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分上下兩編。上編側重于作家、作品的評論,下編側重于資料的發(fā)掘與整理;力求從多種角度對許地山的生平、思想和創(chuàng)作進行研究與探索。書后附錄《許地山逝世50周年紀念專輯》,是筆者幾年前主編的一份資料,原載南京臺港文學研究會內部刊物《臺港文訊》第6期,現在也選出其中一部分奉獻給讀者?!堵淙A生新探》雖系單篇文章的結集,涉及問題似乎較多;但是明顯地突出重點地呈現出如下三個特色:一是內容新意頗多。不少篇什都具有針對性,針對許地山研究中存在的若干傾向與具體問題,既不拘于現成結論,又能吸取人之所長,發(fā)表了獨到的新穎見解,有的還為以往未曾有過,能給人以深刻的啟發(fā)。二是有一定的理論深度。著者對于作家作品的評論,無論從正面抒發(fā)論點,還是從反而進行駁詰,均非架空立論、泛泛而談,而是論證豐富、說理透辟、評價中肯,顯示了歷史的辯證的觀點,具有強列的說服力。三是資料翔實。據著者自稱,他在這方面進行過大量發(fā)掘、積累和整理功夫。這種占有材料、尊重事實地進行論述,難能可貴地體現了一種治學謹嚴的態(tài)度。而特別可貴的是,其中不少資料,為許地山夫人所提供,是在一般現代文學史中所難以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