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信息建模及其在網絡管理中的作用
1. 1 引言
1. 2 簡化的信息建模
1. 3 通信管理信息
1. 4 基于消息的范例
1. 5 面向對象的范例
1. 5. 1 系統管理體系結構
1. 5. 2 電信網管理的消息結構
1. 5. 3 數據通信網絡管理的消息結構
1. 6 信息建模的基礎
1. 7 E-R方法
1. 8 面向對象的設計
1. 9 信息建模原理
1. 10 被管對象類的定義
1. 10. 1 包定義
1. 10. 2 行為
1. 10. 3 屬性
1. 10. 4 屬性組
1. 10. 5 通知
1. 10. 6 動作
l. ll 系統管理操作
1. 12 管理信息庫(MIB)
1. 13 被管對象類定義的擴展
1. 14 多態(tài)性
1. 15 被管對象的命名
1. 16 關系的建模
1. 17 信息模型的表示
1. 18 信息建模原理中的差異
1. 19 TMN信息模型實例
1. 20 TMN建模的研究項目
1. 21 事件報告管理
1. 22 交叉連接模型
1. 23 性能監(jiān)視框架
I. 24 標準中的信息模型
1. 25 數據通信的信息模型實例
1. 26 一致性和互操作性
1. 27 一致性說明
1. 28 業(yè)務簡檔及互操作性
1. 28. 1 網絡管理業(yè)務簡檔
1. 28. 2 信息模型總體
1. 29 可互操作的TMN接口的考慮
1. 30 未來方向
1. 31 分布式處理及TMN
1. 32 開放分布式處理
1. 33 開放分布式管理體系結構
1. 34 公共對象請求代理體系結構(CORBA)
1. 35 總結
參考文獻
z章 OSI-SM. SNMP及ODP/OMG CORBA
2. 1 引言
2. 2 管理信息模型
2. 2. 1 SNMP信息模型
2. 2. 2 OSI系統管理信息模型
2. 2. 3 ODP/OMG CORBA信息模型
2. 3 訪問和分布式范例
2. 3. 1 因特網SNMP
2. 3. 2 OSI系統管理
2. 3. 3 OMG CORBA
2. 3. 4 總結和對比
2. 4 其他問題
2. 4. 1 可擴展性. 靈活性
2. 4. 2 通用管理功能
2. 4. 3 安全性
2. 5 互通和共存
2. 5. 1 OSI和因特網管理
2. 5. 2 ODP/OMG CORBA和因特網管理
2. 5, 3 ODP/OMG和OSI管理
2, 6 總結和展望
感謝
參考文獻
第3章 管理平臺
3. 1 引言
3. 2 設計良好的平臺系統
3. 3方法與工具
3. 3. 1 GDMO工具包
3. 3. 2 MIB數據管理
3. 3. 3 GuI顯示服務
3. 3. 4 進程管理
3. 3. 5 分布式通信服務
3. 3. 6 協議支持
3. 3. 7 互工作應用
3. 3. 8 應用程序框架工具
3. 3. 9 應用編程接口(API)
3. 4 標準及平臺構造塊
3. 4. 1 TMN
3. 4. 2 NM論壇
3. 4. 3 分布式計算環(huán)境(DCE)
3. 4. 4 CORBA
3. 5 實例研究:OpenView. ALMAP及1320
3. 5. 1 HP Open View
3. 5. 2 ALMAP
3. 5. 3 阿爾卡特1320NM
3. 6 綜述和展望
參考文獻
第4章 個人通信業(yè)務(PCS)網絡的管理
4. 1 引言
4. 2 PCS網絡的管理方法
4. 3 北美PCS系統的參考模型
4. 3. 1 TIA參考模型
4. 3. 2 TI PCS的參考體系結構
4. 3. 3 開放接口
4. 4 PCS網絡管理的要求
4. 5 PCS網絡的管理目標
4. 6 PCS網絡的管理功能
4. 6. 1 賬務管理
4. 6. 2 性能管理
4. 6. 3 故障管理
4. 6. 4 配置管理
4. 6. 5 安全管理
4. 7 總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移動網絡管理-從蜂窩系統到衛(wèi)星網絡
5. 1 引言
5. 2 移動網絡綜述
5. 2. 1 蜂窩系統
5. 2. 2 衛(wèi)星通信網絡
5. 3 網元管理
5. 3. 1 網元與物理環(huán)境的交互性管理
5. 3, 2 對快速變化的管理
5. 3. 3 有限資源的管理
5. 3. 4 事件相關性問題
5. 3. 5 移動網元管理的體系結構
5. 4 網絡層管理
5. 4. 1 移動性對網絡層管理有影響
5. 5 應用業(yè)務層管理
5. 5. 1 業(yè)務性能監(jiān)視
5. 5. 2 配置管理
5石 結論
參考文獻
第6章 CATV網絡的管理
6. 1 引言
6. 2行業(yè)的歷史
6. 3 現代CATV網絡
6. 3. 1 前端
6. 3. 2 外部網絡
6. 3. 3 下線部分
6. 4 對現有網絡的管理
6. 5 未來網絡的特征
6. 5. 1 未來的業(yè)務
6. 6 CATV行業(yè)遇到的問題
6. 7 對網絡管理的要求
6. 8 未來的網絡管理系統
6. 9 其他CATV管理系統
6. 10 操作系統(OS)
參考文獻
第7章 用總體完整性化解電信管理系統的復雜性
7. 1 引言
7. 1. 1 尋求突破
7. 1. 2 偶然復雜性與固有復雜性
7. 1. 3 軟件系統中的固有復雜性
7. 1. 4 康維定律:將組織機構聯系到系統體系結構上
7. 2 在服務和網絡啟動生命周期范疇內的電信管理系統
7. 2. 1 市場分析
7. 2. 2 技術評定
7. 2. 3 業(yè)務定義
7. 2. 4 網絡特性
7. 2. 5 選擇網絡設備供應商
7. 2. 6 業(yè)務要求
7. 2. 7 網絡要求
7. 2. 8 將電信管理系統引入業(yè)務和網絡啟動生命周期的關鍵學問
7. 3 體系完整性對抗復雜性
7. 3. 1 復雜系統的特點
7. 3. 2 體系結構的任務是解決復雜性
7. 4 化解復雜性時學習和記憶的作用
7. 4. 1 個人學習和記憶
7. 4. 2 組織的學習和記憶
7. 4. 3 組織的單循環(huán)學習和雙循環(huán)學習
7. 5 將操作型學習與概念型學習聯系起來的重要性
7. 5. 1 歷史回顧
7. 5. 2 操作型知識變換的重要性
7. 5. 3 操作性知識與概念性知識的轉換
7. 6 改進瀑布模型中的切換
7. 6. 1 相位法
7. 6. 2 重疊法
7. 7 綜述:針對復雜性的設計
第8章 電信在歐洲的影響以及網絡管理需求
8. 1 引言
8. 2 歐洲過去及當前的網絡管理狀況
8. 3 TMN在歐洲
8. 3. 1 加大自由化和解除管制
8. 3. 2 自動化程度的提高
8. 3. 3 協同管理的引入
8. 3. 4 業(yè)務管理及用戶控制
8. 3. 5 管理的安全性
8. 3. 6 未來技術的標準管理接口
8. 4 歐洲委員會贊助的研究項目
8. 4. 1 歐洲先進電信研究發(fā)展計劃RACE
8. 4. 2 先進通信技術及服務計劃(ACTS)
8. 5 歐洲電信運營者發(fā)起資助的研究機構
8. 5. 1 EURESCOM(歐洲電信開發(fā)與政策研究學會)
8. 5. 2 METRAN--管理化歐洲傳輸網絡
8. 5. 3 ATM實驗, James計劃(歐洲服務聯合ATM實驗)
8. 6 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l)
8. 7 泛歐IMN實驗室:EURESCOM的經驗
8. 7. 1 實現多廠商平臺間的互操作
8. 7. 2 規(guī)范的審核方法:EURESCOM范例
8. 8 與國際標準化機構的關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