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綜述
1.1通信網絡革新的歷史
1.1.1電話網
1.1.2計算機網絡
1.1.3有線電視網絡
1.1.4無線網絡
1.2網絡設計中的交換方式
1.2.1網絡功能和網絡拓撲
1.2.2報文.線路和分組交換
1.2.3電報網絡和報文交換
1.2.4電話網絡和線路交換
1.2.5Internet和分組交換
1.2.6線路交換和分組交換的比較
1.3未來的發(fā)展
1.3.1Internet
1.3.2純ATM網絡
1.3.3有線電視網絡
1.3.4無線網絡
1.4競爭的勢態(tài)
1.5思考練習題
第2章體系結構和參考模型
2.1典型的網絡應用
2.1.1WWW
2.1.2音頻和視頻流
2.1.3客戶/服務器式交互
2.2服務質量
2.2.1恒定位速率
2.2.2可變位速率
2.2.3報文
2.2.4其他需求
2.3網絡成分
2.3.1主要的網絡成分
2.3.2性能特征
2.4網絡協(xié)議的分層結構
2.4.1層次的概念
2.4.2層次的實現(xiàn)
2.5開放系統(tǒng)互連參考模型
2.6互聯(lián)網的TCP/IP協(xié)議體系
2.7開放數據網絡模型
2.8思考練習題
第3章數據編碼與網絡機制
3.1數據編碼技術
3.1.1模擬信號傳輸模擬數據
3.1.2模擬信號傳輸數字數據
3.1.3數字信號傳輸數字數據
3.1.4數字信號傳輸模擬數據
3.2基本的網絡運行機制
3.2.1多路復用
3.2.2交換
3.2.3錯誤控制
3.2.4流控制
3.2.5擁塞控制
3.2.6資源分配
3.3思考練習題
第4章電話網絡和相關的傳輸系統(tǒng)
4.1電話傳輸設施
4.2T1/E1承載系統(tǒng)
4.2.1拓撲結構
4.2.2T1/E1協(xié)議數據單元
4.3ISDN
4.3.1拓撲結構
4.3.2ISDN層次結構
4.3.3ISDN協(xié)議數據單元
4.4SONET
4.4.1SONET多路復用
4.4.2SONET幀結構
4.5信令和SS7網絡
4.6電話網絡中的交通和過載控制
4.6.1集中
4.6.2路由控制
4.6.3過載控制
4.7思考練習題
第5章數據鏈路控制規(guī)程
5.1異步傳輸和同步傳輸
5.1.1異步傳輸
5.1.2同步傳輸
5.2面向比特的協(xié)議HDLC
5.2.1幀格式
5.2.2透明性和同步
5.2.3控制段
5.2.4過程類別
5.2.5傳輸序列示例
5.3Internet中的數據鏈路層
5.3.1串行線路互聯(lián)網協(xié)議SLIP
5.3.2面向字節(jié)的協(xié)議PPP
5.4思考練習題
第6章多路訪問和路由選擇
6.1多路訪問
6.1.1設計策略和實施考慮
6.1.2基本技術
6.1.3集中式訪問
6.1.4分布式訪問
6.1.5硬件編址
6.2路由選擇
6.2.1最短通路搜索算法
6.2.2距離向量路由選擇
6.2.3鏈路狀態(tài)路由選擇
6.3思考練習題
第7章廣域公用數據網
7.1X.25網絡
7.1.1分組方式操作服務
7.1.2X.25協(xié)議結構
7.1.3分組級協(xié)議
7.1.4呼叫建立和清除
7.1.5數據傳輸和流控制
7.2幀中繼網絡
7.2.1快速分組交換技術
7.2.2典型的拓撲結構
7.2.3幀中繼協(xié)議結構
7.2.4幀中繼連接
7.2.5幀中繼數據傳送協(xié)議
7.2.6在幀中繼上運載多重局域網協(xié)議
7.3寬帶ISDN和ATM網絡
7.3.1寬帶ISDN的功能和協(xié)議結構
7.3.2ATM的基本概念
7.3.3ATM邏輯連接
7.3.4ATM信元
7.3.5ATM協(xié)議參考模型
7.3.6交換功能和路由選擇
7.3.7ATM適配
7.4思考練習題
第8章有線局域網
8.1局域網的體系結構
8.2邏輯鏈路控制
8.2.1LLC服務
8.2.2LLC協(xié)議
8.3令牌傳遞網絡
8.3.1令牌環(huán)網
8.3.2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FDDI)網絡
8.4以太網
8.4.1物理層
8.4.2媒體訪問控制
8.4.3以太網的幀格式
8.4.4快速以太網100BASE-T
8.4.5千兆位以太網
8.4.6橋接器
8.4.7局域網交換機
8.4.8半雙工和全雙工
8.4.9以太網的流量控制
8.5ATM局域網
8.6虛擬LAN
8.7思考練習題
第9章無線網絡
9.1無線媒體的特征
9.2無線通道的容量限制
9.3無線局域網
9.3.1無線局域網的組成
9.3.2無線局域網的協(xié)議體系
9.3.3無線局域網中的擴展頻譜技術
9.3.4IEEE802.11MAC協(xié)議
9.3.5物理層
9.4數字蜂窩無線電的通道分配
9.4.1全球移動通信系統(tǒng)
9.4.2蜂窩數字分組數據系統(tǒng)
9.4.3碼分多路訪問
9.5通信衛(wèi)星網絡
9.5.1物理結構
9.5.2通道分配協(xié)議
9.6思考練習題
第10章TCP/IP
10.1Internet協(xié)議
10.1.1IP分組
10.1.2IP編址
10.1.3子網編址和可變長子網掩碼
10.1.4IP路由選擇
10.1.5無類別域間路由
10.1.6地址解析
10.1.7分割與重組
10.1.8ICMP
10.2IPv6
10.2.1頭格式
10.2.2網絡編址
10.2.3擴展頭
10.3用戶數據報協(xié)議
10.4傳輸控制協(xié)議
10.4.1TCP可靠流服務
10.4.2TCP操作
10.4.3TCP協(xié)議
10.5動態(tài)主機配置協(xié)議
10.6移動IP
10.7Internet路由選擇協(xié)議
10.7.1路由信息協(xié)議
10.7.2開放的最短通路優(yōu)先協(xié)議
10.7.3邊界網關協(xié)議
10.8虛擬專用網絡
10.9思考練習題
第11章交通管理和擁塞控制
11.1交通管理
11.1.1FIFO和優(yōu)先級隊列
11.1.2公平隊列
11.1.3加權公平隊列
11.2擁塞控制
11.2.1開環(huán)控制
11.2.2閉環(huán)控制
10.3思考練習題
第12章標記交換.組播和主動網絡技術
12.1標記交換和MPLS
12.1.1體系結構
12.1.2組織成分和專業(yè)術語
12.1.3標記分發(fā)協(xié)議
12.2組播
12.2.1鏈路狀態(tài)組播
12.2.2距離向量組播
12.2.3協(xié)議無關的組播
12.2.4Internet上的組播
12.3主動網絡技術
12.3.1典型的主動網絡系統(tǒng)
12.3.2用于主動網絡的編程語言PLAN
12.3.3主動網絡的優(yōu)越性
12.3.4潛在的應用領域
12.4思考練習題
第13章服務質量和實時協(xié)議
13.1應用需求
13.1.1實時音頻范例
13.1.2實時應用分類
13.2實現(xiàn)QoS的途徑和技術進展
13.2.1過度建設
13.2.2優(yōu)先級
13.2.3隊列
13.2.4擁塞控制與避免
13.2.5傳輸整形
13.2.6MPLS對QoS的支持
13.2.7QoS路由(QoSR)技術
13.2.8IPv6對QoS的支持
13.3支持QoS的現(xiàn)有方法
13.4集成服務
13.4.1服務類別
13.4.2實現(xiàn)機制
13.4.3流描述
13.4.4準入控制
13.4.5預留協(xié)議
13.4.6分組分類和調度
13.4.7子網技術
13.4.8可擴展性問題
13.5區(qū)分服務
13.6實時傳輸協(xié)議RTP
13.6.1RTP分組傳輸流程
13.6.2信息源的同步
13.6.3流量和競爭控制
13.7會話控制和呼叫控制(H.323)
13.8網格計算
13.9思考練習題
第14章社區(qū)寬帶網絡和視頻點播
14.1社區(qū)寬帶網
14.1.1編碼/調制技術
14.1.2帶寬條件和服務需求
14.1.3非對稱數字用戶線
14.1.4有線電視網CATV和混合光纖同軸系統(tǒng)HFC
14.1.5光纖到宅邊
14.1.6光纖到戶
14.1.7無線本地回路
14.2視頻點播
14.2.1視頻服務器
14.2.2分布式網絡
14.2.3機頂盒
14.3思考練習題
第15章網絡安全性
15.1數據加密技術
15.1.1傳統(tǒng)加密技術
15.1.2數據加密標準
15.1.3密鑰分發(fā)問題
15.1.4公開密鑰加密法
15.2身份驗證和數字簽名
15.2.1身份驗證
15.2.2采用公開密鑰加密技術實現(xiàn)數字簽名
15.2.3采用常規(guī)加密技術實現(xiàn)數字簽名
15.3報文鑒別和報文摘要
15.4鏈路加密與端到端加密
15.4.1鏈路加密
15.4.2端到端加密
15.5防火墻
15.5.1基于過濾器的防火墻
15.5.2基于代理的防火墻
15.6傳輸層安全
15.7思考練習題
第16章計算機網絡管理
16.1代理/管理站模型
16.2簡單網絡管理協(xié)議
16.2.1管理信息的結構
16.2.2管理信息庫(MIB)
16.2.3遠程監(jiān)控
16.2.4SNMP協(xié)議規(guī)范
16.3SNMP的配置和有效的網絡管理
16.4主動網絡管理
16.5思考練習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