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篇 信息論基礎
第一章 無失真信源與信息熵
1-1 信源特性與分類
1-1-1 信源的統(tǒng)計特性
1-1-2 信源的描述與分類
1-2 離散信源的信息熵
1-2-1 信息熵和信息量的基本概念
1-2-2 熵的數(shù)學性質
1-2-3 熵的公理化結構
1-3 離散序列信源的熵
1-3-1 離散無記憶信源的序列熵H(U)與消息熵HL(U)
1-3-2 離散有記憶信源的序列熵H(U)與消息熵HL(U)
1-4 信息
1-4-1 單個消息的互信息
1-4-2 消息序列的互信息I(U, V)
1-4-3 信息不增性原理
1-5 冗余度
1-6 連續(xù)信源的熵與互信息
習題
第二章 限失真信源與信息率失真函數(shù)
2-1 引言
* 2-2 R(D)函數(shù)的性質
2-3 離散信源R(D)函數(shù)的計算
2-3-1 等概率對稱性失真信源R(D)函數(shù)的計算
*2-3-2 一般情況下的參量表達式
*2-3-3 R(D)函數(shù)的迭代算法
*2-4 連續(xù)(模擬)信源的信息率失真函數(shù)R(D)
習題
第三章倍道與倍道容量
3-1 信道的分類與描述
3-1-1 信道的分類
3-1-2 信道描述
3-2 無干擾離散信道
3-3 離散單個消息(符號)信道及其容量
*3-4 離散消息序列信道及其容量
*3-4-1 無記憶離散消息序列信道
*3-4-2 有記憶離散消息序列信道
3-5 連續(xù)信道及其容量
3-5-1 連續(xù)單個消息信道及其容量
3-5-2 一般迭加性干擾的單消息連續(xù)信道
3-5-3 限時限頻限功率的白色高斯噪聲信道
*3-5-4 有公共約束的連續(xù)消息序列信道
3-6 信道容量代價函數(shù)C(F)及信道冗余度
3-6-1 信道容量代價函數(shù)C(F)
3-6-2 信道冗余度
3-7 多用戶信道
3-7-1 引言
3-7-2 多址信道
*3-7-3 廣播信道
*3-7-4 相關信源的多用戶信道
習題
第二篇 信息處理的實現(xiàn)方法
第四章 信息與通信系統(tǒng)的優(yōu)化
4-1 信息與通信系統(tǒng)的物理和數(shù)學模型
4-2 信息與通信系統(tǒng)的單指標優(yōu)化
習題
第五章 信源編碼
5-1 無失真信源編碼
5-1-1 等長編碼定理
5-1-2 變長編碼定理
5-1-3 最佳變長編碼一哈夫曼編碼
*5-1-4 算術編碼
5-2 限失真信源編碼定理
*5-3 矢量量化編碼
5-3-1 量佳標量量化編碼
*5-3-2 矢量量化編碼
5-4 預測編碼
5-4-1 預測編碼的基本原理
5-4-2 預測編碼的基本類型
5-5 變換編碼
5-5-1 正交變換的基本數(shù)學知識
5-5-2 幾種主要變換編碼
5-6 傳真編碼
5-6-1 文件傳真的基本特性
*5-6-2 三. 四類傳真機的實用化壓縮編碼
5-7 語音壓縮編碼
5-7-1 波形編碼ADPCM基本原理
5-7-2 參量編碼的線性預測編碼器LPC
5-7-3 混合編碼的各類方法
5-7-4 低延遲碼激勵線性預測(LD-CELP)編碼器
*5-7-5 共軛結構--代數(shù)碼激勵線性預測編碼器
5-8 圖像編碼
5-8-1 靜止圖像壓縮編碼及其技術標準JPEG
5-8-2 面向通信的視頻壓縮編碼及其技術標準H. 261
5-8-3 活動圖像壓縮編碼及其技術標準MPEG
習題
第六章 密碼
6-1 密碼學的基本概念
6-2 保密學的理論基礎
6-3 序列(流)密碼
6-4 分組(塊)密碼
*6-5 公開密鑰密碼
6-6 認證系統(tǒng)
6-7 模擬消息加密體制
*6-8 GSM的鑒權與加密
習題
第七章 信道編碼
7-1 信道編碼的基本概念
7-2 線性分組碼
7-3 循環(huán)碼
7-4 BCH碼
7-5 卷積碼
7-5-1 卷積碼編碼
7-5-2 卷積碼的譯碼
7-5-3 卷積碼的距離特性
7-6 糾正突發(fā)錯誤碼
7-7 交織碼
7-8 級連碼
* 7-9 信道編碼的性能界限
* 7-9-1 信道編碼定理
* 7-9-2 信道編碼的構造性能界限
* 7-10 實際信道編碼應用
習題
主要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