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軟件工程及軟件方法學軟件質量和軟件測試

軟件質量和軟件測試

軟件質量和軟件測試

定 價:¥30.00

作 者: (德)Dirk Huberty等著;馬博,趙云龍譯;馬博譯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國外計算機科學經(jīng)典教材
標 簽: 軟件測試及維護

ISBN: 9787302074441 出版時間: 2003-1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6cm 頁數(shù): 23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討論了軟件質量管理所面臨的兩種主要的挑戰(zhàn)。首先是如何在有競爭力的時間框架內向客戶交付質量令人滿意的軟件產(chǎn)品,其次是如何運用當今的技術(包括客戶/服務器、Internet和遺留系統(tǒng))來應對軟件應用程序日益增長的復雜性。由于開發(fā)周期變短,應用程序的使用和圍繞應用程序的技術可能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在運作期間必須對應用程序的質量進行監(jiān)控。本書編輯了不同行業(yè)和不同視角的經(jīng)驗,其宗旨是讓您對當今的高技術軟件開發(fā)項目有實際和深入的了解。本書主要內容:●管理最佳上市時間●設計和改變過程●從用戶的角度測試●技術性測試●測試自動化技術和工具本書讀者對象:本書適合Internet時代的軟件測試人員和軟件管理人員閱讀。軟件質量和軟件測試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一直是軟件開發(fā)的重要話題,而Internet時代的到來又給軟件質量和軟件測試帶來了新的要求和挑戰(zhàn)。本書收集了這個領域知名專家的多篇論文,討論了他們在大型組織的IT項目中的不同實踐和經(jīng)驗。本書的第I部分講述了項目管理,第Ⅱ部分介紹極限編程和為Internet應用程序設計的過程,第Ⅲ部分討論從用戶的角度進行的測試,第Ⅳ部分闡明了技術性測試的挑戰(zhàn),第V部分介紹了測試自動化的經(jīng)驗。本書集中講述了在軟件質量管理方面的挑戰(zhàn)和實用技術與經(jīng)驗,適合對此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暫缺《軟件質量和軟件測試》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部分  最佳上市時間的管理
第1篇  管理高速Web測試
  1.1  項目背景
  1.2  "高速"方法和準備
    1.2.1  探索性測試
    1.2.2  雙人測試
  1.3  "高速"的測試計劃
  1.4  "高速"的測試執(zhí)行
  1.5  Web測試經(jīng)驗
  1.6  警告
  1.7  致謝
第2篇  在Web項目的風險管理中應用質量保證(QA)
  2.1  提高了的應用程序故障的可見度
  2.2  風險及其管理
    2.2.1  識別風險
    2.2.2  問題完美
    2.2.3  量化風險
    2.2.4  管理風險
    2.2.5  溝通風險
    2.2.6  監(jiān)控風險
    2.2.7  風險舉例
    2.2.8  影響風險的其他因素
  2.3  把質量保證(QA)作為風險管理技術
    2.3.1  針對風險的QA和測試的簡單優(yōu)先級劃分
    2.3.2  QA和測試策略的作用
    2.3.3  針對已識別風險的QA和測試計劃
  2.4  總結
第3篇  為增量軟件開發(fā)建立質量過程
  3.1  引言
  3.2  建立一個質量管理(QM)過程
    3.2.1  定義開發(fā)過程的階段
    3.2.2  集成在過程流中的質量管理的定義
    3.2.3  與其他在項目中集成的任務的合作
  3.3  集成質量管理的經(jīng)驗
  3.4  驗收過程
    3.4.1  驗收過程的目標和內容
    3.4.2  在軟件開發(fā)的生產(chǎn)過程中集成
    3.4.3  驗收過程的順序
    3.4.4  結果類型的檢查標準
  3.5  在建立驗收過程中獲取的經(jīng)驗
  3.6  總結
第II部分  過  程
第4篇  為面向用戶的質量工程設計過程
  4.1  引言
  4.2  過程的作用.意義和設計
    4.2.1  開始的基礎
    4.2.2  角色
    4.2.3  實踐中過程的靈活應用
  4.3  以用戶為中心的質量工程:一個包括可接受性.使用性和服務質量分析的面向客戶方法
    4.3.1  動機
    4.3.2  使用性.可接受性和質量評估
    4.3.3  伴隨集成過程的方法
  4.4  以用戶為中心的質量工程的集成和過程的質量標準
    4.4.1  分析
    4.4.2  在過程中集成
    4.4.3  經(jīng)驗
  4.5  總結
第5篇  應用極限編程成功管理高風險項目
  5.1  高風險項目的靈活過程
    5.1.1  風險
    5.1.2  極限編程
  5.2  控制XP項目
    5.2.1  計劃策略
    5.2.2  小和頻繁的版本
    5.2.3  項目計劃
  5.3  經(jīng)驗:事實和數(shù)字
    5.3.1  小版本
    5.3.2  內部日常計劃
    5.3.3  評估和預測
    5.3.4  學到的教訓
  5.4  總結和前景
第6篇  使測試過程適合Web應用程序--來自實踐的策略
  6.1  引言
  6.2  Internet的體系結構和基礎結構
  6.3  Internet應用程序的質量目標
  6.4  傳統(tǒng)測試級別
  6.5  測試Internet應用程序
    6.5.1  文檔測試和開發(fā)者測試的區(qū)別
    6.5.2  功能測試中的區(qū)別
    6.5.3  整體集成測試的區(qū)別
    6.5.4  非功能測試中的區(qū)別
    6.5.5  發(fā)布
  6.6  測試工具和測試自動化
  6.7  測試組織中的區(qū)別
  6.8  總結
第III部分  從用戶的角度進行測試
第7篇  電子商務中面向業(yè)務的測試
  7.1  軟件測試和電子商務
    7.1.1  電子商務中的測試
    7.1.2  用于電子商務系統(tǒng)的模型
  7.2  交互的場景和測試技術
    7.2.1  場景概述
    7.2.2  以客戶為中心的測試
    7.2.3  業(yè)務過程測試
    7.2.4  Web集成測試
  7.3  根據(jù)業(yè)務需要進行動態(tài)測試
    7.3.1  組合衡量標準
    7.3.2  業(yè)務衡量標準
    7.3.3  測試覆蓋率組合器
    7.3.4  示例:旅店預訂系統(tǒng)
  7.4  總結
第8篇  策略性測試:重點關注業(yè)務
  8.1  引言
  8.2  業(yè)務過程和集成測試
    8.2.1  測試業(yè)務過程
    8.2.2  業(yè)務過程"新銀行賬戶"
  8.3  構造測試
    8.3.1  集成測試的組織
    8.3.2  被測試軟件的描述
    8.3.3  測試項的定義
  8.4  從業(yè)務過程到測試用例序列
    8.4.1  測試強度等級
    8.4.2  構建一個測試用例序列
  8.5  計劃測試的執(zhí)行
    8.5.1  測試執(zhí)行的組織
    8.5.2  計劃測試用例序列的執(zhí)行
  8.6  策略性測試的測試策略
  8.7  來自于大型項目的經(jīng)驗
  8.8  工具支持
  8.9  總結
第9篇  低成本的使用性測試
  9.1  近觀使用性
  9.2  啟發(fā)式評估
  9.3  SUMI的定義
  9.4  應用實例
    9.4.1  項目一:項目管理軟件包
    9.4.2  項目二:PDM系統(tǒng)
    9.4.3  項目三:Intranet站點
  9.5  SUMI的適用性
  9.6  結論
第10篇  bot的質量概貌
  10.1  bot的定義
  10.2  會話系統(tǒng)的評定:審查
  10.3  目標設置和前提:我們的方法
  10.4  bot測試的前提
    10.4.1  bot的操作框架和目標設置
    10.4.2  觀點
    10.4.3  自適應/自主學習功能
  10.5  bot質量評定的主題
    10.5.1  模式匹配.識別規(guī)則和模式
    10.5.2  更詳細的模式匹配
    10.5.3  模式匹配的例子
    10.5.4  知識庫的質量等級
    10.5.5  知識庫的范圍
    10.5.6  系統(tǒng)集成.應用解決方案
    10.5.7  記憶功能和其他腳本
    10.5.8  溝通的方方面面
  10.6  總結
第IV部分  技術測試
第11篇  加強電子商務的安全性
  11.1  引言
  11.2  電子商務網(wǎng)站的安全措施
    11.2.1  防火墻
    11.2.2  身份驗證
    11.2.3  加密
    11.2.4  反病毒軟件
    11.2.5  入侵檢測系統(tǒng)(IDS)
    11.2.6  滲透測試
  11.3  電子商務應用的潛在安全風險
    11.3.1  應用程序編程
    11.3.2  數(shù)據(jù)庫服務器
    11.3.3  天窗
  11.4  電子商務系統(tǒng)的連續(xù)測試
    11.4.1  連續(xù)測試概述
    11.4.2  連續(xù)測試策略的實現(xiàn)
    11.4.3  連續(xù)測試管理
  11.5  總結
第12篇  網(wǎng)站性能監(jiān)控
  12.1  業(yè)務目標
  12.2  技術目標
  12.3  服務水平協(xié)議
  12.4  Internet技術環(huán)境
  12.5  網(wǎng)站環(huán)境
    12.5.1  全內部的網(wǎng)站環(huán)境
    12.5.2  完全外包的網(wǎng)站環(huán)境
    12.5.3  內部開發(fā)軟件, 生產(chǎn)服務器托管
    12.5.4  網(wǎng)站環(huán)境的比較
  12.6  網(wǎng)站問題的類型
    12.6.1  DNS映射問題
    12.6.2  連接性問題
    12.6.3  技術硬件組件
    12.6.4  技術軟件組件
    12.6.5  體系結構問題
    12.6.6  軟件的選擇
    12.6.7  技術內容問題
    12.6.8  網(wǎng)站內容設計問題'
    12.6.9  和通信相關的問題
    12.6.10  安全性
  12.7  測試方法和技術
    12.7.1  防火墻內部對防火墻外部
    12.7.2  不同外部監(jiān)控的優(yōu)點和缺點
    12.7.3  測試頁面的順序
    12.7.4  最好的策略
    12.7.5  可靠性和誤警報
    12.7.6  診斷
  12.8  展望
    12.8.1  寬帶
    12.8.2  移動數(shù)據(jù)
    12.8.3  數(shù)字電視
第13篇  為性能測試和調節(jié)應用控制循環(huán)
  13.1  引言
  13.2  起始點
  13.3  性能調節(jié)的控制循環(huán)
  13.4  逐步漸進
  13.5  工作假設
  13.6  要求和底層條件
    13.6.1  測量
    13.6.2  技術環(huán)境
    13.6.3  數(shù)據(jù)庫存
    13.6.4  測試情景
  13.7  工具的使用
  13.8  總結
第14篇  系統(tǒng).體系結構.設計和編碼的軟件質量評估
  14.1  引言
  14.2  質量評估的各個方面和粒度級別
    14.2.1  質量要求
    14.2.2  粒度級別
  14.3  質量評估過程
  14.4  軟件分析工作平臺
  14.5  一個典型的軟件質量評估
    14.5.1  系統(tǒng)評估
    14.5.2  體系結構評估
    14.5.3  設計評估
    14.5.4  代碼評估
  14.6  總結/展望
第15篇  "Web測試的后端":遺留系統(tǒng)的集成
  15.1  引言
  15.2  結算系統(tǒng)db trader MVS
  15.3  db trader MVS的測試環(huán)境
  15.4  NetTrader的開發(fā)
  15.5  開發(fā)新前端的挑戰(zhàn)
  15.6  代碼生成器的使用
  15.7  回歸測試
  15.8  配置管理
  15.9  結論
第V部分  測試自動化技術和工具
第16篇  MySAP業(yè)務過程的自動化測試--SAP測試工作平臺的高效使用
  16.1  引言
  16.2  方法論
    16.2.1  在SAP環(huán)境中測試的動機
    16.2.2  自動化測試的優(yōu)點
    16.2.3  測試策略
    16.2.4  模塊化概念
    16.2.5  健壯性和適應性
  16.3  工具
    16.3.1  SAP測試工作平臺
    16.3.2  展望
  16.4  總結
第VI部分  附    錄
參考書目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