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3年1月15日,天是灰色的天,地是灰色的地,上海是灰色的上海,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已經到了國將不國的時候。上海,這座美麗的城市,也是中國人最早備受西方列強侵略欺凌的城市。 就在這個時刻,1893年1月27日凌晨,上海市郊浦東區(qū)川沙縣南市街65號院落里,一座灰色三層小樓中,傳出了一個女嬰降世的啼哭聲。隨著嬰兒的啼哭聲,待奶媽領著接生婆趕來時,宋母已剪斷了臍帶,把嬰兒送到了奶媽的手中。 小慶齡生來愛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第三天,瑞雪(是初生時下的)被陽光全部融化,雪過天晴,她才結束哭聲。小慶齡第一聲啼哭就驚動了她的左鄰右舍,很多親鄰婦女便來到了宋家會客廳,宋家擠滿了人。白白胖胖的嬰兒,誰能想象出,日后她能成為共和國的棟梁——國家名譽主席。 小慶齡出世的前天晚上,年輕氣盛的孫中山先生已從南方乘船趕到了上海。這對有同樣經歷、同樣志向的廣東老鄉(xiāng),面對清朝的腐敗,推翻帝制,振興建國大業(yè),已使他們走到了同一條戰(zhàn)線上。 革命還處在初期,一切都不能公開。宋嘉樹(也稱宋查理)決定把孫中山安排在自己印刷廠的地下室里居住,當然會面談話也在這里進行。在這里,他們談國難,一個個義憤填膺;談形勢,一個個眉開眼笑;制定戰(zhàn)略,慎而又慎……摯友相見,無話不談。從半夜一直聊到東方大亮。等宋嘉樹走出地下室,來到車間巡視時,滿廠的機器已經轟鳴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