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軟件工程及軟件方法學軟件工程應用實踐教程

軟件工程應用實踐教程

軟件工程應用實踐教程

定 價:¥29.00

作 者: 吳潔明,袁山龍編著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軟件工程系列教材
標 簽: 軟件工程

ISBN: 9787302066729 出版時間: 2003-07-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6cm 頁數(shù): 33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軟件工程所涉及到的各種概念、方法和新技術,重點突出了軟件工程在實踐環(huán)節(jié)中的應用。書中介紹了面向過程軟件工程方法在中小型項目中的應用,重點強化軟件工程開發(fā)中面向對象的技術,特別是面向對象的需求獲取、系統(tǒng)分析和設計以及實現(xiàn),并針對每個環(huán)節(jié)給出了具體的活動過程和產品規(guī)范。書中提供大量的來自實際項目開發(fā)過程中的經(jīng)驗性內容,非常實用;并講述了用戶方在軟件項目中的權利和義務,如何監(jiān)督項目的正常實施,如何保護用戶的利益,這些內容對軟件項目的用戶方自我保護很有借鑒價值。本書既注重知識的系統(tǒng)性,同時注意軟件工程的實踐性和選材的先進性,可作為高等院?!败浖こ獭北究苹蜓芯可慕滩幕蚪虒W參考書,也可供軟件開發(fā)人員、項目管理人員和軟件項目客房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軟件工程應用實踐教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軟件7-程概述
  1.1  軟件和軟件危機
  1.2  軟件的分類
  1.2.1  按軟件功能劃分
  1.2.2  按軟件規(guī)模劃分
  1.3  軟件工程概念
  1.4  軟件工程的7條基本原理
  1.5  軟件開發(fā)過程模型
  1.5.1  瀑布模型
  1.5.2  原型模型
  1.5.3  螺旋模型
  1.5.4  構件組裝模型
  1.5.5  統(tǒng)一過程模型RUP
  1.6  軟件過程
  1.7  軟件開發(fā)方法簡述
  1.7.1  Parnas方法
  1.7.2  Yourdon方法
  1.7.3  面向數(shù)據(jù)結構的方法
  1.7.4  問題分析法
  1.7.5  面向對象的方法
  1.7.6  可視化開發(fā)
  1.7.7  1CASE
  1.8  軟件工程的最新發(fā)展動向
  1.9  軟件工程相關的技術規(guī)范和標準
  1.10  國外軟件開發(fā)模式介紹
  1.11  RationalSuite產品簡介
  1.11.1  用于開發(fā)的工具
  1.11.2  團隊開發(fā)工具
第2章  需求7-程
  2.1  需求工程的概念和任務
  2.1.1  需求分類
  2.1.2  需求工程的主要活動
  2.1.3  什么是高質量的需求
  2.1.4  影響需求質量的因素
  2.2  確定系統(tǒng)目標和范圍
  2.3  需求獲取
  2.3.1  用戶的權利與義務
  2.3.2制定調研計劃
  2.3.3  準備調研的資料
  2.3.4  訪談用戶
  2.3.5  編寫調研報告
  2.3。6  需求的其他來源
  2.4  需求分析
  2.4.1  需求分析的任務
  2.4.2  需求分析的原則
  2.5  需求分析的方法
  2.5.1  結構化分析方法
  2.5.2  結構化分析方法的步驟
  2.5.3  定義軟件的質量屬性
  2.5.4  需求優(yōu)先級
  2.6  編寫需求文檔
  2.7  審查需求
  2.8  需求管理
  2.8.1  管理需求變更
  2.8。2  需求跟蹤
  2.9一個綜合實例
  2.9.1  系統(tǒng)功能描述
  2.9.2  系統(tǒng)涉及的機構和服務器分布
  2.9.3  系統(tǒng)總體應用軟件結構
  2.9.4  系統(tǒng)總體支撐軟件結構
  2.9.5  系統(tǒng)遠程鏈接示意圖
  2.9.6數(shù)據(jù)流程圖
  2.9.7  數(shù)據(jù)存儲一覽表
  2.9.8  處理說明一覽表
  2.9.9數(shù)據(jù)存儲描述
第3章軟件設計
  3.1  總體設計的目標和任務
  3.2  總體設計的過程
  3.3  設計原則和影響設計的因素
  3.4  軟件設計的概念
  3.4.1  模塊
  3.4.2  模塊化
  3.4.3  模塊獨立性
  3.4.4  抽象
  3.4.5  信息隱藏
  3.4.6  設計復用
  3.4.7  體系結構設計
  3.4.8  軟件體系結構風格
  3.4.9  程序結構
  3.5  數(shù)據(jù)設計
  3.5.1  數(shù)據(jù)設計的原則
  3.5.2  數(shù)據(jù)結構設計
  3.5.3  文件設計
  3.5.4  數(shù)據(jù)庫設計
  3.6  結構化設計方法
  3.6.1  數(shù)據(jù)流的類型
  3.6.2  變換分析
  3.6.3  事務分析
  3.6.4  優(yōu)化軟件設計
  3.6.5  關于設計的說明
  3.6.6  設計復查
  3.7  接口設計
  3.7.1  模塊間的接口設計
  3.7.2  模塊的外部接口設計
  3.8  軟件設計研究的新課題
第4章  編寫程序
  4.1  程序設計語言
  4.1.1  程序設計語言的特點
  4.1.2  程序設計語言的分類
  4.1.3  選擇一種語言
  4.2  良好的編程習慣
  4.2.1  關于GOTO語句的爭論
  4.2.2  結構化程序設計的原則
  4.2.3  程序設計自頂向下、逐步細化
  4.2.4  數(shù)據(jù)結構的合理化
  4.2.5  程序設計風格
  4.2.6  復用
  4.3  編程標準和過程
  4.3.1  標準
  4.3.2  某個項目編程規(guī)范
第5章  軟件測試
  5.1  軟件測試簡介
  5.1.1  測試的重要性
  5.1.2  軟件測試的研究熱點
  5.1.3  測試目的和原則
  5.1.4  測試技術分類
  5.1.5  測試的步驟
  5.2  單元測試
  5.3  集成測試
  5.4  驗收測試
  5.5  設計測試方案
  5.5.1  程序結構測試(白盒測試)
  5.5.2  功能測試(黑盒測試)
  5.5.3  測試策略
  5.6  測試相關的文檔
  5.7  軟件可靠性
  5.7.1  估算平均無故障時間的方法
  5.7.2  估計故障總數(shù)的方法
  5.8  軟件輔助測試工具介紹
  5.8.1  白盒測試工具——NuMegaDevPartnerStudio
  5.8.2  黑盒測試工具——QACenter
  5.8.3  數(shù)據(jù)庫測試數(shù)據(jù)自動生成工具——TESTBytes
  5.8.4  嵌入式軟件測試工具——LOGISCOPE
第6章  系統(tǒng)維護
  6.1  軟件維護概念
  6.1.1  影響維護的因素
  6.1.2  軟件維護的策略
  6.1.3  維護的成本
  6.2  維護過程
  6.2.1  相關維護報告
  6.2.2  源程序修改策略
  6.3  提高軟件的可維護性
第7章  面向對象
  7.1  為什么討論面向對象技術
  7.1.1  3種主要方法論簡介
  7.1.2  結構化方法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
  7.1.3  面向對象分析和設計解決的兩個經(jīng)典問題
  7.1.4  面向對象方法的特點
  7.1.5  當前的研究及實踐領域
  7.2  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
  7.3  幾種主要面向對象方法的比較
  7.3.1  Booch方法
  7.3.2 OMT方法
  7.3.3  Coad/Yourdon方法
  7.3.4  OOSE方法
  7.4  統(tǒng)一建模語言
  7.4.1  UML概述
  7.4.2  UML的架構
  7.4.3  UML的視圖、圖、模型
第8章  面向對象方法的需求獲取
  8.1  用例圖
  8.1.1  用例
  8.1.2  角色
  8.1.3  關系
  8.1.4  圖注說明
  8.1.5  用例模型的獲取
  8.2  活動圖
  8.3  狀態(tài)圖
  8.3.1  狀態(tài)圖的元素
  8.3.2  并發(fā)狀態(tài)圖
  8.3.3  何時使用狀態(tài)圖
  8.4  獲取需求的主要活動
  8.4.1  活動一:建立業(yè)務模型
  8.4.2  活動二:確定角色和用例
  8.4.3  活動三:定義用例的優(yōu)先級
  8.4.4  活動四:詳細描述每個用例
  8.4.5  活動五:構造用例模型
  8.4.6  活動六:構造用戶界面的原型
  8.5  需求獲取階段的產品
第9章  基于UML的面向對象分析過程
  9.1  對象交互
  9.1.1  尋找對象
  9.1.2  尋找角色
  9.1.3  順序圖
  9.1.4  協(xié)作圖
  9.2  類圖
  9.2.1  類圖的抽象層次和細化關系
  9.2.2  類的表示和獲取
  9.2.3  類的屬性
  9.2.4  類的操作
  9.2.5  類的關系
  9.2.6  類的版型
  9.2.7  使用類圖的幾個建議
  9.3  包
  9.3.1  包的表示
  9.3.2  服務包
  9.3.3  包的依賴和繼承
  9.4  分析階段的活動
  9.4.1  活動一:構架分析
  9.4.2  活動二:確定用例實現(xiàn)
  9.4.3  活動三:分析每個類的職責、屬性和關聯(lián)
  9.4.4  活動四:研究分析包
  9.5  分析階段的產品
第10章  面向對象設計
  10.1  面向對象的設計原則
  10.2  配置圖
  10.3  中間件
  10.3.1  什么是中問件
  10.3.2  中間件的分類
  10.4  基于UML的面向對象設計過程
  10.4.1  活動一:構架設計
  10.4.2  活動二:用例實現(xiàn)—設計
  10.4.3  活動三:設計一個類
  10.4.4  活動四:數(shù)據(jù)存儲設計
  10.5  面向對象設計結果
  10.6  設計人員
第11章  軟件復用
  11.1  軟件復用技術的發(fā)展和存在的障礙
  11.1.1  軟件復用技術的發(fā)展
  11.1.2  可復用的軟件制品
  11.1.3  軟件復用存在的一些障礙
  11.1.4  建立復用途徑的一些建議
  11.2  幾種構件模型的比較
  11.2.1  CORBA
  11.2.2  COM十/DCOM
  11.2.3  JavaDe3n
  11.2.4  軟件構架技術
  11.2.5  比較分析
  11.3  基于可復用構件的軟件開發(fā)
  11.3.1  構件的獲取
  11.3.2  構件的表示和檢索
  11.3.3  構件組裝
  11.3.4  構件庫及其標準化
  11.4  構件的開發(fā)
  11.4.1  開發(fā)可復用構件的分析和設計
  11.4.2  構造方法
  11.5  實例研究
  11.5.1  EJB開發(fā)實例
  11.5.2  配置
  11.5.3  開發(fā)一個會話Bean
  11.5.4  配置會話Bean
  11.5.5  開發(fā)一個實體Bean
  11.5.6  小結
第12章  面向對象實現(xiàn)
  12.1  選擇編程語言
  12.1.1  面向對象語言的特點
  12.1.2  選擇面向對象語言
  12.2  程序設計風格
  12.2.1  提高可復用性
  12.2.2提高可擴展性
  12.3  實現(xiàn)階段的人員分工
  12.4  實現(xiàn)階段的工作流程
  12.5  實現(xiàn)階段的產品
第13章  面向對象的測試
  13.1  面向對象測試的特點
  13.2  面向對象的測試策略
  13.3  測試階段的產品
  13.4  參加測試的人員的職責
  13.5  測試步驟
附錄:軟件工程相關資豐斗網(wǎng)址
參考書目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