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通向神界之橋
一、民間生活的兩個世界
1.建構功能
2.整合功能
3.宣匯功能
4.麻醉功能
二、中國民間祭禮的功能
三、中國民間祭禮的類別
四、中國民間祭禮的歷史
第二章 民間祭禮的對象
一、天堂之神
二、人間之神
三、幽冥之神
第三章 民間祭禮的形式
一、祭禮象征符號
1.偶像
2.神馬
3.神主
二、祭禮場地的設置
1.墠
2.壇
3.坎
4.宮廟
5.祠堂
6.寢龕
7.冢墓
三、祭禮用品
1.犧牲
2.五谷、糕餅
3.蔬果、茶酒
4.香燭、靈屋、紙錢等
5.樂舞、神戲
6.其他
四、祭禮媒介:巫覡
第四章 民間祭禮的活動
一、廟會
1.太昊陵廟會,不忘人之祖
2.城隍出游,萬人空巷
3.海峽兩岸,共拜媽祖
4.觀音廟會,茲航普渡
5.岳飛廟會,愛國情結
二、歲時節(jié)日祭祀
1.元宵節(jié)迎紫姑
2.二月二,龍?zhí)ь^
3.中秋拜月
4.甘四送灶
三、日常祭祀
第五章 祖靈之祭
一、溯源:靈魂不滅與祖先崇拜
二、喪禮:事死如生
1.一套復雜的喪儀
2.風情各異的民族喪儀
三、祭祖:視死如生
1.日常祭拜
2.清明節(jié)與中元節(jié)
四、少數民族的祭祖活動
1.鄂倫春族
2.苗族
3.畬族
五、祖先崇拜的意義
第六章 當代民間祭禮的衰落趨勢
一、祭禮用品和祭祀形式 的現代化
二、祭禮神圣性的消解與招商功能的增強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