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物理學概觀》是這樣安排的。第一章作為基礎,介紹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和量子場論三方面內容。對于前兩方面內容,本書的讀者在過去或許曾經學習赤字。但是考慮到它的重要性,以及在今后中學物理教學的內容和方法改革中的必要性,我們還是以概要的方式作了較全面的介紹,希望讀者能從基本觀點、基本理論以及基本方法上較全面地了解它們的基本內容。第二章介紹了在基本粒子和夸克層次上對于物質世界的知識,它代表了人們迄今對于深度微觀領域探索研究的最前沿。第三章涉及到分子和原子層次上的一個重要領域——固體物理學,這門物理學分支學科直接由量子理論派生而來。前面提到的量子理論所導致的新技術領域中的許多方面都是通過固體物理學實現的。第四章介紹了近半個多世紀來關于宇宙和天體演化的理論,它再次顯示了物理學家在相對論和量子理論創(chuàng)建過程中所領悟到的一個觀念:只有能夠能過實驗在嚴格意義上觀察測量到的客體和自然現象才是有意義的,而且是可以為人們所認識的。第五章介紹了近幾十年來關于遠離平衡區(qū)域和非線性自然現象的研究成果,這些復雜性現象在宏觀、微觀,甚至是宇觀世界中都可能存在。第六章簡要介紹了物理學在生命科學基礎理論方面的作用。簡單分子在合適的環(huán)境下能夠相互結合,形成較復雜的分子,而這些分子又能自動復制它們自己。要弄清這其中的道理或許還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物理學家在物質結構分子層次上的這個領域還有許多工作可做。附錄中列出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授獎情況,旨在簡要回顧近一個世紀來的物理學成就,這些內容對于中學教學的實踐和改革工作是有參考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