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稚躍同志對《紅樓夢》抄本研究的一大特色是著重文本的相互比勘,許多認識,都是從比勘中得來,而且是在比勘以后,許多認識,都是從比勘中得來,而且是在比勘以后。這本來是研究古籍版本的必要手段,似乎不必作為特點提出——這話原也不錯,但現在卻必須強調這一點,因為現在有一些人研究刻本、抄本,可以根本不看原本就作出驚人的結論,例如說甲戌本是劉銓福偽造的云云。季稚躍,男,生于1936年2月,江蘇無錫人。1958年畢業(yè)于西安建筑工程學院工民建專業(yè)。1958年畢業(yè)后從事固體力學方面的教育工作。1988年被評為中國語言文學副研究員后,改任《上海建材學院學報》副主編。1996年隨上海建材學院并入同濟大學。本書主要部分是紅樓夢版本的創(chuàng)新研究,在版本研究中作者引入了筆跡鑒定法,并主要運用比勘法,得出了一些較為準確的結論,如甲戌本底本的正文早於庚辰本、列藏本不是一個早期抄本、鄭藏殘本的兩回文字不是曹雪芹的另一稿本等。作者還對紅樓夢的思想、曹雪芹的生卒年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