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材研究生/本科/??平滩?/a>中國法制史:修訂版

中國法制史:修訂版

中國法制史:修訂版

定 價:¥30.00

作 者: 懷效鋒主編
出版社: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高等政法院校規(guī)劃教材
標 簽: 法學教材

ISBN: 9787562016694 出版時間: 1998-06-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0cm 頁數(shù): 53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法制史自1997年出版以來,一直深受廣大讀者的好評,本次修訂是在原書的框架基礎之上第三次修訂,旨在彌補缺漏,吸收新知,全書對商周至新中國成立前2000多年的中國法制發(fā)展脈絡進行了科學地梳理,詳細的解讀。本書的修訂在形式上有了較大的改動,增加了本章學習目的和要求、思考題、參考書目等,以方便讀者學習,擴大閱讀量。這批教材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和法制建設發(fā)展的需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力求完整、準確地闡述各學科的基本原理、基礎知識和基本資料,努力做到科學性、系統(tǒng)性和實用性的統(tǒng)一。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懷效鋒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律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理事,北京市法學會常務理事。主要著作有:《嘉靖專制政治與法制》、《四朝政治風云》、《明朝法制史》(合著)、《明清法制初探》、《大明律》(點校)。成成偉中國政法大學科研處處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律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制史研究會副會長。主要著作有《社會犯罪與綜合治理》、《唐律與唐代吏治》(合著)、《龍筋鳳髓判》(點校)。江興國中國政法大學教務處處長,教授,研究生導師。主要著作有:《中國監(jiān)獄史》(合著)、《政府法制監(jiān)督論》(合著)、《檢察制度史略》。王宏治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副總編,副教授,研究生導師。主要著作有:《中華文明史·法制史卷》、《中華文化通志·法學志》(合著)。劉廣安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研究所副所長,副教授,研究生導師。主要著作有:《清代民族立法研究》。童光政中國政法大學法制史專業(yè)博士,廣西師范大學政治經(jīng)濟系副教授。主要論文有:《論贖刑制度》、《“重刑輕民”與“宗法關系”》、《簡論秦代契約法》。黃曉明中國政法大學法制史專業(yè)博士。主要論文有:《中國古代刑事政策論綱》、《笞刑考論》、《從封建名例律到〈大清新刑律〉總則篇》。

圖書目錄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夏商周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jié) 法律概況
    一、中國法律的起源
    二、禮與夏商西周時期的法律形式
    三、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成文法的制定與公布
    第二節(jié) 行政法律
    一、關于王權的法律制度
    二、關于職官管理的法律制度
    第三節(jié) 刑事法律
    一、刑法思想
    二、刑法原則
    三、刑罰制度
    四、罪名制度
    第四節(jié) 經(jīng)濟法律
    一、關于土地的法律制度
    二、關于賦稅的法律制度
    三、關于貨幣的法律制度
    四、關于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法律制度
    五、關于農(nóng)業(yè)的法律制度
    第五節(jié) 民事法律
    一、關于民事主體的法律制度
    二、關于所有權的法律制度
    三、關于債權的法律制度
    四、關于婚姻與繼承的法律制度
    第六節(jié) 司法制度
    一、司法機構
    二、訴訟審判制度
   第二章 秦代法律制度
    第一節(jié) 立法概況
    一、立法指導思想
    二、法律形式與主要法律
    第二節(jié) 行政法律
    一、行政立法概況
    二、行政法律的主要內(nèi)容
    第三節(jié) 刑事法律
    一、犯罪成因與犯罪構成
    二、主要罪名
    三、刑罰體系
    四、刑罰適用原則
    第四節(jié) 民商法律
    一、民事法律
    二、商事法律
    第五節(jié) 司法制度
    一、司法機構
    二、訴訟審判制度
    三、監(jiān)獄制度
    第六節(jié) 法制狀況
   第三章 漢代法律制度
    第一節(jié) 立法概況
    一、立法指導思想
    二、立法狀況
    第二節(jié) 行政法律
    一、行政管理體制
    二、職官管理制度
    第三節(jié) 刑事法律
    一、主要罪名
    二、文、景帝刑制改革及其社會價值
    三、改革后的刑罰制度
    四、刑罰適用原則
    第四節(jié) 民商法律
    一、民事法律
    二、商事法律
    第五節(jié) 司法制度
    一、司法機構
    二、訴訟審判制度
    三、監(jiān)察制度
    第六節(jié) 法制狀況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隋代法律制度
    第一節(jié) 立法概況
    一、三國立法
    二、西晉立法
    三、東晉南朝立法
    四、北朝立法
    五、隋代立法
    第二節(jié) 法律內(nèi)容
    一、行政法律
    二、刑事法律
    三、民商法律
    第三節(jié) 司法制度
    一、司法機構
    二、訴訟審判制度
    三、監(jiān)獄制度
   第五章 唐代法律制度
    第一節(jié) 立法概況
    一、唐初的立法指導思想
    二、《唐律》的制定
    三、律令格式的法律體系
    四、唐后期及五代立法的變化
    第二節(jié) 行政法律
    一、行政法規(guī)的主要形式與行政立法
    二、以法治官的行政體系
    三、唐代的公文制度與行政效率
    第三節(jié) 刑事法律
    一、以《唐律》為核心的刑法體系
    二、“八議”及其他刑法原則
    三、“十惡”與其他罪名
    四、“五刑”及其刑罰制度
    第四節(jié) 民商法律
    一、婚姻家庭法律的主要內(nèi)容
    二、一般民事法律的主要內(nèi)容
    三、經(jīng)濟法規(guī)的主要內(nèi)容
    第五節(jié) 司法制度
    一、中央與地方司法機構
    二、訴訟與審判制度
    三、監(jiān)獄制度
   第六章 宋遼金元法律制度
    第一節(jié) 宋代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況
    二、行政法律
    三、刑事法律
    四、民商法律
    五、司法制度
    六、法制狀況
    第二節(jié) 遼金法制概況
    一、遼代法制概況
    二、金代法制概況
    第三節(jié) 元代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況
    二、行政法律
    三、刑事法律
    四、民商法律
    五、司法制度
    六、法制狀況
   第七章 明代法律制度
    第一節(jié) 立法概況
    一、《大明律》
    二、《大明令》
    三、《大誥》
    四、《問刑條例》
    五、詔令
    六、立法指導思想
    第二節(jié) 行政法律
    一、行政法律規(guī)范
    二、職官制度的變遷
    三、中央與地方的行政統(tǒng)屬關系
    第三節(jié) 刑事法律
    一、刑事政策
    二、刑法原則
    三、罪名
    四、刑名
    五、刑法的實施及其特點
    第四節(jié) 民商法律
    一、民事法律規(guī)范
    二、戶籍制度與民事主體
    三、土地所有權制度
    四、契約制度
    五、婚姻、家庭與繼承制度
    六、賦稅法律制度
    七、貨幣法律制度
    八、專榷法律制度
    第五節(jié) 司法制度
    一、皇帝的最高司法權
    二、行政中樞對司法的干預
    三、中央司法監(jiān)察機構
    四、地方和基層司法體制
   第八章 清代法律制度
    第一節(jié) 立法概況
    一、律例的制定與發(fā)展
    二、會典的編纂與修訂
    第二節(jié) 行政法律
    一、關于行政組織的法律制度
    二、關于職官管理的法律制度
    第三節(jié) 刑事法律
    一、刑法思想與刑法原則
    二、刑罰制度的繼承與變化
    三、罪名制度的繼承與變化
    第四節(jié) 民事法律
    一、民事法律規(guī)范的發(fā)展
    二、關于所有權的法律制度
    三、關于債權的法律制度
    四、關于婚姻、家庭與繼承的法律制度
    第五節(jié) 民族法律
    一、清代民族法律的發(fā)展概況
    二、清代民族法律的主要成果
    三、清代民族法律發(fā)達的原因及意義
    第六節(jié) 司法制度
    一、司法機構
    二、刑事訴訟審判制度
    三、民事訴訟審判制度
    四、監(jiān)獄制度
    第七節(jié) 清末的法律變革
    一、制定現(xiàn)代憲法的開端
    二、制定現(xiàn)代行政法的嘗試
    三、制定現(xiàn)代刑法的爭論
    四、制定現(xiàn)代民商法的探索
    五、制定現(xiàn)代訴訟法的努力
    六、清末法律變革的意義
   第九章 中華民國政府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jié) 中華民國政府的性質(zhì)與立法概況
    第二節(jié) 憲法及憲法性文件
    一、《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
    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三、《中華民國約法》
    四、《中華民國憲法》(曹錕憲法)
    五、《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
    六、《中華民國憲法》(蔣記憲法)
    第三節(jié) 刑事立法
    一、北洋政府時期的刑事立法及其內(nèi)容
    二、廣州、武漢國民政府的刑事立法及其內(nèi)容
    三、南京國民政府的刑事立法及其內(nèi)容
    第四節(jié) 民商立法
    一、南京臨時政府關于保護私有財產(chǎn)、
    發(fā)展經(jīng)濟的法令
    二、北洋政府時期的民法草案與單行商事法規(guī)
    三、廣州、武漢國民政府關于土地勞動的立法
    四、南京國民政府的民商法
    第五節(jié) 司法制度與司法改革
    一、北洋時期司法體制的混亂
    二、武漢國民政府的司法改革
    三、南京國民政府的司法體系及特點
   第十章 人民民主政權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jié) 人民民主政權的立法概況
    第二節(jié)人民民主政權的憲法性文件
    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
    二、抗日民主政權的《施政綱領》
    三、陜甘寧邊區(qū)憲法原則
    第三節(jié)人民民主政權其它部門立法
    一、人民民主政權的土地法規(guī)
    二、人民民主政權的經(jīng)濟及民事立法
    三、人民民主政權的刑事法規(guī)
    第四節(jié) 人民民主政權的司法制度
    一、人民民主政權的司法機關
    二、訴訟原則與審判制度
    三、人民調(diào)解制度
    四、解放區(qū)新民主主義的司法原則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