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地方史志梁啟超傳:插圖本

梁啟超傳:插圖本

梁啟超傳:插圖本

定 價:¥18.00

作 者: 吳其昌著
出版社: 團結出版社
叢編項: 名人名傳叢書 插圖本 第二輯
標 簽: 歷史人物

ISBN: 9787801308085 出版時間: 2004-06-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1cm 頁數(shù): 25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他的名字與中國近代史上一系列重要的事件,如公車上書、立憲行動、辛?ジ錈⒒す秸鵲冉裘芟嗔?。他一生多变,受竻矒砑{緇嶧肪澈凸?jié)a裰型飧髦炙汲鋇撓跋歟湔嗡枷牒脫豕鄣愣技涓叢櫻沂背3魷智昂竺艿南窒螅謚泄飛?,他蕷J櫧畝嗟娜宋鎦弧?吳其昌(1904-1944),浙江海寧人。字子馨。清華大學研究院第一屆研究生,以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等著名學者為師。曾任南開大學文史教席、清華大學史學講師、國立武漢大學史學教授等職,抗戰(zhàn)開始后曾兼任中央干部訓練班教官,并曾赴陪都重慶出席中國史學會及史地教育委員會。他是最黑暗地獄底層的有血有淚有志氣的一位滿身創(chuàng)傷的青年,他也屢次想像陳天華那樣跳海而死,但他堅決相信中國不會亡,所以他雖然處在全然無望中,卻始終在掙扎奮斗。如果說孫中山先生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則梁啟超便是民主思想的先行者。他為民主共和冒死沖鋒,其功絕不在武人之下。他自己承認“陳勝、吳廣”之功,但天下后世的公評,他的勤勞、他的氣魄、精神、聲威,實在比陳勝、吳廣高出萬倍。

作者簡介

  吳其昌(1904-1944),浙江海寧人。字子馨。清華大學研究院第一屆研究生,以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等著名學者為師。曾任南開大學文史教席、清華大學史學講師、國立武漢大學史學教授等職,抗戰(zhàn)開始后曾兼任中央干部訓練班教官,并曾赴陪都重慶出席中國史學會及史地教育委員會。著述極多,有《明道程子年譜》、《伊川程子年譜》、《朱子著述考》、《朱子全集輯佚》、《殷墟書契解詁》、《金文歷朔疏征》、《金文年表》、《金文氏族疏征》、《金文世族譜》、《金文名象疏征》、《梁啟超傳》(上卷)等,另有論文百余萬言,及未完成之著作《金文方圓疏征》=《習語疏征》、《職官疏征》、《禮制疏征》等若干種。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一世紀來中國的命運
       ——從鴉片戰(zhàn)爭至梁氏誕生的前夕
  第一節(jié) 緒說
  第二節(jié) 梁氏生前中國一般的慘避況
         陷落于絕望的深淵——天災·人禍——道德的墮落——思想的顛倒——民智的固陋——社會的腐化——太后的奢靡——朝延的昏庸——外交的腐敗——軍隊的黑暗——實業(yè)的叢弊——貪污的普遍
  第三節(jié) 梁氏生前中國一般的教育狀況
         童年生活是怎樣的——青年教育是怎樣的——官辦“洋學堂”是怎樣
  第四節(jié) 梁氏后來對于祖國命運的影響
         文體的改革——報紙的改革——新興各報述評
第二章 亡國景象與維新初潮
       ——為梁氏誕生至戊戌政變
  第五節(jié) 綜敘
  第六節(jié) 亡國現(xiàn)象的種種
         禍根的溯源——延續(xù)的天災人禍——此年的國際形勢及世界大勢——中國遭受瓜分的“史跡表”——帝俄侵華的陰謀——暴日蓄志亡華的野心
  第七節(jié) 梁氏幼年的家庭生活及家鄉(xiāng)環(huán)境
         鐫留著悲慘史跡的“崖山”熊子鄉(xiāng)——祖榻的口訓——開始離鄉(xiāng)——睜開眼睛了
  第八節(jié) 康梁會接——關于思想·學術·政治的淵源
         康有為氏的速寫——萬本草堂的內(nèi)容——長興學舍的教育大綱表
  第九節(jié) 梁氏獨立事業(yè)的開始
         中國新青年的群英會(湖南新政開幕)——長沙時務學堂的內(nèi)容及其貢獻——啟發(fā)新智的第二步驟(創(chuàng)學會)——長沙南學會概述——“明”“暗”二力的閃電站——推行維新的第三步驟(辦報紙)——《經(jīng)學報》與《時務報》
第三章 維新的失敗與革命的成功
       ——自戊戌變法至梁氏亡命
  第十節(jié) 促成戊戌變法的原因
         綜說——外激的遠因(由于閉關政策的失敗 由于俄皇西化而富強的歆羨 由于列強之集中環(huán)玫 由于船堅炮利政策之失敗)——外激的近因(由于日本維新的鼓勵 由于甲午國恥的教訓 由于瓜分慘禍的迫切 由于土耳其不變法而衰弱的借鑒)——內(nèi)根的遠因(由于政治上傳統(tǒng)惡習的潰決 由于國民窺破滿族的無能  由于洪、楊平后政權的轉移由于咸、同間宮廷政變的后果)——內(nèi)根的近因(由于“帝”、“后”本身的爭執(zhí) 由于滿族霸占統(tǒng)治權的反動 由于革命高潮的亢進 由于傾向維新與論的成熟)
  第十一節(jié) 戊戌政變史劇的繪影
           痛哭流涕時代的最后請愿——新政要綱一覽——磨折的警報——譚、袁半夜的壯劇——皇帝成俘虜了——廢立陰謀與“單片請安”——譚嗣同精忠壯烈的芳躅——千秋肅敬的劉光第父子與林旭夫婦——康廣仁、楊深秀、楊銳與三君子的忠烈
  第十二節(jié) 政變失敗原因的解析
           清德宗的無權與無能——康有為本身的缺點——滿族的排斥與破壞——守舊分子的死力陰撓
附錄:三十自述
      論中國人種之將來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