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自傳體圖書,是圍棋泰斗吳清源的自戰(zhàn)回顧;書中詳細回顧了吳清源一生重要的18局棋,并附有棋譜;作者書中詳細地講述了對弈的成敗與心得,讓讀者再次感受到了大師級的棋風和圍棋的無窮奧妙;本書適合圍棋愛好者和關注圍棋領域的人士閱讀。本書是繼《中的精神》之后的又一部力作。記錄了吳清源先生一生經典的十八局,并配有棋譜和講解。讓讀者再次領略圍棋大師的風范。誠文堂新光社的《圍棋》雜志已經創(chuàng)刊五十周年了,我和它的最初交往是通過已飄然仙逝的勝本哲州先生開始的。我的《黑布局》、《白布局》創(chuàng)造了《圍棋》雜志的連載紀錄,我還在雜志的“名局精解”專欄上發(fā)表了許多對局解說。前來采訪的勝本哲州先生坐在我的右側運筆疾書的身影時常浮現在我的眼前。我們希望,在21世紀,圍棋能夠在更大范圍內得到普及——圍棋界要以此為己任。正是從這一點出發(fā),在21世紀即將到來的今年,參加我的研究會的年輕棋手們?yōu)榇俗鞒隽瞬恍傅呐?。這一努力不僅使得圍棋界更具活力,而且將其影響擴展到了各個領域。赴韓國下棋的芮乃偉獲得了“國手”稱號,在各種世界棋賽中也大顯身手,這些卓越成就極大地鼓舞了女棋手們打破國界、走向世界的信心和勇氣。王立誠獲得了日本的“棋圣’’稱號,也在“春蘭杯”世界職業(yè)圍棋錦標賽中獲得了冠軍,這對臺灣出生的棋手來說也是極大的鞭策。邁克·雷蒙14歲時從美國只身來到日本這個文化迥異的國家,經過辛勤的努力晉升為九段。這對世界圍棋界來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拉近了歇美人與圍棋的距離,加深了他們對圍棋的理解。作為一個良好的契機,這將使歐美的圍棋愛好者大幅增加。參加我的“21世紀圍棋’’研究會的年輕棋手們,隨著水平不斷提高,其活躍的舞臺也從國內擴展到國外。最近,我對自己過去所下的棋重新進行了研究。這使得我又有了許多新的發(fā)現,深切地感受到圍棋的無窮奧妙。幸運的是,我的身體還很健康,還可以和年輕人一起研究21世紀的圍棋——讀者朋友們,讓我們在享受圍棋帶給我們的快樂的同時,廣交朋友,讓友誼之花開遍全世界,共同迎接燦爛的21世紀。作者簡介:吳清源,姓吳名泉字清源,1914年生于福建,同年移居北京。7歲那年,吳清源從留日的父親那里學會了圍棋,年僅13歲之時,已隱然有中國頂尖高手之勢,1928年,14歲東渡日本學弈。1939年到1956年,被稱為“吳清源時代”。吳清源在日本孤軍奮戰(zhàn),僅憑個人之力,在空前絕后的十次十番棋中,戰(zhàn)勝了全日本最頂尖的超級棋士。從此,吳清源成為當之無愧的棋壇第一人,被譽為“昭和棋圣”。1939年到1956年,被稱為“吳清源時代”。1986年,由于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的積極推薦,香港中文大學決定授予吳清源“榮譽文學博士”稱號。有人曾在閑談中問金庸:“古今中外,你最佩服的人是準?”金庸不假思索答復道:“古人是范蠡,今人是吳清源?!币驗榻鹩拐J為吳清源有“極高的人生境界”,“他的奕藝,有哲學思想和悟道作背景,所以是一代的大宗師,而不僅僅是二十年中無敵于天下的大高手。大高手時見,大宗師卻千百年而不得一?!?0年前,電影《一盤沒有下完的棋》曾經風靡中國,給中國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這部電影的人物原型就是吳清源。與棋盤上的輝煌相比,吳清源的生活卻是顛沛流離、坎坷曲折。他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居無定所,輾轉漂泊,竟然被視作沒有國籍沒有身份的人,然而對于通過棋道一心探求生活真諦的吳清源而言,這些不幸都宛如浮塵。吳清源對21世紀圍棋的構想中,還十分崇尚調和、和諧。他認為圍棋是一種藝術,又是一種生命的哲學。對弈的最終目的,是從中領略圓滿調和的“道”,追求棋藝和人生的共同完美。目錄:寫在《人生十八局》出版之際吳清源九段簡歷登場棋士第一局入門考試棋(橋本宇太郎四段)第二局成名作(本因坊秀哉名人)第三局第一次參加“大手合”升段賽(林有太郎六段)第四局九連勝的嘉獎(雁金準一七段)第五局“大逆轉”的一局(木谷實五段)第六局新布局的十番棋(木谷實五段)第七局大膽的布局(木谷實五段)第八局日本選手權決賽(橋本宇太郎五段)第九局名人勝負棋(本因坊秀哉名人)第十局關西棋界的重鎮(zhèn)(久保松勝喜代六段)第十一局春季“大手合”升段賽最終局(木谷實七段)第十二局鐮倉十番棋(木谷實七段)第十三局和大前輩的十番棋(雁金準一八段)第十四局強腕小野田先生(小野田千代太郎七段)第十五局吳·藤澤十番棋(藤澤庫之助六段)第十六局橋本·吳十番棋(橋本宇太郎八段)第十七局巖本·吳十番棋(本因坊薰和八段)第十八局吳·高川三番棋(本因坊秀格八段)對局棋士簡歷對局棋士簡歷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