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網絡分析與設計基礎
1. 1 網絡的基本元素
1. 1. 1 計算機平臺
1. 1. 2 應用軟件
1. 1. 3 物理設備和拓撲結構
1. 1. 4 網絡軟件和實用軟件
1. 1. 5 網絡互聯設備
1. 1. 6 廣域網連接
1. 2 網絡互聯設備
1. 2. 1 網卡
1. 2. 2 中繼器
1. 2. 3 集線器
1. 2. 4 網橋
1. 2. 5 交換機
1. 2. 6 路由器
1. 2. 7 網關
1. 3 網絡性能概念
1. 3. 1 響應時間. 延遲和等待時間
1. 3. 2 利用率
1. 3. 3 帶寬. 容量和吞吐量
1. 3. 4 可用性. 可靠性和可恢復性
1. 3. 5 冗余度. 適應性. 可伸縮性
1. 3. 6 效率與費用
1. 4 網絡分析與設計文檔
1. 4. 1 文檔的作用
1. 4. 2 文檔的質量
1. 4. 3 文檔的管理和維護
本章小結
習題
第2章 網絡分析與設計過程
2. 1 網絡規(guī)范
2. 2 網絡生命周期
2. 2. 1 網絡流程周期
2. 2. 2 網絡循環(huán)周期
2. 3 網絡開發(fā)過程
2. 3. 1 需求分析
2. 3. 2 現有的網絡體系分析
2. 3. 3 確定網絡邏輯結構
2. 3. 4 確定網絡物理結構
2. 3. 5 安裝和維護
2. 4 網絡設計的約束因素
本章小結
習題
第3章 網絡需求分析
3. 1 需求分析的必要性
3. 2 收集需求分析的過程
3. 2. 1 商業(yè)需求
3. 2. 2 用戶需求
3. 2. 3 應用需求
3. 2. 4 計算機平臺需求
3. 2. 5 網絡需求
3. 3 編制需求說明書
本章小結
習題
第4章 通信規(guī)范
4. 1 通信規(guī)范分析
4. 2 通信模式
4. 2. 1 對等通信方式
4. 2. 2 客戶機/服務器通信方式
4. 2. 3 服務器/客戶機通信方式
4. 2. 4 分布式計算方式
4. 3 通信邊界
4. 3. 1 沖突域和廣播域
4. 3. 2 確定通信流量邊界
4. 4 通信流的分布
4. 4. 1 80/20規(guī)則
4. 4. 2 20/80規(guī)則
4. 5 通信量分析的步驟
4. 5. 1 把網絡分成易管理的網段
4. 5. 2 確定個人用戶和網段應用的通信量
4. 5. 3 確定本地和遠程網段上的通信信息分布
4. 5. 4 對每個網段重復上述步驟
4. 5. 5 綜合各網段信息以進行廣域網和網絡骨干的通信流量分析
4. 5. 6 輸出--通信流量估算
4. 6 網絡基準
4. 6. 1 測試工具
4. 6. 2 將網絡基準化
4. 6. 3 對基準化的解釋
4. 6. 4 基準網絡的步驟
4. 6. 5 測算共享資源的利用率
4. 6. 6 測量工具
4. 6. 7 輸出--基準報表
4. 7 編寫通信規(guī)范
4. 8 需求分析和通信規(guī)范分析舉例
4. 8. 1 需求分析
4. 8. 2 需求分析和通信規(guī)范說明書
本章小結
習題
第5章 邏輯網絡設計
5. 1 邏輯設計過程概述
5. 1. 1 確定邏輯設計目標
5. 1. 2 網絡服務評價
5. 1. 3 技術評價
5. 1. 4 進行技術決策
5. 2 物理層的考慮
5. 2. 1 使用需求分析和通信規(guī)范說明書作指導
5. 2. 2 物理介質和拓撲結構的考慮
5. 3 網絡互聯的考慮
5. 3. 1 交換機和路由器的選擇
5. 3. 2 使用交換機優(yōu)化局域網性能
5. 4 邏輯網絡圖
5. 5 VLAN策略
5. 5. 1 VLAN概述
5. 5. 2 VLAN劃分方法
5. 5. 3 VLAN標準及專有屬性
5. 5. 4 VLAN的優(yōu)點
5. 6 現代廣域網技術
5. 6. 1 廣域網及相關概念
5. 6. 2 廣域網的基本實現模式
5. 6. 3 廣域網性能優(yōu)化
5. 7 網絡管理
5. 7. 1 網絡管理基本概念
5. 7. 2 網絡管理功能
5. 7. 3 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SNMP
5. 7. 4 遠程監(jiān)控 RMON
5. 7. 5 使用RMON/ROMN2監(jiān)控局域網通信流量
5. 7. 6 使用RMON/ROMN2監(jiān)控廣域網環(huán)境
5. 8 TCP/IP地址設計
5. 8. 1 IP地址分配
5. 8. 2 子網掩碼和p地址復用
5. 8. 3 無分類域問路由 CIDR
5. 9 網絡安全
5. 9. 1 網絡安全基本概念
5. 9. 2 網絡安全所面臨的威脅
5. 9. 3 總體安全解決方案的分層方法
5. 9. 4 OSI安全服務
5. 9. 5 OSI安全機制
5. 9. 6 網絡信息安全系統的設計原則
5. 9. 7 網絡信息安全系統的設計和實現步驟
5. 9. 8 制訂嚴格的安全管理措施
5. 9. 9 加密技術
5. 9. 10 防火墻
5. 9. 11 防火墻系統組成及實例
5. 10 編寫邏輯設計文檔
5. 11 邏輯網絡設計舉例
5. 11. 1 邏輯設計說明書
5. 11. 2 邏輯設計的批準
本章小結
習題
第6章 物理網絡設計
6. 1 結構化布線系統
6. 1. 1 結構化布線的優(yōu)點和發(fā)展
6. 1. 2 結構化布線系統組成
6. 1. 3 通用布線子系統
6. 1. 4 布線距離
6. 2 線纜
6. 2. 1 同軸電纜
6. 2. 2 雙絞線
6. 2. 3 光纖
6. 2. 4 IBM公司的線纜類型
6. 2. 5 線纜安裝準則
6. 3 物理網絡圖
6. 4 無線局域網
6. 4. 1 無線局域網的提出
6. 4. 2 無線網技術
6. 4. 3 無線網的應用
6. 4. 4 無線網性能要求
6. 4. 5 無線局域網標準
6. 5 編寫物理網絡設計文檔
6. 6 物理網絡設計舉例
本章小結
習題
第7章 網絡測試. 運行和維護
7. 1 網絡測試
7. 1. 1 測試原型網絡系統
7. 1. 2 建立和測試原型網絡系統
7. 1. 3 網絡測試工具
7. 2 故障定位
7. 2. 1 故障定位的基本步驟
7. 2. 2 故障恢復
7. 3 性能優(yōu)化
7. 3. 1 服務質量 QoS
7. 3. 2 資源預留協議 RSVP 簡介
7. 3. 3 服務模型
7. 3. 4 信令
7. 3. 5 報文分類
7. 3. 6 擁塞管理
7. 3. 7 流量監(jiān)管與流量整形
7. 3. 8 物理接口總速率限制
7. 3. 9 多協議標記交換 MPU
7. 3. 10 IP組播
7. 4 網絡監(jiān)控
7. 5 網絡歸檔
本章小結
習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