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網絡與數據通信網絡組建與管理軟交換的工程實現

軟交換的工程實現

軟交換的工程實現

定 價:¥33.00

作 者: 羅國慶等編著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叢編項: 現代通信網絡技術叢書
標 簽: 通信交換 技術

ISBN: 9787115121134 出版時間: 2004-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6cm 頁數: 277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不但詳細敘述了下一代網絡(NGN)的重要技術:軟交換技術的原理,而且講述了軟交換技術的工程實現問題。本書的內容主要包括軟交換技術概述、軟交換技術原理、移動軟交換技術的實現、支持多媒體業(yè)務的軟交換、基于軟交換技術的NGN、軟交換技術的企業(yè)解決方案、軟交換技術的應用和軟交換試驗網與測試等。本書內容詳盡,理論與實例結合,適合于電信行業(yè)從事網絡相關工作的工程與技術人員閱讀,對通信相關專業(yè)的在校師生也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暫缺《軟交換的工程實現》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概述  1
1.1  軟交換技術的產生  1
1.1.1  來自運營商的驅動力  1
1.1.2  數據業(yè)務的飛速發(fā)展  1
1.1.3  新舊網絡融合的需要  2
1.1.4  軟交換的概念  3
1.2  軟交換技術的發(fā)展  3
1.2.1  相關協議的發(fā)展  4
1.2.2  軟交換的標準化組織機構  6
1.2.3  國內軟交換技術的研究進展  7
1.2.4  軟交換的現狀與市場分析  8
1.3  軟交換的優(yōu)勢與存在的問題  9
1.3.1  軟交換的優(yōu)勢  9
1.3.2  軟交換技術待研究的問題  10
1.4  結論  12
第2章  軟交換技術  13
2.1  軟交換的網絡體系結構  13
2.1.1  軟交換總體網絡框架  13
2.1.2  軟交換與H.323網絡互通的網絡框架  14
2.1.3  軟交換網絡與PSTN/ISDN互通的網絡框架  15
2.1.4  基于軟交換技術的VoIP網絡結構  16
2.1.5  基于軟交換技術的VTOA網絡結構  17
2.1.6  軟交換網絡與傳統電信網絡的比較  18
2.1.7  軟交換技術方案與現有H.323方案的對比  19
2.2  軟交換設備的接口協議  21
2.2.1  H.248協議  21
2.2.2  MGCP協議  22
2.2.3  H.323協議  23
2.2.4  SIP協議  25
2.2.5  BICC協議  28
2.3  軟交換技術的特點與功能  30
2.3.1  特點  30
2.3.2  軟交換設備的主要功能  31
2.4  軟交換網絡與其他網絡的互通  34
2.4.1  軟交換網絡與IP電話網(H.323體系)的互通  34
2.4.2  軟交換網絡與SIP網絡體系的互通  38
2.4.3  軟交換網絡與現有智能網的互通  41
2.5  軟交換的業(yè)務  45
2.5.1  基于軟交換的業(yè)務總體框架  45
2.5.2  提供的業(yè)務  48
2.6  媒體網關  53
2.6.1  媒體網關與信令網關在軟交換網絡體系中的位置  53
2.6.2  媒體網關的種類  53
2.6.3  媒體網關的功能  55
2.6.4  主要的消息流程  58
2.7  信令網關  61
2.7.1  信令網關的組網  62
2.7.2  信令網關的主要功能  64
2.7.3  七號信令網與IP網的互通  65
2.7.4  信令在ATM承載與IP承載間的互通  68
2.7.5  信令網關的信令協議  70
2.7.6  信令網關上的消息封裝過程  79
第3章  移動軟交換技術的實現  82
3.1  軟交換技術和3G網絡的關系  82
3.1.1  R99階段的組網  83
3.1.2  R4階段  84
3.1.3  R5階段的軟交換網絡  85
3.2  支持移動業(yè)務的軟交換技術  87
3.2.1  移動和漫游  87
3.2.2  虛擬歸屬環(huán)境  87
3.2.3  向IPv6演進  89
3.3  3GPP R4移動軟交換系統網絡架構  89
3.3.1  3GPP R4階段移動軟交換系統總體框架  89
3.3.2  移動交換服務器作為端局  90
3.3.3  移動交換服務器作為關口局  90
3.3.4  移動交換服務器作為長途匯接局  90
3.4  移動軟交換的功能  91
3.4.1  移動性管理功能  91
3.4.2  安全保密功能  93
3.4.3  呼叫控制和處理功能  93
3.4.4  VLR功能  96
3.4.5  其他功能  97
3.5  移動軟交換設備的邏輯接口  98
3.5.1  Nc接口  98
3.5.2  Mc接口  99
3.5.3  Nb接口  100
3.5.4  移動軟交換網絡與七號信令網及其他網絡互通的接口  103
3.5.5  其他接口  104
3.6  移動媒體網關  105
3.6.1  移動媒體網關的一般功能  105
3.6.2  承載控制過程  106
3.6.3  媒體流操作過程  107
3.6.4  媒體資源的管理和控制過程  109
3.7  典型呼叫處理信令流程  109
3.7.1  呼叫建立  109
3.7.2  呼叫清除  111
3.7.3  切換/重定位  112
3.7.4  基于隧道的承載建立  114
3.8  移動與固定網軟交換技術的差異比較  117
3.8.1  移動與固定網軟交換設備的特征差異  117
3.8.2  移動與固定網軟交換在接入方面的差異  118
3.8.3  移動與固定網軟交換技術在協議方面的差異  122
3.8.4  移動與固定網軟交換技術在資源控制模型方面的差異  124
3.8.5  移動與固定網軟交換技術在媒體網關方面的差異  126
3.9  基于2G/3G平滑演進的移動核心網軟交換解決方案  130
3.9.1  軟交換技術在2G中的應用  130
3.9.2  軟交換設備在核心網的演進模式  131
3.9.3  Tandem應用模式  131
3.9.4  GMSC應用模式  132
3.9.5  VMSC應用模式  133
3.10  小結  134
第4章  支持多媒體業(yè)務的軟交換系統  136
4.1  發(fā)展背景  136
4.1.1  軟交換機促成IP語音業(yè)務  136
4.1.2  處理實時業(yè)務  137
4.1.3  多種方法保證服務質量  137
4.2  軟交換網絡如何實現多媒體業(yè)務  137
4.2.1  軟交換網絡和視訊網互通方案  137
4.2.2  面向下一代網絡  139
4.3  支持多媒體業(yè)務的軟交換系統總體框架結構  139
4.3.1  多媒體業(yè)務  139
4.3.2  支持多媒體業(yè)務的軟交換系統的體系結構  140
4.4  RTP  142
4.4.1  RTP的作用與功能  142
4.4.2  RTP要求  143
4.4.3  RTCP包的使用  145
4.5  多媒體軟交換系統  145
4.5.1  基本功能  145
4.5.2  MC的功能  146
4.5.3  MP的功能  147
4.5.4  多媒體服務器  148
4.5.5  多媒體終端  149
第5章  基于軟交換技術的下一代網絡  152
5.1  NGN技術  152
5.1.1  NGN的由來  152
5.1.2  NGN的概念  154
5.1.3  網絡理想模型與NGN  156
5.1.4  NGN的特點  159
5.2  基于軟交換技術的NGN的組網技術  160
5.2.1  組網原則與應該考慮的問題  160
5.2.2  引入軟交換設備后的組網方式  161
5.2.3  基于軟交換技術的NGN的路由  163
5.2.4  軟交換設備的異地容災  165
5.2.5  軟交換網絡中的信令網關  166
5.3  Parlay API  167
5.3.1  Parlay API特性  167
5.3.2  Parlay API在網絡中的位置  168
5.3.3  Parlay API體系結構  169
5.3.4  Parlay API提供的業(yè)務  170
5.3.5  Parlay業(yè)務應用例子  170
5.3.6  呼叫控制服務能力  171
5.3.7  業(yè)務支撐環(huán)境  173
5.3.8  研究Parlay的意義  176
5.4  NGN的發(fā)展  176
5.4.1  NGN的演進路線  176
5.4.2  NGN的現狀  177
5.4.3  中國NGN的發(fā)展  177
5.4.4  下一代的服務  180
5.4.5  結論  182
第6章  軟交換技術的企業(yè)解決方案  183
6.1  華為公司的解決方案  183
6.1.1  基于軟交換技術綜合網絡平臺  183
6.1.2  U-SYS NGN解決方案  183
6.2  中興公司的解決方案  186
6.2.1  軟交換體系結構  186
6.2.2  商用實例  188
6.3  北電網絡公司的解決方案  191
6.3.1  Succession解決方案  191
6.3.2  北電網絡的NGN方案  193
6.4  法國阿爾卡特的解決方案  193
6.4.1  NGN C4方案  194
6.4.2  NGN C5方案  195
6.4.3  試驗網  196
6.5  美國冠遠(Clarent)的解決方案  196
6.6  3COM公司的解決方案  197
6.7  美國朗訊的解決方案  200
6.7.1  朗訊ESE/VSE功能介紹  201
6.7.2  ESE/VSE的提供的應用  203
6.8  西門子的解決方案  205
6.8.1  SURPASS解決方案  205
6.8.2  設備應用情況  206
6.9  凱門公司的解決方案  209
6.9.1  系統介紹  209
6.9.2  NGN軟交換平臺OpenCA  209
6.9.3  NGN業(yè)務平臺OpenSN  209
6.10  UT斯達康解決方案  210
6.10.1  軟交換系統mSwitch  210
6.10.2  NGN解決方案WACOS  212
第7章  軟交換技術的應用及案例  214
7.1  概述  214
7.1.1  軟交換技術的基本應用  214
7.1.2  軟交換技術的典型應用  218
7.2  骨干網的應用方案  220
7.2.1  長途匯接局的骨干網應用方案示例  220
7.2.2  C4 VoIP的骨干網應用方案示例  222
7.3  在接入網的應用方案  223
7.3.1  中興移動軟交換城域網方案及應用  223
7.3.2  華為U-SYS NGN接入層解決方案  227
7.3.3  西門子針對大客戶的本地接入解決方案  228
7.4  在專網和行業(yè)用戶的應用方案  230
7.5  在企業(yè)網的應用  231
7.5.1  凱門的企業(yè)IP長途電話應用方案  232
7.5.2  華為的集團用戶分組語音解決方案  233
7.6  3G核心網應用方案  234
7.6.1  華為基于軟交換技術的WCDMA核心網  234
7.6.2  UT斯達康的Moving Media 核心網  235
7.7  多業(yè)務應用方案  236
7.7.1  華為的IP Centrex業(yè)務  236
7.7.2  凱門的IP會議電話業(yè)務  237
7.7.3  UT斯達康軟交換系統增值業(yè)務  237
第8章  軟交換試驗網與測試  240
8.1  國內外軟交換試驗情況  240
8.1.1  國外軟交換實驗的情況  240
8.1.2  國內軟交換的實驗情況  241
8.1.3  實驗網工程的結論  246
8.2  聯通軟交換網絡試驗模型  246
8.2.1  聯通軟交換網絡試驗模型的網絡結構  246
8.2.2  軟交換網絡試驗要求提供的業(yè)務  246
8.2.3  試驗內容  247
8.3  衛(wèi)通軟交換試驗網  248
8.3.1  軟交換試驗網絡建設目的  248
8.3.2  試驗網建設范圍和提供的業(yè)務  248
8.3.3  試驗網網絡組織方案  249
8.3.4  業(yè)務實現方案  252
8.3.5  試驗網工程設備配置  259
8.3.6  運營支撐系統建設方案  259
8.3.7  試驗網建設后的測試內容及步驟  259
8.4  軟交換的測試  261
8.4.1  測試環(huán)境方案  261
8.4.2  測試儀器  265
8.4.3  測試項目  265
8.4.4  測試方法舉例  267
縮略語  272
參考文獻  276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