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jié) 支氣管哮喘病的新定義
第二節(jié) 哮喘病的本質認識
第三節(jié) 哮喘病的臨床特征
第四節(jié) 現(xiàn)代醫(yī)學對哮喘病認識的歷史回顧和近況
一、遠古至19世紀末:哮喘認識的感性階段
二、20世紀初:哮喘是一種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
三、20世紀40年代:氣道高反應性(BHR)是哮喘的重要特征
四、20世紀80年代:哮喘是多種細胞參與的慢性氣道炎癥
五、20世紀末:哮喘病學
第五節(jié) 中醫(yī)對哮喘病認識的歷史回顧和近況
一、中醫(yī)歷史回顧
二、支氣管哮喘的中醫(yī)研究近況
第六節(jié) 中西醫(yī)結合防治哮喘研究進展
一、中西醫(yī)結合防治哮喘病工作特色
二、中西醫(yī)結合防治哮喘病的臨床藥理研究
第七節(jié) 哮喘病流行病學調查資料
一、支氣管哮喘發(fā)病率及有關因素
二、哮喘的病死率
三、哮喘對人們健康和社會所造成的危害性
第八節(jié) 哮喘的預后
第二章 支氣管哮喘的病因病機
第一節(jié) 中醫(yī)病因與病機
一、病因
二、病機
第二節(jié) 西醫(yī)病因與病機
一、病因
二、發(fā)病機理
第三節(jié) 心身醫(yī)學與哮喘
一、 哮喘是典型的心身疾病
二、 哮喘患者的心理特征
三、 中醫(yī)對精神心理因素與哮喘關系的認識
四、 心理因素影響哮喘的機制
五、 哮喘病人的生存質量與心理測評
第三章 支氣管哮喘的診斷
第一節(jié) 臨床表現(xiàn)、分類與并發(fā)癥
一、臨床癥狀與體征
二、分型、分級、分度
三、哮喘的并發(fā)癥
第二節(jié) 診斷與檢查
一、 哮喘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二、 中醫(yī)對哮喘的診斷
三、 哮喘的實驗室檢查
四、 兒童哮喘的特殊性
第四章 支氣管哮喘的治療
第一節(jié) 現(xiàn)代醫(yī)學治療
一、 治療原則和目的
二、 階梯式治療
三、 嬰幼兒哮喘長期治療方案
四、 兒童哮喘長期治療方案
五、 吸入治療
第二節(jié) 現(xiàn)代醫(yī)學常用治療哮喘藥物
一、 糖皮質激素類(激素)
二、 茶堿類藥物
三、 β2受體激動劑
四、 抗膽堿類藥物
五、 鈣離子拮抗劑
六、 色甘酸鈉
七、 酮替芬
八、 硫酸鎂
九、 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十、 甲氨蝶呤(MTX)
第三節(jié) 危重型哮喘(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的診治
一、危重型哮喘
二、病因
三、診斷
四、進入ICU標準
五、鑒別診斷
六、治療
七、危重哮喘病人的監(jiān)護
八、重癥哮喘的危重度預測
第四節(jié) 中醫(yī)藥療法
一、 哮喘的辨證論治綱要
二、 現(xiàn)代名醫(yī)論治哮喘經驗簡介
三、 治療哮喘常用中草藥及藥理
第五節(jié) 中醫(yī)外治法
一、 中醫(yī)外治法基本理論
二、 冬病夏治消喘膏防治哮喘
三、 通脊火罐法防治哮喘
四、 針灸防治哮喘
第六節(jié) 哮喘患者的心身同治與常用心理調控方法介紹
一、 行為療法
二、 氣功療法
三、 生物反饋療法
四、 森田療法
五、 催眠療法
第七節(jié) 哮喘患者的自我救護
第五章 支氣管哮喘的預防、調護與健康教育
第一節(jié) 哮喘的藥物預防
一、 消除或降低氣道炎癥
二、 免疫治療
三、 中醫(yī)藥治療
第二節(jié) 家庭護理與調養(yǎng)
一、 哮喘患者的家庭護理與調養(yǎng)
二、 家庭生活環(huán)境方面的注意事項
三、 食療與藥膳
四、 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
第六章 附篇
一、 成人哮喘生存質量評分表
二、 癥狀自評量表(SCL-90)
三、 艾森克個性問卷(EPQ(Adult))
四、 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s Scale,LES)
五、 抑郁自評量表(SDS)
六、 焦慮自評量表(S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