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0多年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我國生產力水平上了大臺階,但中國經濟的競爭力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耙糟~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睆倪@本《世界經濟論壇2002—2003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差距。我們還要奮力進取,急起直追?!嘌锥嗄暌詠恚蚋偁幜蟾鎸κ澜绺鲊洕膬?yōu)勢和劣勢進行了最具權威性、最全面的分析。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世界經濟論壇2002—2003年全球競爭力報告》更加精彩,這份報告提供了80個國家和新興工業(yè)化經濟體的最新數據和排名,介紹了一流學者和國際組織領導對全球競爭力的前沿研究。與往年的報告相比,今年的報告涉及范圍更廣。本報告首先介紹了被廣泛引用的全球競爭力指標和經濟增長指標。接著,對非洲、亞洲。中東歐和拉美地區(qū)的競爭格局逐一掃描。本報告還對競爭力的各個重要方面分別加以討論,包括國家創(chuàng)新能力、政府治理、外商直接投資、貿易績效等。最后,本報告列出了各國在國際競爭力各項指標中的排名、相關的數據和對高級工商經理們的調查結果。今年,在世界范圍內有4800多名工商界的領袖參加了經理人員觀點調查,充分表達了他們對本國經濟運行情況的感受和觀察?!妒澜缃洕搲?002—2003年全球競爭力報告》給工商界領袖、政府決策者和學者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使得他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各國經濟所面臨的最關鍵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