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ProtelDXP基礎
1.1 ProtelDXP設計環(huán)境
1.2 ProtelDXP的原理圖編輯模塊
1.3 ProtelDXP的PCB模塊
1.4 設置ProtelDXP環(huán)境參數
1.4.1 屏幕分辨率
1.4.2 系統(tǒng)參數設置
1.5 ProtelDXP文件管理
1.5.1 文件管理
1.5.2 在項目中建立新原理圖文件
1.5.3 在項目中建立PCB文件
1.6 設置和編譯項目
1.6.1 檢查原理圖的電氣參數
1.6.2 設置比較器
1.6.3 EC0設置
1.6.4 輸出路徑和網絡表設置
1.6.5 多通道設置
1.6.6 搜索路徑設置
1.6.7 編譯項目
1.7 設置項目打印輸出
第2章 ProtelDXP原理圖設計基礎
2.1 原理圖的設計步驟
2.1.1 印制電路板設計的一般步驟
2.1.2 原理圖設計的一般步驟
2.2 ProtelDXP原理圖設計工具
2.2.1 原理圖設計工具欄
2.2.2 圖紙的放大與縮小
2.3 設置圖紙
2.3.1 設置圖紙大小
2.3.2 設置圖紙方向
2.3.3 設置圖紙顏色
2.3.4 設置系統(tǒng)字體
2.4 網格和光標設置
2.4.1 設置網格的可見性
2.4.2 設置網格的形狀
2.4.3 電氣節(jié)點
2.4.4 設置光標
2.5 文檔參數設置
2.6 設置原理圖的環(huán)境參數
2.6.1 設置原理圖環(huán)境
2.6.2 設置圖形編輯環(huán)境
2.6.3 設置默認原始環(huán)境
第3章 原理圖設計
3.1 ProltelDXP元件庫
3.1.1 瀏覽元件庫
3.1.2 裝載元件庫-
3.2 放置元件
3.2.1 放置元件的方法
3.2.2 使用工具欄放置元件
3.3 編輯元件
3.3.1 編輯元件屬性
3.3.2 向元件添加新的模型
3.3.3 編輯元件參數的屬性
3.4 元件位置的調整
3.4.1 對象的選取
3.4.2 元件的移動
3.4.3 單個元件的移動
3.4.4 多個元件的移動
3.4.5 元件的旋轉
3.4.6 取消元件的選擇
3.4.7 復制粘貼元件
3.4.8 陣列式粘貼元件
3.4.9 元件的刪除
3.5 元件的排列和對齊
3.5.1 元件左對齊
3.5.2 元件右對齊
3.5.3 元件按水平中心線對齊
3.5.4 元件水平平鋪
3.5.5 元件頂端對齊
3.5.6 元件底端對齊
3.5.7 元件按垂直中心線對齊
3.5.8 元件垂直均布
3.5.9 同時進行綜合排列或對齊
3.6 放置電源與接地元件
3.7 放置節(jié)點和連接線路
3.7.1 放置節(jié)點
3.7.2 連接線路
3.8 更新元件流水號
3.9 繪制原理圖的其他元素
3.9.1 畫導線
3.9.2 畫總線
3.9.3 畫總線出入端口
3.9.4 設置網絡名稱
3.9.5 放置輸入輸出端口
3.9.6 放置電路方塊圖
3.9.7 放置電路方塊圖的端口
3.10 繪制圖形
3.10.1 繪圖工具欄
3.10.2 繪制直線
3.10.3 繪制多邊形
3.10.4 繪制圓弧與橢圓弧
3.10.5 放置注釋文字
3.10.6 放置文本框
3.10.7 繪制矩形
3.10.8 繪制圓與橢圓
3.10.9 繪制餅圖
3.10.10 繪制Bezier曲線
3.11 繪制一張完整的原理圖
3.11.1 8254計數器的局部連接原理圖
3.11.2 功率放大電路的設計
3.11.3 譯碼電路的設計
第4章 制作元件與建立元件庫
4.1 元件庫編輯器
4.2 元件庫的管理
4.2.1 元件庫編輯管理器
4.2.2 利用Tools菜單管理元件
4.3 元件繪圖工具
4.3.1 一般繪圖工具
4.3.2 繪制引腳
4.3.3 1EEE符號
4.4 創(chuàng)建一個新元件
4.5 生成項目的元件庫
4.6 產生元件報表
4.6.1元件報表
4.6.2元件庫報表
4.6.3元件規(guī)則檢查表
第5章 層次原理圖設計
5.1 層次原理圖的設計方法
5.2 建立層次原理圖
5.3 由方塊電路符號產生新原理圖中的FO端口符號
5.4 由原理圖文件產生方塊電路符號
5.5 生成層次表
5.6 建立多通道原理圖
第6章 檢查電氣連接和生成報表
6.1 檢查原理圖的電氣連接
6.1.1 設置電氣連接檢查規(guī)則
6.1.2 檢查結果報告
6.2 網絡表
6.2.1 Protel網絡表格式
6.2.2 生成網絡表
6.3 產生元件列表
6.4 元件交叉參考表
6.5 項目層次表
6.6 原理圖的輸出
第7章 印制電路板設計基礎
7.1 印制電路板概述
7.1.1 印制電路板結構
7.1.2 元件封裝
7.1.3 銅膜導線
7.1.4 助焊膜和阻焊膜
7.1.5 層
7.1.6 焊盤和過孔
7.1.7 絲印層
7.1.8 敷銅
7.2 印制電路板布線流程
7.3 印制電路板設計的基本原則
7.3.1 布局
7.3.2 布線
7.3.3 焊盤大小
7.3.4 印制電路板電路的抗干擾措施
7.3.5 去耦電容配置
7.3.6 各元件之間的接線
7.4 印制電路板設計編輯器
7.4.1 印制電路板編輯器界面縮放
7.4.2 工具欄的使用
7.5 設置電路板工作層
7.5.1 層的管理
7.5.2 定義層和設置層的顏色
7.5.3 印制電路板選項設置
7.6 印制電路板電路參數設置
第8章 制作印制電路板
8.1 印制電路板繪圖工具+
8.1.1 繪制導線
8.1.2 放置焊盤
8.1.3 放置過孔
8.1.4 補淚滴設置
8.1.5 放置字符串
8.1.6 放置坐標
8.1.7 放置尺寸標注
8.1.8 設置初始原點
8.1.9 繪制圓弧或圓
8.1.10 放置填充
8.1.11 放置多邊形平面(敷銅)
8.1.12 分割多邊形
8.2 單面板與多層板制作簡介
8.3 規(guī)劃電路板和電氣定義
8.3.1 手動規(guī)劃電路板
8.3.2 使用向導生成電路板
8.4 準備原理圖和印制電路板
8.5 元件封裝庫的操作
8.5.1 裝入元件庫
8.5.2 瀏覽元件庫
8.5.3 搜索元件庫
8.6 網絡與元件的裝入
8.7 元件封裝
8.8 元件的自動布局
8.9 手工編輯調整元件的布局
8.9.1 選取元件
8.9.2 旋轉元件
8.9.3 移動元件
8.9.4 排列元件
8.9.5 調整元件標注
8.9.6 剪貼復制元件
8.9.7 元件的刪除
8.10 添加網絡連接
8.11 設計規(guī)則的設置
8.11.1 布線基本知識
8.11.2 布線設計規(guī)則的設置
8.12 交互手動和自動布線
8.12.1 交互手動布線
8.12.2 自動布線
8.13 手工調整印制電路板
8.13.1 調整布線
8.13.2 對印制電路板敷銅
8.13.3 電源/接地線的加寬
8.13.4 文字標注的調整
8.13.5 印制電路板補淚滴處理
8.14 設計規(guī)則檢查
8.15 設計一個復雜的印制電路板.
8.15.1 p制電路板布線設計
8.15.2 G0制電路板的3D顯示
第9章 制作元件封裝
9.1 元件封裝編輯器
9.1.1 啟動元件封裝編輯器
9.1.2 元件封裝編輯器介紹
9.2 創(chuàng)建新的元件封裝
9.2.1 元件封裝參數設置
9.2.2 層的管理
9.2.3 放置元件
9.2.4 設置元件封裝的參考點
9.3 使用向導創(chuàng)建元件封裝
9.4 元件封裝管理
9.4.1 瀏覽元件封裝
9.4.2 添加元件封裝
9.4.3 元件封裝重命名
9.4.4 刪除元件封裝
9.4.5 放置元件封裝
9.4.6 編輯元件封裝引腳焊盤
9.5 創(chuàng)建項目元件封裝庫
第10章 印制電路板報表和打印電路板
10.1 生成電路板信息報表
10.2 生成網絡狀態(tài)報表
10.3 生成元件報表
10.3.1 生成元件報表的一般方法
10.3.2 生成元件報表的簡單方法
10.4 生成NC鉆孔報表
10.5 印制電路板的打印輸出
第11章 印制電路板信號完整性分析
11.1 ProtelDXP信號完整性分析概述
11.2 設置信號完整性分析規(guī)則
11.3 信號完整性分析器
11.3.1 啟動信號分析器
11.3.2 信號完整性分析器設置
11.4 信號波形分析
第12章 電路仿真
12.1 ProtelDXP的仿真元件庫描述
12.1.1 仿真信號源的元件庫
12.1.2 仿真專用函數元件庫
12.1.3 仿真數學函數元件庫
12.1.4 信號仿真?zhèn)鬏斁€元件庫
12.1.5 常用元件庫
12.1.6 元件仿真屬性編輯
12.1.7 仿真源工具欄
12.2 初始狀態(tài)的設置
12.2.1 節(jié)點電壓(NS)設置
12.2.2 初始條件(1C)設置
12.3 仿真器的設置
12.3.1 進入分析(Analysis)主菜單
12.3.2 一般設置
12.3.3 瞬態(tài)特性分析
12.3.4 傅里葉分析
12.3.5 交流小信號分析
12.3.6 直流分析
12.3.7 蒙特卡羅分析
12.3.8 掃描參數分析
12.3.9 掃描溫度分析
12.3.10 傳遞函數分析
12.3.11 噪聲分析
12.3.12 極點-零點分析
12.4 設計仿真原理圖
12.5 模擬電路仿真實例
12.6 數字電路仿真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