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流利英語》系列叢書中的《聽力》一書由英國著名英語教學專家編寫,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全書共分四冊,分別適合初、中、高各級英語學習者使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針對我國英語教材市場的特點和需求引進這套教材,并在保留原風格的基礎上,對其進行適當改編,以滿足中國英語學習者的需要。下面我們把原書的特點、改編的指導思想以及改編教材的使用方法介紹如下。一、原書的特點以往,外語聽力的問題一般都被看作是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問題,人們以為僅僅提高語言能力、增強背景知識就可以提高聽力水平,其實不然。大量研究表明,聽力技能的訓練是提高聽力水平的另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這些技能涉及面既繁且雜,但我們在母語聽力中其實基本上已經掌握,只因外語總體水平的局限使我們不能熟練而自然地使用這些技能。這套教材的原作者基于對外語聽力的這一理解,設計了多種形式的練習,鼓勵學生自覺使用各種聽力技能。國內市場上常見的一些聽力教材似乎都不具備這樣突出的特點。因此說,這套教材在某種程度上填補了我國英語聽力教材市場的空白。該書的聽力材料均使用真實的口語會話而不是為英語學習者特意編寫的材料。其目的是訓練學生熟悉英語會話中的贅言現(xiàn)象,增強學生理解英語口語和提煉關鍵信息的能力。由于該書采用了真實的聽力材料,內容廣泛,難度有時很難確定。因此,在各冊內部的編排上只能按照課文的語法難度、內容特點和語速等大概排序。這樣,各課內容便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而各冊之間的聯(lián)系則充分體現(xiàn)了由易到難的特點:語句逐漸加長,語速由慢到快,會話人數(shù)逐漸增多,會話者的背景也越來越復雜,等等。該書的另一個特點是聽說訓練相結合。練習中包括許多口語討論內容,有聽前對內容的預測,也有聽后對內容的評論。這些練習不僅調動聽者在聽力過程中的主動性,也為學習者創(chuàng)造了一個練習和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機會。二、改編的指導思想這套聽力教材原本是針對課堂教學編撰的,同時兼顧自學者。在改編這套教材之前,我們對我國目前常用的聽力教程進行了調查,發(fā)現(xiàn)它們大多是為課堂教學編寫的。為此,這套改編教材的設計方針則與原書相反,主要以自學者為使用對象,根據(jù)自學者的學習特點對原教材進行了改編,有所增補,有所改動。但對原書未加任何刪節(jié),所以原則上它仍然適合課堂教學?,F(xiàn)將改編情況大致介紹如下:1.保留了原書的全部課文和練習,只對練習要求不清楚或不符合中國國情的地方進行了適當?shù)脑龈摹?.在每單元的開始增加了“學習目的”一項,列出該課的主要學習目標,供學習者課后檢驗學習成果時使用。3.在每單元A、B兩部分(有些課文還有C、D部分)前各列單詞表一個,注明該部分課文及練習中的生詞、詞性、發(fā)音和詞義,便于自學者在聽前查閱。4.根據(jù)各階段學習者的需要,第一、二冊的練習說明配有中文譯文,第三、四冊練習說明中的生詞配有中文注釋,以便學習者更好地理解練習要求。5.第四冊增加練習答案,一方面方便學習者核對練習結果,一方面與前三冊格式統(tǒng)一。三、改編教材的使用方法改編教材的每一課都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學習目的、生詞表和練習,練習又分成聽前、聽力和聽后三大類。學習者在進行每一課的聽力訓練前應先閱讀“學習目的”,熟悉該課的訓練目標,然后學習“生詞表”,或直接進入練習階段,必要時再參考“生詞表”,因為根據(jù)上下文猜測詞義是聽力的重要技能之一。在練習過程中學習者切勿忽視每一課的聽前練習,它們是這套教材最主要的特點,可以幫助聽者調動已擁有的與話題相關的知識,做好聽前準備。對于聽后練習(Extension)學習者也應盡量完成,它們是聽力練習的延續(xù),使學習者對話題的某個方面有更深的理解。如前所述,這套教材有大量的口語討論練習,它們體現(xiàn)了聽說結合的訓練方針,但也為自學者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自學者在可能的情況下可以組成聽力小組,或者以寫代說,把自己的觀點全部或以提綱的形式寫下來。許多英語學習者常為聽力技能得不到提高而苦惱,多聽、多練習固然有所幫助,了解自己的學習特點和聽力中的弱點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以我們建議學習者在聽過每課以后對自己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錯誤的原因,以便在今后的練習中有的放矢,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