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楚城和在楚城內搞楚文化景點建設,前后有六七年功夫,這段時間使編者接觸了許多楚文化專家,有的成了編者的好朋友,作者就是其中之一;參觀了許多古文化遺址和歷史建筑,包括紀南城在內;讀了許多楚文化方面的書籍;還參加了一些重大的學術討論會。這樣,對楚文化研究中的許多學術問題,編者并不陌生,有的還引起編者強烈的興趣。因此,對作者這本書,編者不僅能看出門道,并能通曉其中某些奧妙。和其他書比較起來,編者認為本書有兩個最大的特點:一是新,二是難。所謂新,新在目前這類書還沒有人寫過。為修楚城,編者們跑遍了全國較大的新華書店和圖書館,想找一本類似的書好做參考,都落了空。編者們請教許多學者,都說這樣的書還沒有人寫。因此這本書,可能是對楚都紀南城的宮殿、城門、布局等進行全面復原的第一部著作。書中的一些內容和提法也很新,如紀南城的城垣為什么要做成切角?書中作了新穎的解釋。再如說紀南城的水門(水關)是我國海關的萌芽,楚國的水軍是我國海軍的萌芽,這些提法也都很新穎;對城門、宮殿等建筑的復原就更新穎了。雖然有些提法似乎并不新,如春秋時的郢都有多處,紀南城是戰(zhàn)國時的楚郢都。但這些看法都是散見于一些文章,并不系統全面,而作者則全面系統進行論述,引用最新的考古資料,作為有力證據,這樣使其觀點鮮明有力,因而也就叫人感到“新”。本書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難。萬事開頭難,前人沒有做過,第一次來做此事,自然就難。其實并不只此,從本書涉及的內容看:有考古學、歷史學、古文獻學、歷史地理學、古建筑學、城市設計學、交通運輸學……諸多方面的學問。既涉及到人文科學,又涉及到自然科學,實際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交叉。對紀南城這樣一個特定的歷史地理環(huán)境來進行這樣多學科的綜合研究,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上驳氖峭ㄟ^作者的研究已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作者在楚都復原問題上下了功夫,對宮殿建筑等做了許多大膽的嘗試和探索,作者提出的許多復原方案根據我們修建楚城的實際,我看是可以接受的。本書圖文并茂,讀起來令人賞心悅目。楚城建成后,一些省市的城建、園陵、旅游部門曾前來取過經,此書的出版定會受到他們的歡迎??傊?,作者為此書確實費了心力,故作者要我寫幾句話,編者便欣然命筆,是以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