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圖形圖像、多媒體、網(wǎng)頁制作視頻/音頻/流媒體數(shù)字技術:數(shù)字視頻和音頻壓縮

數(shù)字技術:數(shù)字視頻和音頻壓縮

數(shù)字技術:數(shù)字視頻和音頻壓縮

定 價:¥25.00

作 者: (美)Stephen J.Solari著;陳河南[等]譯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視頻信號 語音數(shù)據(jù)處理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5356948 出版時間: 2000-01-01 包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200頁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信息時代社會的飛速發(fā)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信息高速公路、電子郵件、因特網(wǎng)、網(wǎng)絡電話、視頻點播,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新技術讓我們感覺到壓力,信息更新太快,知識更新太快,甚至有大學學歷的知識分子若不更新知識也會被信息社會關在門外。數(shù)字信號技術是信息技術的基礎,從模擬信號產(chǎn)品到數(shù)字信號產(chǎn)品的轉變過程標志信息革命的進行過程。數(shù)字信號的高品質、高容量讓人們驚喜和狂熱。本書是讓你狂熱的時候清醒,看看是什么具有這么大的魔力。本書主要研究聲音、圖片、動畫等具有大數(shù)據(jù)容量的信號,它們的壓縮、傳輸。噪音的理論和前沿處理技術。本書的內(nèi)容既是理論,又是資料。作者從壓縮和解壓縮技術。傳輸和噪音。聲音、聽覺和視覺原理講到這些技術的應用,全書結構嚴密,自成體系,是音頻和視頻技術的很好的理論教材。書中涉及的大量材料來自世界上各領域最高水平的專家在專著及國際會議宣讀的論文,具有權威件,這些資料在書中有注明。讀者自己若想查這么多資料,恐怕得花幾個月的時間。

作者簡介

暫缺《數(shù)字技術:數(shù)字視頻和音頻壓縮》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理論和實踐
1.1 基本原理
1.1.1 源編碼
1.1.2 冗余和不相關性
1.1.3 無損和有損源編碼
1.1.4 編碼和傳輸
1.2 傅立葉變換
1.3 Z變換
1.4 應用要求
1.4.1 點對點與廣一播
1.4.2 實時與離線
1.4.3 保真度
l.4.4 質量
1.4.5 錯誤的敏感度
1.4.6 可伸縮性
1.4.7 專用硬件
1.4.8 壓縮率
1.4.9 成本
1.5 數(shù)字域中的信號
1.5.1 合成源
1.5.2 模擬信號的數(shù)字化
1.6 時間采樣
1.6.1 采樣幅值
1.6.2 脈沖編碼調(diào)制
1.6.3 數(shù)字處理
1.6.4 模擬再現(xiàn)的準備
1.7 人類視覺系統(tǒng)
1.7.1 圖片質量
1.7.2 調(diào)制傳輸功能
1.7.3 傾斜效應:水平和垂直感覺
1.7.4 馬赫效應和輪廓感覺
1.7.5 屏蔽
1.7.6 移動對象分辨率的損失
1.7.7 采樣運動的插值
1.7.8 移動和靜態(tài)圖片傳輸編碼
1.8 參考文獻
第2章 視頻壓縮處理
2.1 掃描
2.1.1 同步
2.1.2 隔行掃描
2.1.3 分辨率
2.2 色彩基礎
2. 2.1 兼容性
2.3 顏色傳輸標準
2.3.1 NTSC編碼器
2.3.2 NTSC解碼器
2.3.3 PA L
2.3.4 PAL編碼器
2.3.5 PAL解碼器
2.3.6 SECAM
2.3.7 SECAM編碼器
2.3.8 SECAM解碼器
2.3.9 3個主要標準的比較
2.4 在視頻信號數(shù)字處理過程中的特殊考慮
2.4.1 噪聲
2.4.2 特殊濾波技術
2.4.3 空間濾波
2.4.4 時間濾波
第3章 視頻壓縮技術:編碼
3.1 圖片作為消息
3.2 編解碼器參考模型
3.2.1 第1個圖片模型和它的編碼
3.2.2 特定源的碼字分配
3.2.3 第2個圖片模型:源存儲器
3.3 數(shù)字圖片編碼:解相關和量化
3.3.1 解相關:源失去記憶
3.3.2 預測編碼
3.3.3 轉換編碼基礎
3.3.4 解相關信號的量化
3.3.5 量化器的設計步驟
3.3.6 非線性量化器
3.3.7 最大量化器,勞埃德算法
3.3.8 線性量化器
3.3.9 量化之前解相關的原因
3.4 參考文獻
第4章 視頻壓縮技術:差分脈碼調(diào)制技術
4.1 作為簡單的解相關方法使用DPC M
4.1.1 誤差影響的DPC M
4.1.2 從預測值中獲取的信息
4.1.3 電視圖片的預測器
4.1.4 內(nèi)部預測
4.1.5 自適應預測器
4.1.6 通道的傳輸錯誤
4.1.7 預測誤差的量化器
4.1.8 自適應量化器
4.2 圖像序列的幀間編碼和運動補償
4.2.1 DPCM的預測器
4.2.2 運動補償?shù)脑?br />4.2.3 帶有運動補償?shù)膸gDPCM
4.2.4 通過塊匹配估計運動的方法
4. 2.5 使用塊匹配技術的運動估計器
4.2.6 塊匹配所需的工作量
4.2.7 削減計算要求的塊匹配技術
4.2.8 運動估計的其他方法
4. 2.9 干擾對測量的影響
4.2.10 一般應用的運動向董
4.3 參考文獻
第5章 視頻壓縮技術:變換編碼
5.1 變換編碼的重要性
5.1.1 頻率域中的編碼技術:變換編碼
5.1.2 變換的一般解釋
5.1.3 系數(shù)量化和編碼優(yōu)于像素的原因
5.1.4 哪種變換最好
5.1.5 平面變換
5.1.6 系數(shù)的量化過程
5.2 實現(xiàn)考慮
5.2.1 幀內(nèi)轉換編碼
5. 2.2 系數(shù)編碼
5.2.3 其他考慮因素
5.2.4 幀間變換編碼
5.2.5 幀間DCT或混合DCT
5.2.6 量化和傳輸引起的典型編碼錯誤
5.2.7 實踐考慮
5.3 參考文獻
第6章 視頻壓縮技術:向量量化
6.1 引言
6.1.1 概述:標量量化器
6.2 向量量化器
6.2.1 隨機VQ:設計代碼簿
6.2.2 最相似碼向量的搜索策略
6.2.3 晶格VQ
6.2.4 哪種晶格最好
6.2.5 工作量更少:金字塔VQ
6.2.6 晶格VQ還是隨機VQ
6.3 應用于圖片編碼的VQ
6.3.1 分類的VQ(CVQ)
6.3.2 高通和帶通信號的應用
6.3.3 預先可視化VQ
6.3.4 向量量化和防錯
6.4 參考文獻
第7章 子帶編碼
7.1 從聲音到視覺
7.2 解相關原則
7.2.1 基本框圖
7.2.2 增益
7.2.3 子帶編碼和DPCM
7.2.4 頻帶分割的應用
7.2.5 一個簡單的例子
7.2.6 變換也是濾波器組
7.2.7 子帶編碼和變換編碼
7.2.8 QMF組
7.2.9 圖片頻帶分割的3種結構
7.2.10 量化
7.2.11 能消除所有依賴嗎
7.2.12 應用考慮
7.2.13 運動圖片的子帶編碼
7.2.14 子帶編碼:成果和前景
7.3 參考文獻
第8章 聲音和音頻
8.1 概述
8.1.1 聽覺屏蔽
8.1.2 頻譜屏蔽
8.1.3 瞬態(tài)屏蔽
8.1.4 失真
8.1.5 聲道
8.2 模擬壓縮技術
8.2.1 預加重
8.2.2 寬帶壓縮擴展
8.3 數(shù)字音頻壓縮
8.4 數(shù)字壓縮技術
8.4.1 子帶ADPC M編碼
8.4.2 線性預測
8.4.3 自適應量化
8.4.4 apt-X100編碼延時
8.4.5 位錯誤響應
8.4.6 apt-X100的實現(xiàn)過程
8.4.7 自同步
8.4.8 子帶APCM編碼
8.4.9 ISO/MPEG第2層編碼
8.4.10 比例系數(shù)
8.4.11 音頻數(shù)據(jù)位分配
8.4.12 取消錯誤
8.4.13 編輯壓縮數(shù)據(jù)
8.4.14 應用方面的考慮
8.5 參考文獻
第9章 視頻壓縮標準
9.1 設置標準
9.2 視頻壓縮系統(tǒng)
9.2.1 JPEG
9.2.2 基線編碼器
9.2.3 MPEG
9.2.4 MPEG-1
9.2.5 MPEG-2
9.2.6 視頻源代碼
9.2.7 空間和SNR可量測性
9.3 使用MPEG-2傳輸流進行定時和同步
9.3.1 MPEG-2視頻壓縮
9.3.2 MPEG-2傳輸流
9.3.3 系統(tǒng)時間戳
9.3.4 參考時鐘同步
9.4 參考文獻
第10章 壓縮的應用
10.1 視頻會議
10.1.1 H.261
10.1.2 H.261編碼
10.2 數(shù)字視頻轉換
10.2.1 TV接收模式
10.3 CD應用
10.3.1 CD物理規(guī)范
10.3.2 CD系統(tǒng)標準
10.3.3 紅皮書:音頻CD
10.3.4 紅皮書重放
10.3.5 黃皮書:CD.ROM
10.3.6 ISO 9660格式
10.3.7 綠皮書(CD-I)和黃皮書
10.3.8 CD-I中的ADPCM音頻壓縮
10.3.9 CDI就緒光盤
10.3.10 增強CD(CD+)
10.3.11 CD橋光盤
10.3.12 相片CD
10.3.13 CD-I全動和視頻CD
10.3.14 可錄制CD
10.3.15 CD視頻
10.3.16 MMCD
10.4 參考文獻
第11章 計算機的壓縮應用
11. 1 簡介
11.1.1 TV音頻和視頻信號
11.1.2 PC總線和視頻捕獲結構
11.1.3 模擬MUX結構
11.1.4 數(shù)字MUX結構
11.1.5 DAC附加結構
11.1.6 共享幀緩沖區(qū)結構
11.1.7 外設元件接口(PCI)結構
11.1.8 PCI多媒體接口
11.1.9立體聲解碼器
11.1.10 視頻換算器
11.1.11 閉路字幕和圖文電視解碼器
11.1.12 MPEG-1音頻和視頻解碼器
11.1.13 軟件解碼
11.2 只用軟件壓縮的算法
11.2.1 向量量化
11.2. 2 小波變換
11.2.3 分形
11.3 PC應用
11.3.1 PCI總線
11.3. 2 PCI視頻使新應用得以實現(xiàn)
11.3.3 PCI多媒體橋IC中的SAA714X家族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