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1 計算機的發(fā)展
1.2 單片機的發(fā)展
1.2.1 單片機的發(fā)展歷史
1.2.2 單片機的發(fā)展趨勢
1.3 單片機的特點及應用
1.3.1 單片機的組成及特點
1.3.2 單片機的分類
1.3.3 單片機的應用
第二章 計算機基礎知識
2.1 數制與編碼
2.1.1 數制
2.1.2 計算機中的編碼
2.2 計算機的基本組成電路
2.2.1 常用邏輯電路
2.2.2 觸發(fā)器
2.2.3 寄存器
2.2.4 常用數據鎖存器/緩沖器/驅動器
2.3 存儲器
2.3.1 名詞介紹
2.3.2 存儲器的分類
2.3.3 存儲器的尋址原理
思考與練習
第三章 單片機的結構及原理
3.18 0C51單片機的結構
3.1.18 0C51單片機的組成及結構
3.1.2 80C51單片機的引腳定義及功能
3.2 單片機的工作原理
3.2.1 指令與程序概述
3.2.2 CPU的工作原理
3.2.3 單片機執(zhí)行程序的過程
3.3.8 0C51的存儲器
3.3.1 程序存儲器
3.3.2 數據存儲器
3.3.3 專用寄存器SFR
3.4 輸入/輸出端口結構
3.4.1 P0口
3.4.2 P1口
3.4.3 P2口
3.4.4 P3口
3.4.5 端口負載能力和接口要求
3.5 CPU時序及時鐘電路
3.5.1 CPU時序及有關概念
3.5.2 80C51的指令時序
3.5.3 振蕩器和時鐘電路
3.6 復位電路
3.6.1 復位信號的產生
3.6.2 復位狀態(tài)
3.6.3 外部復位電路設計
3.7 80C51低功耗方式
3.7.1 電源控制寄存器PCON
3.7.2 待機方式
3.7.3 掉電方式
思考與練習
第四章 80C51的指令系統(tǒng)
4.1 指令系統(tǒng)簡介
4.2 尋址方式
4.2.1 符號注釋
4.2.2 尋址方式
4.3 數據傳送類指令
4.3.1 內部RAM數據傳送指令
4.3.2 外部數據傳送指令
4.3.3 查表指令
4.3.4 堆戰(zhàn)操作指令
4.3.5 交換指令
4.3.6 傳送指令舉例
4.4 算術運算類指令
4.4.1 加法指令
4.4.2 帶進位加法指令
4.4.3 帶借位減法指令
4.4.4 乘法指令
4.4.5 除法指令
4.4.6 加1指令
4.4.7 減1指令
4.4.8 十進制調整指令
4.4.9 算術運算指令舉例
4.5 邏輯操作類指令
4.5.1 邏輯與指令
4.5.2 邏輯或指令
4.5.3 邏輯異或指令
4.5.4 循環(huán)移位指令
4.5.5 取反指令
4.5.6 清“0”指令
4.5.7 邏輯運算指令舉例
4.6 控制轉移類指令
4.6.1 無條件轉移指令
4.6.2 條件轉移指令
4.6.3 間接轉移指令
4.6.4 調用子程序及返回指令
4.6.5 空操作指令
4.6.6 程序控制類指令舉例
4.7 位操作類指令
4.7.1 位數據傳送指令
4.7.2 位修正指令
4.7.3 位邏輯運算指令
4.7.4 判位轉移指令
4.7.5 位操作類指令舉例
思考與練習
第五章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5.1 概述
5.1.1 程序設計語言
5.1.2 匯編語言的規(guī)范
5.1.3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步驟
5.2 順序與循環(huán)程序設計
5.2.1 順序程序設計
5.2.2 循環(huán)程序設計
5.3 分支程序設計
5.3.1 分支程序設計綜述
5.3.2 無條件/條件轉移程序
5.3.3 散轉程序設計
5.4 查表程序設計
5.4.1 查表程序綜述
5.4.2 規(guī)則變量的查表程序設計
5.4.3 非規(guī)則變量的查表程序設計
5.5 子程序設計
5.5.1 子程序結構與設計注意事項
5.5.2 子程序的調用與返回
5.5.3 子程序嵌套
5.5.4 子程序設計
5.6 綜合編程舉例
5.6.1 代碼轉換類程序
5.6.2 運算類程序
5.6.3 常用I/O端口程序
思考與練習
第六章 定時器/計我器
6.1 定時器/計數器概述
6.1.1 定時器/計數器的結構與原理
6.1.2 定時器/計數器方式寄存器TMOD
6.1.3 定時器/計數器控制寄存器TCON
6.1.4 定時器/計數器的初始化
6.2 定時器/計數器的4種工作方式
6.2.1 方式0
6.2.2 方式1
6.2.3 方式2
6.2.4 方式3
6.3 定時器應用舉例
6.3.1 方式0、方式1的應用
6.3.2 方式2的應用
6.3.3 門控位的應用
思考與練習
第七章 串行接口
7.1 串行通信概述
7.1.1 同步通信和異步通信方式
7.1.2 串行通信的數據傳送速率
7.1.3 單行通信的制式
7.1.4 信號的調制與解調
7.1.5 通信協(xié)議
7.2 80C51串行口簡介
7.2.1 串行口結構與工作原理
7.2.2 80C51的幀格式
7.2.3 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
7.2.4 專用寄存器PCON
7.3 波特率的設計
7.3.1 方式0和方式2的波特率
7.3.2 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
7.4 由行通信工作方式
7.4.1 方式0
7.4.2 方式1
7.4.3 方式2
7.4.4 方式3
7.4.5 多機通信
7.5 串行口應用舉例
7.5.1 用串行口擴展I/O口
7.5.2 用串行口進行異步通信
思考與練習
第八章 中斷系統(tǒng)
8.1 概述
8.1.1 中斷的概念
8.1.2 引進中斷技術的優(yōu)點
8.1.3 中斷源
8.1.4 中斷系統(tǒng)的功能
8.2 80C51的中斷系統(tǒng)
8.2.1 中斷源及中斷入口
8.2.2 中斷請求標志
8.2.3 中斷允許控制
8.2.4 中斷優(yōu)先級設定
8.3 中斷處理過程
8.3.1 中斷響應
8.3.2 中斷處理
8.3.3 中斷返回
8.3.4 中斷請求的撤除
8.3.5 中斷響應時間
8.4 擴充外部中斷源
8.4.1 利用定時器擴充法
8.4.2 中斷和查詢結合法
8.5 中斷系統(tǒng)的應用
思考與練習
第九章 單片機系統(tǒng)擴展
9.1 存儲器的擴展
9.1.1 存儲器尋址
9.1.2 程序存儲器擴展概述
9.1.3 程序存儲器的擴展
9.1.4 數據存儲器的擴展
9.1.5 程序存儲空間和數據存儲空間的混合
9.2 并行I/O接口的擴展
9.2.1 簡單的I/O擴展
9.2.2 可編程接口電路的擴展
9.3 串行總線接口擴展
9.3.1 I2C總線
9.3.2 SPI串行總線
思考與練習
第十章 接口技術
10.1 鍵盤接口
10.1.1 鍵盤工作原理
10.1.2 獨立式按鍵
10.1.3 行列式鍵盤
10.2 顯示器接口
10.2.1 LED顯示器的結構與原理
10.2.2 靜態(tài)顯示接口
10.2.3 LED動態(tài)顯示接口
10.3 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中的鍵盤、顯示接口電路
10.3.1 并行口擴展的鍵盤、顯示接口電路
10.3.2 串行口擴展的鍵盤、顯示接口電路
10.4 數/模轉換接口
10.4.1 DAC電路原理
10.4.2 D/A轉換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10.4.3 典型D/A轉換器及接口
10.5 模/數轉換接口
10.5.1 模/救轉換的主要技術指標
10.5.2 逐次逼近式 A/D轉換器
思考與練習
第十一章 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的設計與開發(fā)
11.1 應用系統(tǒng)研制過程
11.1.1 總體設計
11.1.2 硬件設計
11.1.3 軟件設計
11.2 開發(fā)工具和開發(fā)方法
11.2.1 單片機開發(fā)系統(tǒng)的功能
11.2.2 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的調試
11.3 應用系統(tǒng)實例
思考與統(tǒng)習
附錄
附錄一 80C51指令表
附錄二 二進制邏輯單元圖形符號對照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