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與學品的互動
SYNOPSIS
緒論
上篇 1949-1976年的成長小說
第一章 形態(tài)(一)
1.1 “新人”
1.2 精神之父
1.3 道德內指
1.4 命名儀式
第二章 問題(二)
2.1 “新”公共領域興起前的“想像”
2.2 歷史道德化情境的訴求
2.3 倫理奠基原則支配權的爭奪
下篇 1977-1999年的成長小說
第三章 重寫“革命年代”的成長
3.1 生活世界及其“真相”
3.2 “真相”背后的想像與敘事用心
第四章 形態(tài)(二)
4.1 “那個個人”
4.2 肉身之父
4.3 欲望吸盤
4.4 歸于庸常
第五章 問題(二)
5.1 “改革后中國”的現(xiàn)代性問題
5.2 “主體”生成的現(xiàn)代困厄
結語“產體”生成機制與敘事意識形態(tài)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