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校盡快建立一支政治素質好、熟悉黨的教育工作、掌握網絡傳播技術、具有一定外語水平的專業(yè)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工作亟待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一方面,要采取措施,盡快調整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隊伍結構,加強在職干部培訓,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夠盡快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另一方面,要配合目前各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建立最優(yōu)的用人機制,形成一支穩(wěn)定、安心于利用網絡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隊伍,營造一個有利于優(yōu)秀人才施展才干、脫穎而出的政策環(huán)境,從而形成專兼結合的穩(wěn)定的工作隊伍。互聯(lián)網本身是一個新鮮事物,我們要在并不熟悉的領域完成繁重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務,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我們自己對互聯(lián)網不甚了了,實施起來心中無底,走一步看一步,缺乏整體的認識和系統(tǒng)的策略,就難以在激烈的網上斗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更難以擔負起黨中央交給我們的培養(yǎng)高素質綜合人才的任務。因此,研究、探討、運用和改進這方面的策略,是每一個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重大歷史性課題。無論是在網絡之內,還是在網絡之外,“社區(qū)”一詞都頗為流行,成為人們最喜歡使用的詞之一。大體說來,一個社區(qū)意味著人們生活、工作和娛樂的一個單位。隨著互聯(lián)網的蓬勃發(fā)展,“虛擬社區(qū)”已經成為網上生活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于是許多人在好幾個網上社區(qū)內活動,就如同他們在現(xiàn)實世界中所做的一樣:,而互聯(lián)網對于“虛擬社區(qū)”的優(yōu)勢之一便是網絡能超越地理限制使營造社區(qū)成為可能,而網民們更是能在虛擬的空間內達到信息的互通有無。如果加以正確的運用,“虛擬社區(qū)”便能夠成為一個強有力的、促進信息發(fā)展的技術工具,因為它鼓勵人們的相互交流,而這也正是“虛擬社區(qū)”形成的主要原因。第一節(jié) 敢于進入 善于創(chuàng)新“虛擬社區(qū)”常被網民稱為CLUB(俱樂部),是當今的互聯(lián)網最主要的一種意識形態(tài),一般有公告欄、討論區(qū)、社區(qū)通信、社區(qū)成員查詢、在線聊天,游戲等功能。一言蔽之,就是在網卜盡力提供現(xiàn)實社區(qū)所能夠提供的各種交流和服務手段?,F(xiàn)實社區(qū)的許多功能都被加入到“虛擬社區(qū)”中,這是“虛擬社區(qū)”得以存在并迅速發(fā)展的根本所在。據美國一家網絡公司2000年的統(tǒng)計,那些習慣每天都上網的美國人中70%都參加了一個以上的“虛擬社區(qū)”。與之相對應的是,在今日的中國,已建成的和正在運作的“虛擬社區(qū)”從無到有,雖然發(fā)展到目前的幾十個僅僅用了不到1年的時間,但其人氣之旺卻已經超乎所有人的想象。現(xiàn)今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別是對于廣大學生而言,信息的覆蓋是極為重要的。可以說,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網上推廣而言,“虛擬社區(qū)”絕對是一片急待開發(fā)的富饒的處女地。如果能利用“虛擬社區(qū)”的優(yōu)勢擴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蓋面,使更多的網民,特別是學生們能在上網的同時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將會大大的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網絡化的進程。要想真正的邁人“虛擬社區(qū)”的領域,大致上有兩種方法,即“進入”和“開創(chuàng)”。一、進入社區(qū)所謂“進人”,就是進入互聯(lián)網上現(xiàn)有的“虛擬社區(qū)”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現(xiàn)今的互聯(lián)網上,較為學生網民熟識的大約有以下幾個最具有“虛擬社區(qū)”特征的網站:“第九城市”(http://www.the9.com),“諾亞城市”(http://WWW.noahcity.com),classover網,chinaren的“校友錄”等等。這些“虛擬社區(qū)”欄目的設置合理,內容詳實,并且大多設立了角色扮演的人區(qū)方式,參與性強,令許多人駐足。那么,首先我們便可以利用這些網站的已有欄目作為信息平臺,以“虛擬社區(qū)”的網民流量為依托,在公布欄、討論區(qū)、聊天室、投票區(qū)等各個區(qū)域中上傳有關思想政治的內容、時事新聞等。一般而言,公布欄的功能主要是新聞事件或社會動態(tài)的發(fā)布,可以讓公布欄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對外靜態(tài)的窗口。而在討論區(qū)和投票區(qū)中,網民的信息互動則是最為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們可以在討論區(qū)中定期地貼上內容有關思想政治丁作的帖子進行論述;或是上傳對時事政治的評論性文章;或是利用投票的方式就某一事件人們的態(tài)度進行統(tǒng)計,作為以后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同時,更可以在“虛擬社區(qū)”中的聊天室如開網上的“組織生活”,利用網絡無地域的特性及“虛擬社區(qū)”的超值人氣,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廣為傳播得以真正實現(xiàn)。而對于如chinaren的“校友錄”這樣結構單一的“小區(qū)”,在發(fā)言欄中提一些小小的言論就可以引起區(qū)中的大討論,思想政治工作者們不妨先從此人手。其次,思想政治工作的網絡化還可以在現(xiàn)有的“虛擬社區(qū)”中設立思想政治主題的固定專欄,或者利用鏈接使現(xiàn)有的“虛擬社區(qū)”與各大優(yōu)秀政治盡想網站掛鉤。二、開創(chuàng)特色所謂“開創(chuàng)”,就是開創(chuàng)以思想政治工作為主題的“虛擬社區(qū)”。今日中國的互聯(lián)網上,我們已經可以找到許多專題性專業(yè)性的學術網站。無論形式如何,這些網站的建立都為中國的學術研究在世界范圍的普及和推廣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們中的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著作文庫(http://melm.myetang.com)、中國社會科學院(http://www.cass.net.(:n)、中國科學院(http://www.cashq.sc.cn)等等都是專題性、專業(yè)性網站中的成功典范。這些學術網站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思想政治網絡化進程。但是,要真正擴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蓋面,思想政治工作者們可學習現(xiàn)有互聯(lián)網上較成功的“虛擬社區(qū)”的形式,開創(chuàng)自己的社區(qū)。1.社區(qū)的內容要豐富動人對于任意一個“虛擬社區(qū)”而言,成功的關鍵是內容是否引人,而現(xiàn)今的“虛擬社區(qū)”中普遍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解決社區(qū)內容的匱乏。目前,除了少數幾個“虛擬社區(qū)”之外,國內大部分“虛擬社區(qū)”都只有一個美麗的外殼而沒有充實的內容,而更多的甚至連一個好的外殼都沒有,只是名為“虛擬社區(qū)”,實際上只不過是聊天室或BBS。網絡是一個新世界,但社區(qū)的范式,社區(qū)的構造,永遠必須依從人類心靈的特征。從某個角度來說,互聯(lián)網可以稱為人類心靈的延伸和拓展。合乎邏輯的推論是:形成一個可以用“美好”這個詞匯來形容的“虛擬社區(qū)”,必須也只可能是一個完全逼近人性行為的過程。用商業(yè)名詞來替代:以人為本、個性化服務。以思想政治工作為主題的“虛擬社區(qū)”也不例外。雖然這樣的社區(qū)已有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主題,思想政治工作社區(qū)的內容仍應盡可能的人文化、生動化,切忌內容的空洞刻板及更新速度的滯后??梢砸詴r事新聞、新聞評論為主作為流動欄目,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著作為保留內容,以論文選登、事實評析、主題討論為網民互通手段,以名人名家面對面的網上訪談為客串節(jié)目,充實“虛擬社區(qū)”的內容。2.社區(qū)的欄目設置要有特色除了一般而言的“虛擬社區(qū)”平臺提供的公布欄、討論區(qū)、聊天室、投票區(qū)、檔案分享、照片分享、通訊錄等等,思想政治工作者們還可根據世界形勢、政治動向等變化設立若干臨時欄目,以配合不同時期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在特殊時期,甚至可以將整個社區(qū)設立成以思想政治工作為主旨,特別內容為主題的專題社區(qū),以便更多的網上用戶及時了解學習,如全國人大會議期間,或是憲法和其他法律修改的期間。在一家網站的網上心理咖啡屋,曾討論過這樣一個大家都比較關心的話題:怎樣對待心理壓力,走出患得患失。在競爭與角逐日漸代替田園生活之寧靜的今天,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越來越脆弱,常常在成與敗、得與失之間迷失自己的方向,從而陷入患得患失的心理誤區(qū)。就這樣一個熱點問題,廣大網友在網上展開了熱烈的討論。Hm說:走出患得患失的出路在于望著遠方,以開闊的胸襟始終追尋人生的大目標,不因眼前得失而放棄。目光短淺會失去一切,Wcibing以“能量守恒”定律來與“得失守恒”相對比,認為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無所失就無所得。而Boby則以蘇格拉底曾使用過的一個“拾麥穗”的例子證明患得患失就是塞翁剛失馬時的感覺,是經驗不足對自己缺乏信心造成的。一味地患得患失只能是一錯再錯。這樣暢所欲言而又擲地有聲的討論可以說讓人受益匪淺。還有許多人,他們大都帶著失眠、口吃、社交恐懼、考試焦慮、悲觀多慮、婚戀危機、交往障礙等沉重的心事來到網上心理園地,在這里給自己傾斜的精神天平尋找到了一個有力的平衡支點,然后輕輕松松地走了出來……網上的心理交流,可以探討現(xiàn)代社會網絡對人的心靈的影響以及對傳統(tǒng)的人與人之間交流方式的沖擊,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更有人組織網絡模擬家庭、網友見面聚會等活動。試想,如果沒有網絡,在這樣一個緊張而繁忙的時代,在高樓大廈分割了我們有限生活空間的今天,又有誰會靜靜地傾聽你的訴說,又有誰會停下匆匆的腳步來為你熱情地診病療傷?Z思想政治教育是傳統(tǒng)教育中指導學生如何做人的主渠道,在中國當代全新的環(huán)境下正在經歷著時代的挑戰(zhàn)。思想政治教育教人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教人學會對自己所處環(huán)境的理解,對個體生命的完整把握。心理咨詢是通過坦率開放的交流方式,發(fā)現(xiàn)并幫助當事人調整認知偏差、轉換心境、振作精神、積極投入生活。如:現(xiàn)代中國人的“煩”與“累”很多,分析其原因,突出的誤識就是種種不合理的“比較”。誠然人總是生活在比較中,自尊與自卑由之產生。但現(xiàn)實生活中管理者與個人的一些不科學的人為的評比,也負面加劇了人在比較中的錯誤認識。網上心理咨詢主要是幫助人們改變不合理的思考方式。意識觀念影響情緒,情緒干擾意志與行為態(tài)度。一個人只有學會從正反兩方面、從矛盾對立的兩方面,多角度、換位地思考問題,才可以擺脫思想的壓力,消除孤獨、恐懼、焦慮等不良心態(tài),戰(zhàn)勝挫折、走出逆境。生活本身充滿辯證法,網上心理咨詢服務也當滲透辯證法,引導心靈走出僵化的、直線的、與脫離現(xiàn)實的誤區(qū),從而免除人生悲劇。因為網上極端化現(xiàn)象極為嚴重。網上心理咨詢的出現(xiàn)及其他所表現(xiàn)的特殊的思想教育功能可認為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與完善之創(chuàng)舉,作為一種十分有針對性地服務于大學生身心健康的新事物,將日益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與學生們的認同。盡管人們對心理咨詢尚存在許多誤見,但堅冰畢竟已開始打碎?!?/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