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伯萊,1923年出生于巴黎。年輕時在巴黎學習哲學,在保爾·里葛爾指導下完成了哲學博士論文。曾創(chuàng)作了多部觸及當代人類處境和目前社會問題的著作。他對心理分析學的興趣啟發(fā)他對思想和無意識之間的關系進行思索。他甚至嘗試過創(chuàng)作小說,如《盧森堡小徑》。他目前的研究比以往更多地涉及到造成西方社會危機的深層次問題。主要作品有:德斯克萊·德·布魯威出版社:《使命和自由》(1963);《生存的力量》(1963);《那些喪失信仰的人》(1965);《恐懼或信仰》(1968);《基督教目前的方向》(1969);《批評觀點》(1970);《性事實與基督教道德》(1971);《宗教的位移》(1972);《信仰與心理分析》(1973);《上帝的誕生》(1974);《給未知的基督》(1976);《瘋狂論》(1977);《邪惡的上帝》(1979);《神學速成》(1980);《出路》(1984);《受難》(1988);《警戒》(1989);《說或者即時編造的真相》(1990);《死了或活著的教會》(1991);《對隱藏著的理性的批評》(1992);《第二人性》(1993);《開頭詞或楔子》(1994);《在岸那邊》(1994);《生活的醇酒》(1995);《盧森堡小徑》(1996);《失地》(1996);《超越自己的歐洲》(1996);《暴動》(1997);《被侮辱了的野蠻人》(1998);《道》(1982,1999)。伽里瑪出版社:《幸存者》(1974)。金絲燕,出生于北京。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系,學習法語專業(yè)。1982年獲學士學位,1984年獲碩干學位并留校任教于比較文學研究所,1986年赴法國留學,1992年在巴黎第四大學獲得法國現(xiàn)代文學博士學位?,F(xiàn)任法國阿爾瓦德大學教授。著有《文學接受與文化過濾》及比較文學論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