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論 1.1 黃河概況 1.2 黃河特點 1.3 黃河水資源的利用 1.4 黃河水質 1.5 黃河水污染防治對策 第2章 高濁度水河流中的泥沙及渾水的一般特性 2.1 高濁度水的含義 2.2 高濁度水的成因 2.3 河流中泥沙的理化性質及渾水的特性 第3章 高濁度水取技術 3.1 高濁度水取水口位置 3.2 取水口位置選擇的要求 3.3 判斷河道性質的方法 3.4 黃河取水構筑物的常用形式、特點和適用條件 3.5 黃河取水構筑物的常用形式、特點和適用條件 3.6 取水構筑物防淹沒和防沖刷 3.7 防泥沙對水泵葉輪的磨損 3.8 取水構筑物防草 3.9 取水構筑物防冰 第4章 高濁度水的管道輸送 4.1 高濁度水的流動特性 4.2 高濁度水的輸沙特性 4.3 高濁度水泥沙運動特性 4.4 高濁度水阻力計算 4.5 高濁度水沉淀池排泥管道阻力計算 4.6 高濁度水管道的安全設計 第5章 高濁度水的自然沉淀 5.1 沉降特性劃分 5.2 高濁度水的沉降特性 5.3 高濁度水的濃縮特性 5.4 影響高濁度水渾液面沉速的因素 5.5 自然沉淀渾液面沉速的計算 5.6 斜板預沒處理黃河高濁度水上升流速的計算 5.7 高濁度水沉降分離濃縮理論及各種計算方法 5.8 高濁度水沉淀池新技術理論 5.9 高濁度水沉淀池面積計算方法 第6章 高濁度水的混凝 6.1 絮凝的理論基礎 6.2 紊流條件下顆粒的碰撞絮凝 6.3 有機高分子絮凝劑的應用 6.4 無機高分子絮凝劑的應用 6.5 絮凝工藝 6.6 HPAM投加量與渾液沉速 6.7 高效絮凝回流清水澄清池 6.8 高濁度水的結團絮凝處理方法 6.9 高濁度水二級電凝聚處理方法 第7章 受污染黃河高濁度水處理技術 7.1 各單元凈水工藝對致突變物去除能力的研究 7.2 去除有機污染物和氨氮的凈化工藝 7.3 黃河高濁度水強化混凝沉淀試驗 7.4 澄清水回、混凝劑聯(lián)合投加凈化高濁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