價策略——價格歧視作了必要的數理說明。在對跨國公司內部轉讓定價的研究中,本書論述了跨國公司轉讓定價的理論依據,并分析了“操縱性”轉讓定價的原因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