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工程計算Pro/E精通Pro/ENGINEER Wildfire

精通Pro/ENGINEER Wildfire

精通Pro/ENGINEER Wildfire

定 價:¥38.00

作 者: (美)Dennis Steffen,(美)Gary Graham著;崔曉利,楊鐵男譯;崔曉利譯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Pro/E

ISBN: 9787302083184 出版時間: 2004-04-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26cm 頁數(shù): 31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在經(jīng)過全面升級后,本書向讀者展示了如何充分利用Pro/ENGINEER的一些最新功能。書中詳細介紹了Pro/ENGINEER的新用戶界面以及建模的核心功能。其中大量的圖形界面以及設計示例可使讀者在了解參數(shù)化設計過程的同時全面掌握Pro/ENGINEER這一強大工具。本書內(nèi)容豐富,不僅討論了創(chuàng)建零件、裝配體和工程圖這樣的基本功能,也深入剖析了使用高度自動化和定制技術的高級繪制功能,非常適合學生與工程專業(yè)人員使用,了是各層次Pro/ENGINEER用戶不可多得的一本參考書。本書特色·本書第6部分是練習。該部分提供了一些不同難度的習題,其中包括自測練習題、練習提示以及詳細操作步驟。通過這些練習,讀者能夠快速掌握Pro/ENGINEER?!っ恳徽潞竺娴乃伎季毩曈兄谧x者更好地掌握Pro/ENGINEER的相關命令、原理和技術。·本書用一章的篇幅介紹了與R&D管理人員相關的一些內(nèi)容,包括確定文件的位置,打開、瀏覽和打印文件?!じ戒汚介紹了PTC的核心設計和擴展設計、模擬、企業(yè)范圍的數(shù)據(jù)訪問、CNC以及應用程序編程。這些功能可以幫助高級用戶優(yōu)化Pro/ENGINEER工作站性能。

作者簡介

  Dennis Steffen是Plantation Key Design公司的現(xiàn)任總裁。該公司是一個產(chǎn)品設計機構,提供眾多產(chǎn)品的技術支持與設計。Dennis Steffen曾涉足許多高技術領域的工程設計工作,擁有27年的豐富實踐經(jīng)驗,他還為PTC軟件的各級用戶提供技術指導,也是Pro/ENGINEER軟件眾多應用書籍的作者之一,并間或為這些圖書提供技術支持。

圖書目錄

第I部分 Pro/ENGINEER基礎
第1章 Pro/ENGINEER典型設計示例——快速瀏覽Pro/ENGINEER集成設計工具
1.1 設計準備
1.1.1 參數(shù)化建模
1.1.2 基于特征的建模
1.1.3 通過特征進行設計
1.1.4 準備特征策略
1.2 零件設計基礎
1.2.1 創(chuàng)建基特征
1.2.2 添加材料
1.2.3 為邊加圓角
1.2.4 使用抽殼特征
1.2.5 添加孔
1.3 創(chuàng)建裝配體
1.4 創(chuàng)建工程圖
1.4.1 為工程圖選擇視圖
1.4.2 標注尺寸與注釋
1.5 更改設計
1.5.1 修改中心孔
1.5.2 更改孔的數(shù)量
1.5.3 使平臺變短
1.5.4 更改工程圖
1.6 小結
1.7 思考練習
第2章 Pro/ENGINEER用戶界面——鼠標控制、窗口、菜單、視圖及文件
2.1 概述
2.1.1 啟動圖標
2.1.2 顯示屏幕
2.1.3 鼠標與鍵盤
2.1.4 退出程序
2.1.5 獲得幫助
2.1.6 定制用戶界面
2.2 Pro/ENGINEER窗口
2.2.1 圖形窗口
2.2.2 菜單欄
2.2.3 工具欄
2.2.4 消息窗口
2.2.5 菜單面板
2.2.6 模型樹
2.2.7 對話框
2.2.8 信息窗口
2.3 環(huán)境設置與優(yōu)化
2.4 視圖控制
2.4.1 動態(tài)觀看控制
2.4.2 外觀控制命令
2.4.3 模型顯示樣式
2.4.4 基準顯示
2.4.5 默認視圖
2.4.6 通過兩個平面確定視角
2.4.7 保存視圖
2.5 文件管理
2.5.1 版本號
2.5.2 在進程中
2.6 FILE菜單
2.7 小結
2.8 思考練習
第II部分 創(chuàng)建零件
第3章 創(chuàng)建簡單零件——構造零件的基本命令
3.1 開始創(chuàng)建零件(基特征)
3.2 選擇幾何體
3.3 創(chuàng)建第一實體特征
3.3.1 選擇草繪面
3.3.2 選擇特征創(chuàng)建方向
3.3.3 選擇視角面
3.3.4 約束幾何體
3.3.5 草繪幾何體
3.3.6 修改幾何體
3.3.7 完成特征繪制
3.4 創(chuàng)建剪切特征
3.5 為剪切特征草繪幾何體
3.5.1 修改約束
3.5.2 完成元素的創(chuàng)建
3.6 創(chuàng)建特征的鏡像復制
3.7 創(chuàng)建抽殼
3.8 創(chuàng)建橫截面
3.9 創(chuàng)建旋轉特征、選擇視角面
3.10 草繪旋轉特征
3.11 創(chuàng)建最后一個特征
3.12 創(chuàng)建旋鈕零件小結
3.13 小結
3.14 思考練習
第4章 草繪器基礎——創(chuàng)建草繪特征
4.1 草繪器模式
4.2 草繪面
4.3 視角面
4.4 草圖視圖
4.5 鼠標彈出式菜單(IMON)
4.6 取消、恢復操作(IMON)
4.7 打開意圖管理器(IMON)
4.7.1 指定參照
4.7.2 SAM
4.8 創(chuàng)建幾何體的命令(IMON)
4.8.1 橡皮筋模式(IMON)
4.8.2 直線(IMON)
4.8.3 中心線(IMON)
4.8.4 圓(IMON)
4.8.5 構造圓
4.8.6 圓弧
4.8.7 橢圓(IMON)
4.8.8 橢圓圓角
4.8.9 樣條曲線和二次曲線
4.8.10 文字
4.8.11 軸點
4.8.12 參照幾何體
4.8.13 由模型邊創(chuàng)建幾何體
4.9 刪除草繪器中的圖元
4.10 修改尺寸
4.11 修改幾何體的命令
4.11.1 移動命令(IMON)
4.11.2 修剪圖元
4.12 構造幾何體的命令(IMON)
4.12.1 約束
4.12.2 標注尺寸
4.12.3 線性尺寸
4.12.4 圓尺寸
4.12.5 角度尺寸
4.13 關閉意圖管理器(IMOFF)
4.14 創(chuàng)建幾何體的命令(IMOFF)
4.14.1 橡皮筋功能(IMOFF)
4.14.2 Mouse Sketch命令(IMOFF)
4.14.3 直線(IMOFF)
4.14.4 中心線(IMOFF)
4.14.5 圓和圓弧(IMOFF)
4.15 修改尺寸(IMOFF)
4.16 修剪圖元(IMOFF)
4.17 約束幾何體的命令(IMOFF)
4.17.1 自動標注尺寸(IMOFF)
4.17.2 對齊(IMOFF)
4.18 重新生成草圖
4.18.1 假設(IMOFF)
4.18.2 重新生成錯誤消息(IMOFF)
4.19 刪除草繪器圖元(IMOFF)
4.20 修改尺寸(IMOFF)
4.21 草繪器環(huán)境
4.21.1 導入幾何體
4.21.2 草繪器信息
4.21.3 草繪器工具
4.21.4 草繪器其他設置
4.22 使用草繪器時應注意的問題
4.23 小結
4.24 思考練習
第5章 創(chuàng)建特征——參照特征、零件特征
5.1 標識特征
5.2 參照特征
5.2.1 基準平面
5.2.2 默認基準平面
5.2.3 創(chuàng)建草圖基準
5.2.4 軸
5.2.5 點
5.2.6 坐標系
5.2.7 曲線
5.2.8 修飾特征(螺紋)
5.3 拾取與放置特征
5.3.1 特征工具與對話欄
5.3.2 孔
5.3.3 圓角
5.3.4 倒角
5.3.5 抽殼
5.3.6 拔模
5.4 草繪特征
5.4.1 拉伸
5.4.2 旋轉
5.4.3 掃描
5.4.4 混合
5.4.5 掃描混合
5.4.6 螺旋掃描
5.4.7 實截面
5.4.8 薄截面
5.4.9 使用Quilt(平整)命令
5.4.10 其他特征
5.5 深度
5.5.1 Blind選項
5.5.2 To Next選項
5.5.3 Through All選項
5.5.4 Through Until選項
5.5.5 To Selected選項
5.5.6 Side 1和Side 2選項
5.6 小結
5.7 思考練習
第6章 特征操作——修改特征、使用特征
6.1 修改特征
6.1.1 Regenerate命令(重新生成)
6.1.2 Edit命令(編輯)
6.1.3 Delete命令(刪除)
6.1.4 Edit Definition命令(編輯定義)
6.1.5 Edit References命令(編輯參照)
6.2 錯誤診斷模式
6.2.1 Undo Changes命令(取消修改)
6.2.2 Investigate命令(調查)
6.2.3 Quick Fix菜單
6.2.4 Fix Model菜單
6.3 組織特征
6.3.1 層
6.3.2 層控制
6.3.3 層顯示
6.3.4 組
6.3.5 Suppress命令(隱藏)
6.3.6 Resume命令(恢復)
6.3.7 Reorder命令(重新排序)
6.3.8 插入模式
6.3.9 為模型創(chuàng)建橫截面
6.4 復制特征
6.4.1 Copy命令(復制)
6.4.2 Pattern命令(陣列)
6.4.3 Del Pattern命令(刪除陣列)
6.4.4 Group Pattern命令(組陣列)
6.4.5 Unpattern命令(取消陣列)
6.4.6 鏡像工具
6.5 特征信息
6.5.1 Feature命令(特征信息)
6.5.2 Feature List命令(特征列表)
6.5.3 Parent/Child命令(父/子)
6.5.4 Model Player(模型播放器)
6.6 小結
6.7 思考練習
第7章 創(chuàng)建靈活的零件——創(chuàng)建零件和參數(shù)
7.1 參數(shù)
7.1.1 參數(shù)名
7.1.2 系統(tǒng)參數(shù)
7.1.3 用戶參數(shù)
7.2 關系參數(shù)
7.2.1 添加關系
7.2.2 修改關系
7.2.3 關系注釋
7.3 族表
7.4 公差分析
7.5 模型的簡化顯示
7.6 裝配體的簡化顯示
7.7 模型注釋
7.8 創(chuàng)建模型注釋
7.9 用戶定義的特性
7.10 分析模型
7.10.1 測量
7.10.2 模型分析
7.11 小結
7.12 思考練習
第III部分 創(chuàng)建裝配體
第8章 裝配體模式基礎——裝配體組件概述
8.1 裝配體設計
8.1.1 從下至上和從上至下裝配
8.1.2 關系方案
8.2 向裝配體添加組件
8.3 基礎組件
8.4 裝配約束
8.4.1 約束過程
8.4.2 打包模式
8.4.3 完成打包組件
8.4.4 未置組件
8.5 小結
8.6 思考練習
第9章 創(chuàng)建裝配體——構建基本裝配體實例
9.1 裝配體的結構
9.2 開始裝配
9.3 約束
9.4 陣列組件
9.5 控制面板裝配體
9.5.1 安放子裝配體
9.5.2 重復組件
9.5.3 安放旋鈕
9.5.4 重新定義組件的位置
9.6 干涉檢驗
9.7 在裝配體模式中修改零件
9.7.1 陣列旋鈕
9.7.2 設置組件的顏色
9.8 創(chuàng)建裝配體爆炸圖
9.9 小結
9.10 思考練習
第10章 深入了解裝配體——裝配體模式高效工具
10.1 打開裝配體
10.1.1 搜索路徑
10.1.2 打開錯誤
10.1.3 簡化顯示
10.2 創(chuàng)建組件
10.2.1 框架模型
10.2.2 交叉零件與鏡像零件
10.2.3 創(chuàng)建選項
10.3 組件操作
10.3.1 模型樹
10.3.2 修改尺寸
10.3.3 修改零件、框架和子裝配體
10.3.4 參照控制
10.3.5 重新定義
10.3.6 重新生成
10.3.7 替換
10.3.8 重新構造結構
10.3.9 重復
10.3.10 陣列
10.3.11 合并與切斷
10.4 裝配體特征與工具
10.4.1 裝配體剪切材料
10.4.2 層
10.4.3 爆炸視圖
10.4.4 顯示狀態(tài)
10.4.5 橫截面
10.4.6 信息
10.5 小結
10.6 思考練習
第IV部分 創(chuàng)建工程圖
第11章 工程圖模式
11.1 開始一幅工程圖
11.2 可選的默認模型
11.3 選擇工程圖的尺寸
11.4 添加第一個視圖
11.5 改變視圖比例
11.6 添加投影視圖
11.7 移動視圖
11.8 創(chuàng)建橫截面的投影視圖
11.9 修改視圖顯示
11.10 創(chuàng)建局部放大視圖
11.11 添加尺寸和軸線
11.12 調整尺寸的位置
11.13 尺寸的放置
11.14 On-screen模式
11.15 創(chuàng)建參數(shù)化的注釋
11.16 完成工程圖的創(chuàng)建
11.17 小結
11.18 思考練習
第12章 工程圖模式命令
12.1 工程圖設置
12.1.1 修改DTL設置
12.1.2 使用公司標準
12.2 創(chuàng)建視圖
12.2.1 通用視圖
12.2.2 投影視圖
12.2.3 局部放大視圖
12.2.4 輔助視圖
12.2.5 截面視圖
12.2.6 局部視圖
12.2.7 斷開視圖
12.2.8 爆炸的裝配體視圖
12.2.9 縮放視圖
12.3 修改視圖
12.3.1 移動視圖
12.3.2 視圖修改
12.3.3 清除視圖、恢復視圖
12.3.4 刪除視圖
12.3.5 關聯(lián)視圖
12.3.6 顯示模式
12.4 尺寸
12.4.1 顯示、清除
12.4.2 創(chuàng)建的尺寸
12.4.3 公差
12.4.4 添加文本
12.4.5 移動尺寸
12.5 注釋
12.5.1 創(chuàng)建注釋
12.5.2 更改文本樣式
12.5.3 編輯注釋
12.5.4 在注釋中包含參數(shù)
12.6 細化工具
12.6.1 捕捉線
12.6.2 打斷
12.6.3 角拐
12.7 符號
12.7.1 創(chuàng)建符號
12.7.2 符號中的變量文本
12.8 多頁面
12.9 多模型
12.10 修改模型
12.10.1 設置模型
12.10.2 替換
12.11 層
12.12 表
12.12.1 創(chuàng)建表
12.12.2 修改表
12.12.3 復制表
12.12.4 重復區(qū)域
12.13 其他細化工具
12.13.1 草繪二維幾何體
12.13.2 修改二維幾何體
12.14 小結
12.15 思考練習
第13章 工程圖格式——工程圖邊框概述
13.1 格式圖元
13.2 用參數(shù)自動確定格式中的內(nèi)容
13.2.1 模型參數(shù)
13.2.2 工程圖參數(shù)
13.2.3 全局參數(shù)
13.3 續(xù)頁
13.4 導入格式
13.5 格式目錄
13.6 小結
13.7 思考練習
第V部分 Pro/ENGINEER環(huán)境
第14章 定制Pro/ENGINEER環(huán)境——環(huán)境控制概述
14.1 操作系統(tǒng)
14.1.1 安裝位置
14.1.2 文本編輯器
14.2 交互式環(huán)境設置
14.3 顏色
14.4 選項
14.4.1 配置文件選項
14.4.2 編輯和加載配置文件
14.4.3 示例配置文件
14.5 映射鍵
14.5.1 記錄映射鍵
14.5.2 映射鍵提示
14.6 跟蹤文件
14.7 模型外觀
14.8 小結
14.9 思考練習
第15章 打印機與轉換器——導出Pro/ENGINEER數(shù)據(jù)概述
15.1 繪圖儀、打印機驅動程序
15.1.1 Pro/ENGINEER內(nèi)部打印驅動程序
15.1.2 Plotter命令
15.1.3 Windows打印機驅動程序
15.1.4 打印著色圖像
15.2 打印對話框
15.2.1 打印機配置文件
15.2.2 顏色表
15.3 轉換器
15.3.1 拓撲總線
15.3.2 保存副本(導出)
15.3.3 文件中的數(shù)據(jù)(導入)
15.3.4 轉換器格式
15.4 小結
15.5 思考練習
第16章 Pro/ENGINEER用戶管理——確定文件位置打開、瀏覽和打印文件
16.1 確定文件的位置、打開文件
16.2 用Pro/ENGINEER瀏覽、打印文件
16.2.1 用Pro/ENGINEER瀏覽文件
16.2.2 用Pro/ENGINEER打印文件
16.2.3 退出Pro/ENGINEER
16.3 用ProductView Express瀏覽、打印文件
16.3.1 用ProductView Express瀏覽文件
16.3.2 用ProductView Express瀏覽圖標
16.3.3 用Pro/ENGINEER ProductView Express打印文件
16.3.4 退出ProductView Express
16.4 小結
第VI部分 練習
第17章 練習
17.1 自測練習題
17.2 練習提示
17.3 詳細操作步驟
附錄A PTC軟件相關資料
A.1 核心設計
A.2 擴展設計
A.3 模擬
A.4 企業(yè)數(shù)據(jù)訪問
A.5 Pro/NC(制造)
A.6 應用程序編程
附錄B 思考練習答案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