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財政、金融財政稅收財政本質與財政調控

財政本質與財政調控

財政本質與財政調控

定 價:¥14.20

作 者: 賈康著
出版社: 經濟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中青年經濟學家文庫
標 簽: 財政學 財政管理

ISBN: 9787505814738 出版時間: 199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1cm 頁數(shù): 223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內容提要本書上篇在對財政本質的學說做出歷史回顧并對“國家分配論”的基本觀點及所遇詰難加以概括和分析的基礎上,展開論述財政本質,提出:1.可對人們所稱的“財政”作廣義、狹義兩種解釋。廣義財政在現(xiàn)象形態(tài)上指的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各階段以社會性的權力中心為主體的理財活動,包括國家出現(xiàn)之前的原始財政,國家出現(xiàn)之后的國家財政,以及將來國家消亡之后公共權力中心的財政;狹義財政在現(xiàn)象形態(tài)上可以特指人類社會某個具體發(fā)展階段上的以社會權力中心為主體的理財活動——由于我們現(xiàn)在處于國家作為社會權力中心的社會,所以今天通常所說的財政,即為國家財政(或國家各級政府的財政),是狹義財政的具體形式之一。2.原始財政是以原始氏族、部落、部落聯(lián)盟、農村公社的社會性權力中心為主體的理財活動,其經濟上的基本前提是出現(xiàn)剩余產品,其政治上的基本前提是出現(xiàn)社會性的權力中心。經濟的前提是第一性的,政治的前提是第二性的。3.伴隨著原始公社演變?yōu)榕`制國家,原始財政亦演變?yōu)閲邑斦?,而且財政在這種過渡中也為國家的產生和穩(wěn)固化提供了重要的經濟條件。4.國家財政經歷了奴隸制、封建制和資本主義這三類剝削階級國家財政的演變。其外在表現(xiàn)形式、具體收支方法和管理體制、方式等有諸多變化,但這些都是由當時占統(tǒng)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所決定的。剝削階級國家掌握的理財工具,在履行一定社會公共職能的同時,都以滿足剝削階級統(tǒng)治的需要為首要職能。5.社會主義按其制度的內在邏輯,將最終引出無階級社會和國家的消亡;社會主義國家財政在履行社會公共職能、滿足“共同需要”的同時,雖也必然把實現(xiàn)社會主義國家職能和人民民主專政的歷史使命置于首位,但共同需要和國家需要這兩者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將逐漸消除對立成分,最終歸于大同。6.從現(xiàn)象形態(tài)概括的財政,是以社會性的權力中心為主體,以社會總產品中的一部分(主要為剩余產品)為客體,具有集中性特征的理財活動。以經濟學的語言說,這便是社會權力中心以自己的活動參與資源配置?,F(xiàn)代國家財政,是指以國家政權為主體,對代表社會總產品和國民收入中以剩余產品為主的某個份額的部分貨幣資金,加以集中籌措和使用,具體表現(xiàn)為國家財政收支及相應的管理活動。7.財政的本質,是作為客觀經濟范疇存在于社會再生產之中具有集中性特征的分配關系,是由社會生產力和生產資料所有制所決定的廣義社會生產關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國家財政的本質,是“財政一般”的本質在階級社會中的特性化、具體化,即由國家充當集中分配的主體。社會主義財政的本質,則是在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之后、國家消亡之前的歷史階段,“國家財政本質”的一種特性化、具體化:是由社會主義公有制這種主導的生產關系所決定的、以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為主體的、在主體總攬全局情況下、主要以社會總產品中剩余產品為對象的、主要采取價值形式的分配關系。8.歸根結蒂,本原的財政分配關系決定著派生的財政分配手段。這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在國家財政分配主體的意愿上,分配與調控完全是為了鞏固、維護其政治統(tǒng)治及其經濟基礎,但實際的調控則可能如愿,亦可能相反,關鍵在于主體是否能順應生產力、生產關系和分配關系的客觀規(guī)律要求。下篇進一步論述國家財政職能、作用與調控,指出:1.國家財政職能作用的基本點在于分配,由分配的職能派生配置、調節(jié)、監(jiān)督三大方面的職能。職能實現(xiàn)的結果即為財政作用,總體概念上可把握為財政的調控。2.政府職能與財政職能可分為共性與個性兩個部分。共性部分包括國家機器運轉、法律政策體系和公共產品。個性部分由具體的歷史傳統(tǒng)、國情、發(fā)展階段、體制模式等因素所決定。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條件、生產力落后的發(fā)展中大國國情和在“兩個轉變”中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戰(zhàn)略目標,對于現(xiàn)階段的中國政府職能及財政職能,賦予了幾個方面的特定使命或特別需要強化的個性內容:——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基礎服務,維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貫徹合理而有力的國家產業(yè)政策,組織實施必要的重點建設項目?!纬珊侠矶辛Φ恼{控地區(qū)差異、城鄉(xiāng)差異和居民收入分配差異的能力,推動和維護先富帶后富的“共同富裕”進程?!獙嵭姓柏斦w系自身的改革并推動、促進各個方面的改革,為在總體配套中與市場經濟接軌,實現(xiàn)“兩個轉變”服務。4.需擺正我國財政的分配順序,由共性職能而個性職能,糾正政府職能與財政職能在范圍上的錯位、不到位,并轉變某些政府職能的實現(xiàn)方式。5.“量出制入”與“量入為出”是兩個層次上的財政收支平衡原理:從邏輯源頭上說,政府理財在收支規(guī)模方面的始發(fā)原則,應當是“量出制入”,即在明確政府合理職能與必要支出任務的前提下,設計籌措財力的通盤框架,以此規(guī)制財政收入規(guī)模;此后,在財政常規(guī)運轉、政府安排落實具體項目的層次上,特別是在財政個性職能的范圍內,應當是“量入為出”。6.綜合分析我國財政憑藉其職能所發(fā)揮的作用,可歸納為:(1)促進經濟增長;(2)優(yōu)化經濟結構;(3)反經濟周期與維護經濟穩(wěn)定;(4)實施收入再分配與維護社會穩(wěn)定;(5)支持社會公益事業(yè)和可持續(xù)發(fā)展;(6)監(jiān)督與規(guī)范經濟活動;(7)保證正常的政權建設與運轉。7.根據(jù)對于我國財政收支平衡政策的再認識,應當適應一系列的重大變化,把財政收支納入社會總供需平衡的軌道通盤考慮,由固守年度平衡原則,轉為彈性控制原則,加強“反經濟周期”操作。8.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財政調控需要以分稅制為基礎的分級財政作為體制依托。近年這方面的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但還有若干遺留問題有待解決。9.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xié)調配合是宏觀調控的重要內容。兩大政策要共同處理好松緊配合、赤字與借款、綜合財政信貸計劃、國債發(fā)行流通與公開市場業(yè)務、國有企業(yè)資金投入與存量調整、防范金融風險等重大事項。10.國有資產管理是財政調控重要的專門領域。要針對以往這方面的弊病,改革、健全國有資產管理體系。文中討論了這種改革的若干重大抉擇和基本思路,以及在財政預算中設立國有資產經營預算的設想。11.我國財政調控體系需大力健全,從信息、咨詢、決策、執(zhí)行四大子系統(tǒng)的基礎工作做起,并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拓理財新方式。文中就這些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議。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賈康1954年7月出生于武漢。1985年于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研究生部畢業(yè),獲碩士學位,1998年獲博士學位。1988年入選亨氏基金項目,赴美國匹茲堡大學作訪問學者一年。現(xiàn)任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研究生部博士生導師,《財政研究》常務副主編,中國財政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1995年成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97年后擔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專家顧問。先后主持或參加數(shù)十項國家或部委科研課題和國際合作課題,發(fā)表論文、文章二百余篇,著作十余種。近年多次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數(shù)次赴香港講學??蒲谐晒啻卧谥醒雵覚C關和經濟、財政理論界獲全國性獎勵。

圖書目錄

     目錄
   內容提要
   ABSTRACT
   引言:理論的使命與研討者的責任
    上篇 財政本質論析
   一、關于財政本質學說的歷史回顧
    (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財政制度、稅收、國債預算等的有關論述
    (二)古典學派關于財政的若干觀點
    (三)19世紀的德國財政理論:社會政策學派
    (四)20世紀早期的財政社會學理論
    (五)近代英國的財政理論
    (六)當代美國的財政理論
    (七)前蘇聯(lián)的財政理論
    (八)當代中國財政理論中關于財政本質的認識
   二、國家分配論:基本觀點的分析
    (一)“國家分配論”理論框架的要點
    (二)對“國家分配論”的主要詰難及相關探究
    (三)結合其他流派的考察
    (四)關于“國家分配論”的發(fā)展的幾點思考
   三、財政本質的展開論述
    (一)唯物史觀:正確認識財政本質的理論基礎
    (二)廣義財政概念與原始財政起源
    (三)國家財政的產生
    (四)剝削階級國家的財政
    (五)社會主義的國家財政
    (六)財政現(xiàn)象與財政本質的概括
    下篇 財政職能作用與調控
   一、財政職能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
    (一)財政職能作用:財政本質的外化
    (二)政府職能及財政職能范圍:共性與個性
    (三)現(xiàn)歷史階段我國財政被賦予的特定使命
   二、基于政府職能的財政分配順序、范圍、方式及平衡原理
    (一)擺正財政分配順序
    (二)糾正政府職能與財政職能在范圍上的錯位
    (三)轉變政府某些職能的實現(xiàn)方式
    (四)“量出制入”與“量入為出”:兩個層次上的平衡原理
   三、我國財政調控作用分析
    (一)促進經濟增長
    (二)優(yōu)化經濟結構
    (三)反經濟周期與維護經濟穩(wěn)定
    (四)實施收入再分配與維護社會穩(wěn)定
    (五)支持社會公益事業(yè)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六)監(jiān)督與規(guī)范經濟活動
    (七)保證正常的政權建設與運轉
   四、我國財政收支平衡政策的再認識
    (一)關于平衡政策的簡要回顧
    (二)1979年后實踐提出的挑戰(zhàn)
    (三)財政失平的主要原因
    (四)財政失平的客觀效應
    (五)認識上需理清的幾個關系和今后應把握的政策要點
   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財政調控的體制依托:以分稅制為基礎的分級財政
    (一)以往財政體制的演變和“分灶吃飯”后的主要問題
    (二)我國財政體制改革的方向
    (三)近年財稅改革的重大進展
    (四)目前財政體制和稅制仍存在的問題
   六、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xié)調配合
    (一)我國財政、金融體系的概況和相互關系
    (二)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三)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xié)調配合的若干重要事項
   七、國有資產管理:財政調控重要的專門領域
    (一)以往我國國有資產管理中的弊病
    (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幾項抉擇
    (三)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四)財政預算中設立國有資產經營預算的設想
   八、健全我國的財政調控體系
    (一)財政調控體系的基本要素
    (二)健全財政調控體系所應注重的基礎性工作
    (三)健全財政調控體系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
    (四)健全財政調控體系需要進一步開拓理財新方式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