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使教材具有更為廣泛的適應性,我們采取五線譜和簡譜結合,并列進行的教學模式,尤其有關記譜法的常用符號等項內容,使學生都能夠熟練掌握,以備在走上教學崗位后,具有更強的工作適應能力。在每章的習題中,都有綜合分析題,且數量較大,題型多樣。它不僅使學到的理論知識得以在分析作品時找到用武之地;同時也使學生在對實際作品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在如何理解和表達音樂方面有所收益,無疑,這也應該成為有利于提高學生專業(yè)修養(yǎng)和素質的有效手段。本教材在內容安排上,也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伸縮性。在基本知識、基礎理論的闡述方面盡量做到簡明、精練;在結合實際方面,則較為充實和豐富。這可給教師在教學中留有充分的余地,可在教學中根據課時的多少、學生的基本條件等因素進行取舍,實事求是的安排和調整教學計劃提供了可能。在基本內容之外,還用相當的篇幅增加了“補述”部分。這些可以視為學習《基本樂量》的初充和深化。其中有的內容亦可列入教學計劃,在課堂上講述;有的內容還可指導學生在課外進行研討,這不僅使學生更加開闊視野,涉獵更深層次的知識,同時也培養(yǎng)和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