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jīng)濟管理自我實現(xiàn)/勵志求職/面試法制與治理:國家轉型中的法律

法制與治理:國家轉型中的法律

法制與治理:國家轉型中的法律

定 價:¥28.00

作 者: 強世功著
出版社: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法律文化研究文叢
標 簽: 法理學

ISBN: 9787562024422 出版時間: 2003-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1cm 頁數(shù): 38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就是這種時代遺忘癥的一個見證,盡管它在自覺不自覺中與這種遺忘做斗爭。當人們已經(jīng)習慣于不假思索地使用“社會轉型”這相概念時,作者在本書中一直堅持使用“國家轉型”這個概念,因為沒有國家轉型實際上就不可能出現(xiàn)社會轉型,或者說社會轉型沒有特別的意義。不過,無論是使用“國家轉型”還是“社會轉型”,都是放在“國家與社會”這個理論框架下來討論的。在今天,“國家轉型”與“社會轉型”這兩個概念的區(qū)別之所以顯得如此重要和迫切,就在于我們如何在理論上看待“國家與社會”。在本書中,“公共領域”被理解為一個相互妥協(xié)、相互交涉的領域,由此成為一個沒有公共性的技術領域,一個純粹的程序性領域。國家轉型由此被理解為各種社會力量在這個程序性領域中相互妥協(xié)和交涉的過程,其中所涉及的“革命”也同樣被理解為一種程序性技術。

作者簡介

  強世功,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學士(1990),北京大學法學碩士(1996)和法學博士(1999)?!侗贝蠓稍u論》主編(1999-2000),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2001-2002)。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法學理論和憲法學,發(fā)表相關領域的研究論文、書評、譯文和譯著多種。

圖書目錄

序言 我們空間貢獻了什么?——法律社會學研究的初步反思(自序)
致謝
第一編 
 第一章 法律移植、公共領域與合法性——國家轉型中的法律(1840-1949)
  一 問題與理論框架
  二 合法性、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
  三 中華帝國的合法化及其危機
  四 國家層面上的合法性重建
  五 鄉(xiāng)村層面上的合法化重建
 第二章 權利 的組織網(wǎng)絡與法律的治理化——馬錫五審判方式與中國法律的新傳統(tǒng)
  一 國家政權建設中法律的困境
  二 權力的組織網(wǎng)絡與民間調解
  三 馬錫五審判方式:司法與政治 
  四 中國法律的新傳統(tǒng)
 第三章 革命與法制的悖論——新中國的法律改造運動及其后果(1949-1976)
  一 鎮(zhèn)壓反革命:法律與政策
  二 司法改革:司法的政黨化
  三 懲罰社會的興起
 第四章 法制的興起與國家治理轉型——國刑事實踐的法社會學分析(1976-1981)
  一 懲罰的職能化
  二 懲罰的理性化:知識與自我技術 
  三 刑罰:一種隱蔽而迂回的治理 
第二編
 第五章 “法律”是如何實踐的?——一起鄉(xiāng)村民事調解案的分析 
  一 案件與問題
  二 炕上開庭:法律運作的場景組織
  三 民事調解中的情、理和法
 第六章 “法律不入之地”的民事調解——一起“依法收貸”案的再分析 
  一 案件與問題
  二 法律的技藝:判決與調解
  三 國家、法律與治理術
 第七章 文化、功能與治理
  一 調解:文化與功能 
  二 功能解釋及其問題
  三 調解作為一種權力技術 
  四 調解與治理
  五 理解中國法律現(xiàn)代性的兩種思路 
 第八章 雙重結構化下的法律解釋——對10名中國法官的調查
  一 問題與方法
  二 影響法律解釋的幾中要素
  三 誰是法律解釋者?
  四 雙重結構化及其張力
第三編 
 第九章 暗夜的穿越者——對《法治及其本土資源》的解讀
 第十章 市民社會及其問題——評《國家與社會》
 第十一章 “公的法律”與“私的法”——《羅馬法史》的一點啟示
 第十二章 籠中鳥:法律制度還是法律理論?——簡評 bird in a cage by stanley lubman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