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第一節(jié) 財政學的研究對象與方法
第二節(jié) 財政學的形成與發(fā)展
第一篇 總 論
第一章 國家、經濟與財政
第一節(jié) 財政的特征
第二節(jié) 國家與財政
第三節(jié) 經濟與財政的關系
第二章 市場經濟與財政職能
第一節(jié) 市場經濟與財政的內在聯系
第二節(jié)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財政原則
第三節(jié) 公共財政:財政的公共性及其發(fā)展
第四節(jié)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財政職能
第二篇 財政支出
第三章 財政支出的理論依據
第一節(jié) 公共產品與公共支出
第二節(jié) 公共支出增長理論
第三節(jié) 財政支出原則
第四章 財政支出構成
第一節(jié) 財政支出結構的確定與調整
第二節(jié) 財政支出的分類及其效應分析
第五章 購買支出(上)
第一節(jié) 政府投資概述
第二節(jié) 基礎產業(yè)支出
第三節(jié) 發(fā)展農業(yè)投資
第四節(jié) 國家物資儲備支出
第六章 購買支出(下)
第一節(jié) 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
第二節(jié) 科學、教育、文化、衛(wèi)生支出
第七章 轉移支出
第一節(jié) 社會保障支出
第二節(jié)財政補貼
第八章 公共支出效果評價
第一節(jié) 公共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
第二節(jié) 公共支出效果評價的其他方法
第三篇 財政收入
第九章 財政收入概述
第一節(jié) 財政收入的原則
第二節(jié) 財政收入分類
第三節(jié) 財政收入的結構分析
第四節(jié) 財政收入的規(guī)模分析
第十章稅收
第一節(jié)稅收的特征
第二節(jié) 稅收原則
第三節(jié) 稅收負擔與轉嫁分析
第四節(jié) 稅收制度及其經濟效應
第五節(jié) 稅制結構
第六節(jié) 國際稅收
第十一章 國有經濟及國有資源收入
第一節(jié) 社會經濟制度與國有經濟
第二節(jié) 國有經濟收入
第三節(jié) 國有資源收入
第十二章 政府收費收入
第一節(jié) 政府收費的含義、內容及特點
第二節(jié) 政府收費的社會經濟效應
第三節(jié) 政府收費的選擇與制約
第十三章公債
第一節(jié) 公債及其內容
第二節(jié) 公債活動的過程
第三節(jié) 公債的運用
第四節(jié) 公債的限度與負擔
第四篇 政府間的財政分配關系
第十四章 政府間的職能劃分及其實現
第一節(jié) 政府間職能的劃分
第二節(jié) 各級政府職能的實現
第十五章 財政體制
第一節(jié) 財政體制的內涵
第二節(jié) 財政體制的實證研究
第三節(jié) 政府間的轉移支付制度
第四節(jié)政府預算
第五篇 財政宏觀調控
第十六章 財政宏觀調控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凱恩斯的國家干預理論與財政宏觀調控
第二節(jié) 不同經濟體制下的財政宏觀調控模式
第十七章 財政宏觀調控的運行
第一節(jié)預算決策
第二節(jié) 財政赤字、公債與宏觀調控
第三節(jié)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