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自我實現(xiàn)/勵志個人修養(yǎng)與自我完善信仰·運思·悟道

信仰·運思·悟道

信仰·運思·悟道

定 價:¥36.00

作 者: 馮達文,張憲主編
出版社: 中山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中山大學哲學文庫
標 簽: 中國哲學

ISBN: 9787306022110 出版時間: 2003-12-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1cm 頁數(shù): 560頁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宗教與人文學的其他思潮、其他學問一樣,鑄造了且仍在鑄造著一個地區(qū)、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魂”。然而,上個世紀好長一段時期,國內于這個關切到“魂”的極其重要的尋問領域,卻被功利的、認知的、政治的追逐遮蔽了。幸好,八十年代以后,宗教作為學問終于重新引起注意。就中山大學而言,老一輩知名學者、歷史學家姜伯勤教授、蔡鴻生教授、林悟殊教授等,他們在嶺南佛教、摩尼教諸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就,即為海內外學界所公認。但是,宗教學作為一個學科點的建立,中山大學比之于同類院校,還是籌措較晚。1996年,經校學位委員會通過,以哲學系的研究力量為基礎(宗教學歸屬哲學門),產生了宗教學碩士點;1997年,環(huán)繞宗教學碩士點,為協(xié)調有關教學與研究力量,在中山大學人文科學學院范圍內組建了宗教研究所。2000年4月,經中山大學學術委員會審核,擴建為中山大學比較宗教研究所?!∮纱?,中山大學的宗教研究(聯(lián)結廣州地區(qū)的部分研究力量),得以更有組織與更協(xié)調的方式開展。今天,像人們看到的,研究所已擁有一支有比較好的學歷背景與學術素養(yǎng),且相互之間非常友好的學術團隊。在佛學研究方面,年輕學者龔雋教授、肖平教授、馮煥珍講師等輩,都曾分別在美國、日本、臺灣有關學術機構作過長期或短期的學術訪問。他們不僅在英語或日語方面有良好的訓練,亦且初步修習過巴利文、梵文。他們已經發(fā)表過不少研究論作,他們的目前的這種訓練,將為他們今后的研究,奠定更好的前景;在道教研究方面,劉昭瑞教授、李大華教授、王承文副教授、萬毅博士等,亦為年輕學人。他們各自在日本、美國、法國的訪問經歷,不僅使他們在文獻資料的占有與解讀方面已初具優(yōu)勢,而且他們的人類學視野將為他們往后創(chuàng)新的研究打下基礎;在基督教研究方面,張憲副教授在歐洲長達九年的訪問經歷和他在德文、法文、英文方面所具的優(yōu)勢,陳立勝副教授、李蘭芬副教授在美國的訪學所接受的訓練,特別是著名青年學者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所長劉小楓教授,從德國回來的張賢勇博士,從英國回來的、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楊慶球博士等諸友的加盟與全力支持,以及研究生輩目前在修習希臘文、希伯來文的所付出的熱忱,這無疑預示著本所的基督教研究將成為今后發(fā)展的主攻方向。作為比較宗教研究所,儒學(儒學之為教)的研究不可或缺。在這一研究領域里,黎紅雷教授、陳少明教授、任劍濤教授,其研究成果已為學界首肯,他們和另兩位副教授肖濱博士、張永義博士,亦都曾在美國作過一年以上的訪問學者。有這樣一支年輕、富有創(chuàng)意的隊伍,我們的研究事業(yè)充滿希望!學科點與研究所的順利發(fā)展,得到了海外學術機構、研究團體的多方支持。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道風山基督教叢林,自1997年起即不時向我所捐贈研究文獻、資料,為我們邀請海內外學者前來講學,又讓我所師生前往訪學,盡力為我們的研究工作創(chuàng)造條件;香港基督教文化學會、何世明基金有限公司為我們提供的幫助,使我們得以設立“何世明博士文化講座”。國內多所著名大學的學者,海外如美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以及港、臺地區(qū)的許多學者,都曾在講壇上發(fā)表過精彩的學術講演;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年復一年派出教授,為我所開設希臘文、希伯來文的學習班,香港信義宗神學院亦派出教授,為哲學系本科生開設用英文講授的宗教哲學課程。這些教授們每周星期五中午到來,下午授課畢又趕回香港工作。他們的不辭辛苦,贏得了師生們的敬重;加拿大卑詩省立大學維真學院,也在為我所從事比較宗教研究的博士生,提供了訪學的名額;香港道教學院則在道家與道教研究方面與我所有良好的合作關系。1998年,由道教學院斥資,我們共同籌辦了《第二屆道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到會學者來自17個國家與地區(qū)達二百多人。雙方協(xié)作于道教學院開設的道教文化研究班,且已進入第三期;臺灣中華佛學研究所致力于支持我們的佛學研究。1999年9月至2000年6月,派出青年學者長住我校教授巴利文、梵文。此后,又讓我們的年輕老師前往該所繼續(xù)學習佛學與梵文,以為我們培養(yǎng)師資;臺灣佛陀教養(yǎng)基金會向我所贈送了包括《大正藏》、《卍續(xù)藏經》、《新修大正藏補編》等全套經典在內的近八千冊圖書。臺灣三清文化基金會、臺灣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臺灣儒道研究協(xié)會等機構,也分別贈送了圖書資料,或為我所研究生設置獎學金;至于在儒學研究方面,著名學者、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社長杜維民教授,臺灣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主任黃俊杰教授,以及在道家研究方面,臺灣大學陳鼓應教授,他們以自己的研究和他們個人的影響對我們的研究提供的重要支持,在我所師生的記憶中留有深刻的印象。我們向所有真誠地關心、支持我所研究事業(yè)的團體、個人,致以衷心的感謝!我們很清楚,即便我們的研究工作已有開展,亦僅僅在起步。我們今后的研究設想,無疑顯示在我所的名稱上:比較宗教(主要是比較宗教哲學)。確立此一方向,一方面是出于我們這里的大多數(shù)青年學者,都兼及有中學與西方的雙重背景;另一方面是因為,只有具備比較視野,才更有可能開掘現(xiàn)代價值;再一方面則還考慮到,宗教對話將成為這個世紀在世界范圍內精神文化的主題。我們期望在這一研究方向上,營造我們的特色。我們同時又清楚意識到,這類課題研究很容易流于隨意與空疏。因此,我們非常關切古典文本及其解讀。多年來,我們致力于開設巴利文、梵文、希臘文、希伯來文課程,即著意于此。這無疑會增加學術的難度。我們的研究由此將經受考驗:面對窗外鬧市上的人頭涌涌與人心躁動,在窗間燈下真的可以“入定”?

作者簡介

暫缺《信仰·運思·悟道》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回到古典文本,尋繹現(xiàn)代價值——中山大學比較宗教研究所記事(代序文)
析基督教視野中的信仰觀
“使在”、“內在”、“超在”——全球宗教哲學的本體論
舊約圣經十誡今釋
圣靈降臨的敘事——論梅烈日柯夫斯基的象征主義小說
洛克的宗教論
上帝:秩序的和諧與人幸?!撊R布尼茨“神義論”思想
與神圣者相遇:奧托宗教現(xiàn)象學進路之檢討
認信與歸宗——普世基督宗教中的《耶酥是主》
今佛禪——一種思想史的解釋
從《齊物論》看《肇論》
將影寺慧遠:一位三學圓修的高僧
禪宗諸家論“心性”說——從初祖菩提達摩、六祖慧能到洪州馬祖道一之思相變遷
能十力與支那內學院派
知我者,謂我心憂!——龔雋與惠敏法師關于佛學研究的討論
論生命修煉中的“有”和“無”
考古發(fā)現(xiàn)與早期道教研究
論東亞道教古靈寶經與道家學說的關系
道教《升玄內教經》所見“三一”論淺析
天祖教論略——也談哪種宗教可以代表中國傳統(tǒng)宗教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