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采用多學科交叉研究的獨特視角重點研究消費文化問題。作者通過對消費文化的源起以及不同的發(fā)展階段的研究,剖析了消費文化的特征及其社會和思想基礎。同時,亦闡述了中國消費文化的歷史、現狀及未來。全書共分五篇,第一篇分為兩章,分別對消費文化及現代與后現代進行理論界定,在理論分析中奠定本書的基本研究框架。第二篇“前現代時期的消費文化”,著重從前期現代時期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角度對前現代時期消費文化的總體特征作出分析,提出前現代時期工業(yè)發(fā)展水平的制約,使受新教倫理影響的國家基本形成了以節(jié)儉、樸素等為特征的消費觀念、相應的消費物品和消費方式。第三篇“現代消費主義文化”,分為三單日,分別從消費主義文化產生的經濟與社會條件、媒體的影響及消費主義文化的總體特征方面進行了分析,提出以追求享樂主義和對物質的絕對占有為特色的消費主義文化是隨著新教倫理解體和福特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而形成的,其中現代傳播媒介的宣傳和鼓噪對其形成也產生了重要影響。消費主義是消費文化發(fā)展在現代的主要特,也是西方消費文化的第二階段。第四篇“后現代消費文化”是后現代理論發(fā)展的結果,也是后現代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篇分為三章,分別從后現代理論和后現代消費文化的起點、后現代消費文化形成中的媒體及全球化對后現代消費文化的影響幾個視角對后現代消費文化進行了探討,進而對后現代消費文化的發(fā)展趨勢作出了分析。第五篇“中國消費文化”則是在對西方消費文化演變發(fā)展過程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中國消費文化進行歷史尋根、現狀剖析,最終闡明了中國消費文化的發(fā)展走向以及在中國消費文化發(fā)展中媒體所應承擔的責任的扮演的角色。認為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消費文化既要國際化,又要特色化,只有從中國的實際出發(fā),才能使中國消費文化得以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