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20年,出國留學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但留學生80年代,留洋者大多去讀碩士、博士學位;90年代初,中學畢業(yè)生開始到國外去讀本科;從90年代中期開始,漸漸出現了中學生、小學生留洋的現象,甚至一些只有幾歲的小孩子也被送到國外讀幼兒園,這些人被稱為“小留學生”。所謂“小留學生”,有人曾下了這樣一個定義:持F1簽證在美國的中、小學就讀的外國學生。此風源于中國臺灣地區(qū),80年代,一些臺灣居民將子女送到美國,免費享受美國公立中小學教育。1996年,美國修訂移民法案,嚴格限制持F1學生簽證的外國學生在公立學校的小學、初中就讀,高中階段的外國學生就讀期不得超過一年,不能延長期限,并需繳付學雜費。此后,臺灣地區(qū)小留學生赴美人數明顯下降。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中國內地小留學生的赴外風氣又逐漸興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