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讀數(shù)時代
國粹與歐化:從清季到民初的觀念傳承
“制度碰撞”與“文化交融”:全球化中的兩種景觀
悲情·人格·思考--《多余的話》究竟要說什么
黃炎培的憂思與欣慰
獨秀的另類“文存”
讀了三篇寫“文革的郭沫若”之后
讀《百年一遇》
灰牢考略
我們的父親楊白勞
評北京大學那最無光的一頁--讀秀羨林《牛棚雜憶》書后
我們的“快樂王子”--舊郵散憶之四
一部記錄研究病史的書--《人有病,天知否》讀后
一本辭典的變遷--以《四角號碼新詞典》為例
“文章報國”:百年回首《大公報》
民意不可違--追憶《丙辰清明紀事》的出版
永不碇泊永不拒載的西湖詩船--《西湖詩船》代序
文學大師們的另一支筆--俄羅斯經典作家的繪畫
餓死蔡京
秋風寶劍孤臣淚
用破一生心
擇生與擇死--讀屈原與司馬遷
楚漢相爭中的道德力量
孟子的邏輯
桃花得氣美人中--南明痛史與南明妓女
酷吏與酷刑--讀錢鐘書札記
讀碑
閱讀遺址(節(jié)選)
遠逝的珍珠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