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讀者通過文集可以認識日本社會發(fā)展的歷史及中日兩國之間的異同,了解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本質,從而加深對中日關系中“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原則的理解。運用大量確鑿的史實資料,正確闡述日本社會發(fā)展的歷史,特別是揭露了近百年來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朝鮮的殘酷的剝削、掠奪和侵略。本文集卷一收錄的《簡明日本通史》,是依田先生在中國講學時所使用的講稿。依田憙家,日本歷史學家。1931年出生于日本東京。1957年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史學科日本史專業(yè)畢業(yè)。1961年修完早大商學研究科經濟史專業(yè)碩士課程。1992年以論文《日本帝國主義與中國》獲中國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1966年以后,歷任上稻田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98年該研究所合并于早稻田大學亞太研究中心,任該中心及研究生院教授。在此期間,曾在津田塾大學、立教大學、立正大學和學習院大學兼職任教?,F為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研究領域主要為近代日本史和近代日本與中國的比較研究。主要著作除本著作集五卷外,還有學術論文多篇,散見于日本的各學術刊物。并譯有《季羨林文集》以及《中國棉紡織史稿》、《太平天國》等。卞立強,日本文學文化研究學者、翻譯家。1932年出生于安徽省無為縣。1955年畢業(yè)于北京大不東方語言文學日語教研室主任、亞非研究所的副所長、日本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等職。1988年赴日本,曾任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京都外國語大學教授、早稻田大學特別研究員,曾在龍谷大學、梅花女子大學等兼職任教。依田先生研究的學術領域是日本史。難能可貴的是,他始終堅持進步的唯物史觀,批判反動的皇國史觀和近年來猖撅一時的所謂的“自由史觀”。運用大量確鑿的史實資料,正確闡述日本社會發(fā)展的歷史,特別是揭露了近百年來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朝鮮的殘酷的剝削、掠奪和侵略。本文集卷一收錄的《簡明日本通史》,是依田先生在中國講學時所使用的講稿。已故的歷史學家周一良先生在《序言》中作了準確扼要的評價,并推薦說:“這部書既可作教材使用,也可以供對日外事工作人員檢閱和參考。”卷二《日本帝國主義研究》著重從經濟上揭露二戰(zhàn)前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東北和華北地區(qū)的侵略,其特點是運用大量的資料、統(tǒng)計和圖表,而且?guī)缀跞慷际侨毡窘y(tǒng)治階層的資料,然后用畫龍點睛的手法,輕輕點上幾筆,勾畫出侵略者險惡狠毒的用心和猙獰面目,反推出給我國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和痛苦。卷三中收錄的《近代日本與中國》,論述了近代日本帝國主義是在野蠻侵略和掠奪中國、朝鮮的基礎上發(fā)展壯大起來的,同時也在中國、朝鮮以及包括日本人民在內的亞洲人民的反抗中走向滅亡。卷三中收錄的《日本的近代化::與中國的比較》和卷四《日中兩國近代化比較研究》,是在我國推行“改革開放”、全面現代化時期,作者新撰的論著。后者是學術專著,前者通俗易懂地概述了后者的主要內容。兩者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比較了中日兩國近代化背景的“異”與“同”,特別強調了兩國文化類型與民族性的差異。它們不僅有學術價值,而且對我國當前的現代化也有現實意義。卷五《近代日本的歷史問題》收錄了作者近年來發(fā)表的單篇論文,其中涉及明治維新、天皇制、自由民權運動以及戰(zhàn)前日本的殖民政策、軍部獨裁等近代日本史中的重大問題。《戰(zhàn)后教科書問題》一文中,揭露主審教科書的文部?。ń逃浚┪慕坦倭胖懈畹俟痰卮嬖谥磩拥幕蕠酚^的傳統(tǒng)。這表明日本的教科書問題屢屢發(fā)生,日本當局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五卷文集收錄了依田先生關于日本史和中日比較研究的學術著作和論文,是他一輩子的心血結晶,也是他對中國友好感情的自然流露。我相信文集的問世對我國日本史的研究會有所參考、啟發(fā)和促進。廣大讀者通過文集可以認識日本社會發(fā)展的歷史及中日兩國之間的異同,了解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本質,從而加深對中日關系中“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原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