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叢書所記錄的思想和人物,反映了近代俄國在社會轉型中所產生的尖銳的思想沖突和復雜的矛盾關系。當年俄國知識人所具有的“經世”氣質,既使他們生成了許多可貴的精神品質;同時也使他們滋生了文化虛無主義和社會功利主義的錯誤傾向,以致極端化、片面化,最終從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轉向宗教唯心主義。中國正處在史無前例的社會轉型和思想變化之中,俄羅斯思想傳統(tǒng)的遭遇,與中國儒學(教)的近代命運頗有相似之處,特別是漢語思想界的基本張力結構與其有近似之點。唯其如此,在世紀未,反映世紀初俄國思想界所經歷的“新精神哲學”思潮,用批判的眼光(為了使讀者領略這一思想群體前后演化的整個過程,我們在翻譯、編輯過程中盡可能保持每本著作的全貌),考量當年俄國知識人在社會轉型中的思想矛盾和沖突;我們既可觸摸現(xiàn)代性問題的不同音弦,又可探究華夏思想傳統(tǒng)面對西方現(xiàn)代思想東進的種種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