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評《紅樓夢》之根本觀察點,蓋發(fā)源于叔本華之哲學思想,更有其對于宇宙、人生及美學的精到見解。本書不同于以往諸評之蔽于一端,其見地之高,為自來評《紅樓夢》者所未曾有。蔡元培謂《石頭記》原本乃影射康熙朝之政治小說,如清世祖與董鄂妃之事,即黛玉死而寶玉出家為僧之本事,等等。魯迅在講清代小說時則認為《紅樓夢》是清代之人情小說的頂峰。《紅樓夢》之偉大,在于她以一部小說而得以成就一門學說即“紅學”。“紅學”本是清代文人學士的戲謔之稱其學術地位的確立,當歸功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新紅學的創(chuàng)建有人甚至說“這一件大功值得凌煙閣上標名”,足見新紅學的成就及影響。更有王國維、蔡元培、胡逅等博學碩德以大宗師身份對《紅樓夢》予以點評進而以專著行世,對當時以及后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的觀點以今日來看未必句句信而有征,然其不囿成見、獨辟蹊徑的治學精神仍然值得借鑒、發(fā)揚。本叢書所選作者皆是“紅學”家或在其他領域卓然成家者,以期讀者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認識《紅樓夢》。所選文章不以學術觀點、又化背景、政治傾向為取舍;在形式上也是長篇宏論與短篇雜感兼收;就時間來說跨度較大,在做技術加工時,亦盡量保持其原貌;為兼顧學術性與趣味性不以發(fā)表時間先后為序編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