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輔大學教輔計算機圖形學基礎教程

計算機圖形學基礎教程

計算機圖形學基礎教程

定 價:¥24.00

作 者: 孫正興,周良,鄭宏源編著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高等院校計算機教育系列教材
標 簽: 圖形學

ISBN: 9787302076827 出版時間: 2004-02-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27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計算機圖形學是計算機學科中最活躍的分支之一。本書以獨特的視角對計算機圖形學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應用方式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在內(nèi)容選取上,本書既對計算機圖形學所涉及的圖形顯示、圖形生成和操縱、圖形表示和建模等基礎理論和技術(shù)進行了系統(tǒng)講解,也對諸如圖形動畫原理及基本二維動畫制作方法等計算機圖形學綜合應用方法進行了適當介紹;既包括了傳統(tǒng)計算機圖形學內(nèi)容的講解,也不乏諸如非規(guī)則形體建模、表現(xiàn)和人臉動畫、可縮放矢量和數(shù)字墨水等計算機圖形學最新進展的介紹。在結(jié)構(gòu)編排上,本書采取將計算機圖形學內(nèi)容歸結(jié)為基礎概念、圖形顯示、圖形生成、圖形觀察、圖形建模和圖形動畫一條主線,便于讀者真正系統(tǒng)地領悟計算機圖形學“逼真”地模擬現(xiàn)實世界物體的發(fā)展和應用宗旨。在描述方式上,本書摒棄了傳統(tǒng)計算機圖形學教材中繁瑣復雜的算法推導和連篇累牘的軟件程序,采取啟發(fā)式方法,注重于使讀者能從概念、技術(shù)和應用三個不同層次上理解計算機圖形學的內(nèi)容,并使用大量圖示以易于學習和理解。另外,本教材還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本書是作為計算機圖形學基礎教材而編寫的,不僅可作為高等學校、高等職業(yè)學校等計算機、醫(yī)學、機械、天文、物理、化學、環(huán)境、地學、軍事等理工科師生作為教材使用,而且對于想了解計算機圖形學及其應用知識的讀者也是一本很好的參考資料。計算機圖形學影響著每一個使用計算機的人,正是計算機圖形學中圖形用戶界面技術(shù)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才使得計算機及其應用能夠如此普及。有些人認為自身并不從事計算機圖形學方面的工作而不重視甚至放棄對計算機圖形學的學習,孰不知只要你想通過顯示器來學習和工作,圖形學就會悄然來到你身邊。實際上,計算機圖形學及其應用已經(jīng)滲透到科研、工程、商業(yè)、藝術(shù)等社會生活和工業(yè)生產(chǎn)的幾乎一切領域,并與這些領域自身發(fā)展相互推動和促進,計算機圖形學已成為信息技術(shù)中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社會也將需要有更多的人能夠全面了解和正確理解計算機圖形學的本質(zhì)。計算機圖形學應用十分廣泛,因而在編寫作為基礎課程的計算機圖形學教材時要考慮多種因素。首先,就相關(guān)學科而言,諸如人機交互技術(shù)、計算機動畫技術(shù)、可視化技術(shù)、真實感圖形顯示技術(shù)、虛擬現(xiàn)實、多媒體技術(shù)、計算機視覺、基于內(nèi)容的視覺信息檢索、多媒體挖掘、可視化軟件工程、計算機輔助幾何設計和造型、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造、地理信息系統(tǒng)、藝術(shù)和網(wǎng)頁設計等課程或技術(shù)都以計算機圖形學為基礎,教材內(nèi)容必須能夠包含其共性,真正為學習者提供進一步學習這些課程或技術(shù)的基礎。其次,從傳授知識的方式來講,是采取傳之以“魚”,還是授之以“漁”?!棒~”注重于計算機圖形學中的具體算法、特定工具或?qū)iT技能,“漁”則強調(diào)計算機圖形學的算法原理、方法思想和概念內(nèi)涵。在信息技術(shù)及其工具迅猛發(fā)展的今天,孰優(yōu)孰劣,不言自明。第三,從學習者角度來看,有兩種不同的要求:一種是從事計算機圖形學及其相關(guān)領域的開發(fā)和研究者,他們要求書的內(nèi)容應注重系統(tǒng)、深入和完善的知識;另一類讀者主要將計算機圖形學作為學習和工作的基礎或工具,這類讀者從事的工作包括:信息工程相關(guān)學科、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造等工程以及網(wǎng)頁、藝術(shù)、工程等,他們更關(guān)心的是圖形學的原理和使用方法。顯然,在有限的篇幅內(nèi)要做到兩全其美是困難的,而且,讀者想通過一個學期或更短時間的學習就能達到開發(fā)和應用的水平也是不大可能的,而應該注重于深刻理解和正確應用計算機圖形學的原理和概念。本書是作為計算機圖形學的基礎教材而編寫的,目的就是讓讀者能夠全面而系統(tǒng)地理解計算機圖形學的相關(guān)概念、原理和知識。書中并沒有將計算機圖形學的算法推導和嚴格定義作為重點(讀者不必擔心被繁瑣復雜的圖形學算法過程和嚴格定義所困擾,假如你需要,這種面向計算機圖形學專業(yè)人員的書籍在參考文獻中可以找到),也沒有強調(diào)計算機圖形學的使用技能(使用技能培養(yǎng)的惟一解決辦法不是去看多少書籍,而是不斷地對特定工具或軟件使用),而是介紹了必要的、最小限度的內(nèi)容,并介紹了計算機圖形學領域中的一些最新的研究方法和成果,重點放在概念的解釋、原理的講解和方法的使用等方面,力圖使讀者易于正確地理解計算機圖形學的基本知識。本書的特點是:①重概念。本書擯棄了繁瑣的公式推導和繁雜的軟件實現(xiàn)技術(shù),而主要從圖形學應用角度講述概念。內(nèi)容上選取圖形學的應用和深入研究所必備的知識,不追求“羅列式的全面”,而追求“透徹型的精煉”。②重系統(tǒng)。本書不是支離破碎地羅列概念和定義,而是注重概念的系統(tǒng)性,使讀者能學以致用。在內(nèi)容的編排上,不是采用傳統(tǒng)的二維與三維或硬件和軟件的分類方式,而是歸結(jié)為以基礎概念、圖形顯示、圖形生成、圖形觀察、圖形建模和圖形動畫為主線,使讀者能從概念、技術(shù)和應用三個不同層次上同時理解圖形學內(nèi)容。③重形象?!耙环媱龠^千句話”在圖形圖像領域是句名言,然而很多教材缺乏對這一優(yōu)勢的利用。本書并沒有簡單地羅列各種概念,也沒有嚴格地定義每個概念,而是將概念的圖解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書中采用了很多圖示來對各種概念進行解釋,便于讀者學習時理解和記憶。本書包括6章。第1章全面介紹計算機圖形學的研究內(nèi)容、發(fā)展狀況、學科范疇、軟件標準、系統(tǒng)構(gòu)成及發(fā)展方向,尤其是透徹闡述了計算機圖形學的定義及其過程以及圖形和圖像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這是理解計算機圖形學中的相關(guān)技術(shù)和概念,及其作為相關(guān)學科基礎和關(guān)聯(lián)的理論基礎。第2章從作為人類視覺系統(tǒng)基礎的顏色模型開始,詳細介紹了圖形的顯示原理及相關(guān)技術(shù),主要包括:作為顯示器技術(shù)基礎的圖形顯示原理,作為圖形顯示核心的線畫圖形、填充圖形和字符的生成原理和方法,為提高圖形顯示質(zhì)量的反走樣技術(shù)的主要思想。第3章從分析圖形的顯示過程入手,重點介紹了圖形顯示過程中涉及的基礎技術(shù),既包括作為圖形觀察和操縱基礎的基本二維和三維幾何變換,也包括實現(xiàn)圖形觀察和操縱的投影變換、觀察變換,還包括為確保圖形顯示真實性的圖形裁剪和可見面判別方法。第4章從規(guī)則形體建模、非規(guī)則形體建模和圖形光照模型這三個方面介紹了作為計算機圖形學核心技術(shù)的圖形表示和建模方法,既包括傳統(tǒng)的線架模型、多邊形模型、掃掠模型、空間分割、邊界表示、實體表示和特征表示等幾何造型方法,也包括諸如分形幾何、形狀文法、粒子系統(tǒng)及基于物理造型等最新非規(guī)則過程建模方法,并介紹了作為真實感圖形顯示基礎的幾種基本光照模型。第5章以曲線曲面的基本原理為基礎,重點介紹了Bezier曲線曲面、B樣條曲線曲面和NURBS曲線曲面這三種最常用曲面模型的基本概念和性質(zhì)。第6章作為全書的綜合應用,概括了圖形動畫的基本原理、分類和發(fā)展,并以GIF、PhotoMorph和Flash為例簡單介紹了二維圖形動畫的制作方式。附錄中簡單介紹了計算機圖形學的兩個最新技術(shù),即可縮放矢量圖形(SVG)標準和數(shù)字墨水(DigitalInk)。學習本書可如下安排:對于計算機專業(yè)或具備相應計算機基礎知識的人員,可選擇第1章至第5章作為重點內(nèi)容,第6章作為自學和綜合練習使用;對于非計算機專業(yè)或缺乏計算機系統(tǒng)知識的人員,可選擇第1章至第4章及第6章的部分內(nèi)容;對于高職或技能人員可以選擇第1、第2和第6章的內(nèi)容重點學習,而粗讀第3、第4和第5章的內(nèi)容。學習方式可以先將內(nèi)容粗略地看一遍,然后,參照教學幻燈片學習或由教師講解重點,并完成有關(guān)思考題。需要指出的是:計算機圖形學是一門有用的、有趣的課程,但也是難學的課程?!半y”體現(xiàn)在整個學科發(fā)展日新月異,應用領域不斷拓展,相關(guān)學科相互重疊和滲透,難以把握和區(qū)分;同時,圖形學涉及的內(nèi)容和應用很廣,學科交叉繁雜,難以形成一個簡單、獨立和明確的知識體系。但是,計算機圖形學是沿著“逼真”地模擬現(xiàn)實世界物?逭馓踔饗叻⒄溝?,所以,其概念和揣f矸椒ň哂邢嗟焙玫囊恢灤裕虼?,读者只要灾J笆弊⒁狻扒昂罅搿保湍艽锏健耙煌ò僂ā鋇男Ч?。链撯,紦溷机蛫A窩Ф雜詿蠖嗍琳叨允粲謨τ瞇圖際?,因此,灾J暗耐北匭胱⒅厥迪昂陀τ?,找一个拈`直咦釷煜せ螄朧煜さ墓ぞ呋蛉砑肪?,试讙侖拈犫S胱齷螄不蹲齙氖慮?,就会更舍曅体会到紦溷机蛫A窩僑綰斡杏煤陀腥?,真正领悟概拟k爰寄薌淶奈⒚罟叵怠?本書以筆者近年來承擔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shù)系相應課程的教學講義為基礎編寫而成,凝聚了多年來對計算機圖形學及其應用的理解。在寫作過程中,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周良和鄭宏源兩位老師進行了緊密的合作和詳細的討論,融入了他們對工科院校各專業(yè)同類課程的許多教學經(jīng)驗和思想,并與他們共同完成本書。在課程教學和本書編寫過程中,得到了筆者的博士后導師張福炎教授以及博士學位導師丁秋林教授、蔡士杰教授等前輩的許多悉心指點和幫助,在此謹表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碩士生周若鴻和張莉莎花費了大量精力和時間對全稿進行了認真校正,并提出了許多有益的修改意見,同時碩士生孫建勇、邱慶華、張斌和李曼舞在本書編寫過程中也給予了最大的幫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謝!對書中存在的不足,懇請讀者和同行指正.

作者簡介

暫缺《計算機圖形學基礎教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圖形學概論
1. 1 計算機圖形學的內(nèi)容及其發(fā)展
1. 1. 1 計算機圖形學的研究內(nèi)容
1. 1. 2 計算機圖形學的發(fā)展概況
1. 1. 3 計算機圖形學中的圖形定義和形式
1. 1. 4 計算機圖形學的學科范疇
1. 2 計算機圖形學軟件標準
1. 2. 1 圖形軟件標準的發(fā)展
1. 2. 2 圖形軟件標準的類型
1. 2. 3 標準圖形支撐軟件
1. 3 計算機圖形系統(tǒng)
1. 3. 1 計算機圖形系統(tǒng)的基本功能
1. 3. 2 計算機圖形系統(tǒng)的組成
1. 4 圖形學應用及其發(fā)展
1. 4. 1 人機交互技術(shù)
1. 4. 2 計算可視化
1. 4. 3 真實感圖形顯示
1. 4. 4 虛擬現(xiàn)實技術(shù)
1. 4. 5 計算機輔助設計
1. 4. 6 計算機動畫
1. 5 思考和練習
第2章 圖形顯示與生成
2. 1 顏色模型
2. 1. 1 顏色特征描述:顏色空間
2. 1. 2 顏色的基色混合描述
2. 1. 3 圖形顯示的顏色模型
2. 2 圖形顯示原理
2. 2. 1 陰極射線管
2. 2. 2 光柵掃描顯示原理
2. 2. 3 隨機掃描顯示原理
2. 2. 4 其他圖形輸出設備
2. 3 線圖形生成原理
2. 3. 1 線圖形生成的基本概念
2. 3. 2 線生成DDA算法
2. 3. 3 Bresenham線生成算法
2. 3. 4 中點圓生成算法
2. 3. 5 中點橢圓生成算法
2. 3. 6 其他曲線生成算法
2. 4 填充圖元生成原理
2. 4. 1 多邊形掃描轉(zhuǎn)換填充
2. 4. 2 區(qū)域填充
2. 4. 3 掃描轉(zhuǎn)換填充與區(qū)域填充的比較
2. 5 字符圖元生成
2. 5. 1 字符編碼標準
2. 5. 2 點陣字符生成
2. 5. 3 矢量字符生成
2. 5. 4 點陣字符和矢量字符的比較
2. 6 反走樣技術(shù)
2. 6. 1 反走樣的基本原理
2. 6. 2 常用的反走樣技術(shù)
2. 7 思考和練習
第3章 圖形觀察與變換
3. 1 圖形觀察和變換原理
3. 1. 1 圖形的觀察和變換過程
3. 1. 2 計算機圖形系統(tǒng)中的坐標系
3. 1. 3 計算機圖形系統(tǒng)中的圖形變換
3. 2 圖形的二維幾何變換
3. 2. 1 二維基本幾何變換
3. 2. 2 幾何變換的齊次表示
3. 2. 3 復合變換
3. 2. 4 特殊幾何變換
3. 3 圖形的三維幾何變換
3. 3. 1 三維基本幾何變換
3. 3. 2 三維特殊幾何變換
3. 3. 3 三維坐標系的變換
3. 4 投影變換
3. 4. 1 平面幾何投影
3. 4. 2 平面投影變換原理
3. 5 圖形觀察變換
3. 5. 1 三維觀察變換
3. 5. 2 一般投影變換
3. 5. 3 二維觀察變換
3. 6 圖形的裁剪
3. 6. 1 點的裁剪
3. 6. 2 線段的裁剪
3. 6. 3 非矩形裁剪窗口的線段裁剪
3. 6. 4 多邊形裁剪
3. 7 可見面判別
3. 7. 1 可見面判別中的連貫性
3. 7. 2 后向面判別
3. 7. 3 深度緩沖器算法
3. 7. 4 A緩沖器算法
3. 7. 5 深度排序算法
3. 7. 6 BSP樹算法
3. 8 思考和練習
第4章 圖形表示與建模
4. 1 規(guī)則形體的精確表示
4. 1. 1 規(guī)則形體表示的基本概念
4. 1. 2 實體的定義與運算
4. 1. 3 三維形體的表示方法
4. 2 非規(guī)則形體的表示
4. 2. 1 分形幾何
4. 2. 2 形狀文法
4. 2. 3 粒子系統(tǒng)
4. 2. 4 基于物理的建模
4. 3 圖形光照模型
4. 3. 1 簡單光照模型
4. 3. 2 面繪制模型
4. 3. 3 整體光照模型
4. 3. 4 基本效果模型
4. 4 思考和練習
第5章 曲線曲面基礎
5. 1 曲線曲面的基本概念
5. 1. 1 曲線曲面的參數(shù)化表示
5. 1. 2 曲線曲面的基本類型
5. 1. 3 曲線曲面的基函數(shù)表示
5. 1. 4 曲線的連續(xù)性
5. 2 參數(shù)三次插值樣條曲線
5. 2. 1 參數(shù)三次插值樣條曲線的類型和性質(zhì)
5. 2. 2 自然三次插值樣條
5. 2. 3 Hermite三次插值樣條
5. 2. 4 Cardinal樣條
5. 2. 5 Kochanel-Bartels樣條
5. 3 Bezier曲線曲面
5. 3. 1 Bemstein基函數(shù)及其性質(zhì)
5. 3. 2 Bezier曲線的定義和性質(zhì)
5. 3. 3 Bezier曲線的離散生成
5. 3. 4 Bezier曲線分割和逼近
5. 3. 5 Bezier曲線的拼接
5. 3. 6 Bezier曲線的升降階
5. 3. 7 Bezier曲面的定義和性質(zhì)
5. 4 B樣條曲線曲面
5. 4. 1 B樣條基函數(shù)
5. 4. 2 B樣條曲線的定義
5. 4. 3 B樣條曲線的性質(zhì)
5. 4. 4 B樣條曲線的類型
5. 4. 5 B樣條曲線的離散生成
5. 4. 6 B樣條曲線的節(jié)點插入
5. 4. 7 B樣條曲線的形狀控制
5. 4. 8 B樣條曲面的定義
5. 5 NURBS曲線曲面
5. 5. 1 有理樣條曲線定義
5. 5. 2 NURBS曲線的優(yōu)缺點
5. 5. 3 NURBS曲線的表示
5. 5. 4 NURBS曲線的形狀因子
5. 5. 5 NURBS曲面的表示與性質(zhì)
5. 6 思考和練習
第6章 圖形動畫原理
6. 1 動畫的概念和原理
6. 1. 1 動畫的基本原理
6. 1. 2 計算機動畫的概念
6. 2 計算機動畫的基本原理
6. 2. 1 計算機動畫的基本類型
6. 2. 2 計算機動畫的關(guān)鍵技術(shù)
6. 3
維簡單動畫的制作
6. 3. 1 二維動畫的特點
6. 3. 2 GIF簡單動畫的應用
6. 3. 3 PhotoMorph動畫的應用
6. 3. 4 Flash動畫的應用
6. 4 計算機動畫的最新發(fā)展
6. 4. 1 表演動畫及其原理
6. 4. 2 表演動畫的關(guān)鍵技術(shù)
6. 4. 3 幾種典型的表演動畫系統(tǒng)
6. 4. 4 人臉動畫
6. 5 思考和練習
附錄A 可縮放矢量圖形 SVG 標準
附錄B 筆式交互與數(shù)字墨水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