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第57屆戛納電影節(jié)上,最佳女演員得主上臺致謝:“這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刻”,她帶著東方的素靜神韻和西方的明艷光彩,征服了世界各地的影迷,“謀殺”了現(xiàn)場記者無數(shù)的膠卷。她,就是張曼玉。一個在銀幕上有著千種面貌,萬種風情的女人。一個從花瓶到影后,在歲月與鏡頭里不斷修練著的女人。一個氣定神閑,雍容華貴,平淡自然,從生命深處散發(fā)出獨特魅力的女人……靜靜地審視張曼玉,你會發(fā)現(xiàn)在她身上有一股難以拒的魅力。不是漂亮,不是修長,乎也不是嬌憨,當你貼近她,感受她時,你便會真切地感受到,真正的美是從生命內部射出的光芒……之所以寫張曼玉,是因為愛張曼玉。這種愛的產生是緣于一個電影研究者對一位優(yōu)秀電影人的欣賞,也是緣于一個女人對另一個同齡女人的理解。初識張曼玉是在1995年夏天,她在北影一條街拍攝電影《宋家皇朝》。我?guī)е鴶z影師去采訪她。那時我是《中國銀幕》雜志社的記者兼編輯部主任。在攝制組的休息室,我們聊天,張曼玉的普通話帶著濃濃的廣東味。那天她穿的是有褐色花紋的長袖襯衣,外套一件黑色馬夾,修長的腿上裹著藍色牛仔褲,腳穿棕色皮鞋,脖子上戴著銀項圈,胸口上掛著墨鏡。頭發(fā)長長的、黑黑的,皮膚很白很干凈。整個人給我的感覺是清爽、雅致。那次,我們聊的多是一些有關《宋家皇朝》的拍攝及她對電影表演的認識。很謙和、很可愛的一個女人,這是她給我的感覺,和她在銀幕上的千種面貌、萬種風情是不一樣的。但我明白:坐在我面前的是生活中真實的張曼玉,而活在電影中的是虛構的、藝術的張曼玉。在張曼玉40歲的人生之旅中,從氣質到容貌都有很大的變化。二十歲時的張曼玉像個漂亮的洋娃娃,如今的張曼玉已脫穎為一個高貴、高雅的貴夫人。在2000年威尼斯電影節(jié)上,張曼玉被人稱為“最美麗的評審”。蓬松且刻意刻意染黑的頭發(fā)、古銅色皮膚,桃紅裙子配白色涼鞋還有純銀腳鏈、男用勞力士運動表、乳白色針織手提包……她的全身彌漫著流行時尚的氣息,牽動著全球的攝影鏡頭。意大利共和報的記者說:張曼玉使畫面亮麗了許多。電影節(jié)主席艾伯托·巴貝拉由此盛贊她是“香港最亮眼、最有才華的明星”。盡管她身材修長、笑容純真、嬌憨可愛,但如果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去評價張曼玉,她的相貌算不上最漂亮,不該受到這樣的注目。在張曼玉從事表演以前,沒有人相信她能成為演員,在她成為演員之后,也沒有人相信她會得獎。但刀子都做到了?;蛟S,張曼玉最大的樂趣就是去實現(xiàn)別人加在她身上的“不可能”。靜靜地審視張曼玉,你會發(fā)現(xiàn)在她身上有著一種難以抗拒的魅力。不是漂亮,不是修長,似乎也不是嬌憨,當你貼近她,感受她時,你便會真切地看到一個美麗而迷人的張曼玉。真正的美是從生命內部射出的光芒,張曼玉正是如此。而如今的張曼玉不僅僅是美麗。她完成了從美麗到魅力的蛻變。有文章就這樣稱贊張曼玉:“是什么在這個美麗的女人26歲的時候鐫刻在了她的肉體與靈魂里?那時是不是她的花樣年華?她好像就是從那時開始真正地燦爛起來。有時妖嬈多姿;有時端莊含蓄;有時天真多情;有時激烈迷狂,她不再只是個明得,她成了一個真正的演員。我相信是人生際遇中的某種痛苦催逼出了張曼玉的光芒,這是種實在的光芒。所以我們會說:‘她真美,像陽光一樣。’”從美麗升華到魅力,要經過多少時間的魔煉和洗禮呢?是不是每個女人都能完成這種蛻變呢?當然不是。于是有人說:在演藝圈,青春就是本錢。但張曼玉卻給我很多成熟的女演員一個啟示,一種希望。從她身上,我們看到西方電影界一種讓人鼓舞的現(xiàn)象——年齡不會成為明星受歡迎的障礙!從她身上,我們看到:從影20年了,觀眾對越來越有魅力的她越來越熱愛。張曼玉的的魅力,是從片場里泡出來的。最初也一年接演十幾部電影,在許多并不算優(yōu)質的電影中磨煉演技,一直到王家衛(wèi)的處女作《旺角卡門》,張曼玉的演技才出現(xiàn)了轉折點。在接下來的《客途秋恨》、《雙城故事》、《新龍門客棧》、《阮玲玉》、《人在紐約》、《青蛇》等作品中,她開始累積出了個人的口碑,也漸漸走向國際舞臺。這是時間打磨的結果,更離不開她的勤奮和悟性。當然,還有一批優(yōu)秀的電影導演對刀子的點撥和啟發(fā)。當張曼玉的青春、美貌和孩童式的浪漫隨著歲月流逝時,是王家衛(wèi)、關錦鵬、嚴浩、徐克、楊凡、許鞍華等一批極具才華、獨具風格的導演發(fā)現(xiàn)并鍛造了另一個她。多少女明星夢寐以求的從“花瓶”到一個真正的演員的轉變,張曼玉很從容地走過來了,盡管這一過程并不輕松。在當今華人電影圈,像張曼玉這樣演技出色,為人真誠且氣質高雅的女演員并不多見。“《阮玲玉》的恍如隔世的造詣讓她成為中國女演員中的梟雄。而她的演藝魅力在于靈性。從《阿飛正傳》到《新龍門客?!?,那些角色好像‘呼’地被也吸了去,化在她身體里,變作她的模樣和你說話,那氣氛好像水晶磨石,用她的靈性去與平凡真實的東西碰撞出火花;又似魚兒潛底,瞬間鉆到你心里跳舞?!币晃辉u論者這樣贊揚說?!跋愀叟靶侵形易钪幸鈴埪?。對她有種解釋不清的喜愛。最早看《東方三俠》,就被她扮演的女飛俠的嬌俏任性仗義所吸引;接著看關錦鵬的《阮玲玉》,被她悲愴卻又冷幽默的美深深打動;后來又看王家衛(wèi)的《阿飛正傳》,被她肢體語言流露出的不經意的憔悴而折服;到了看陳可辛的《甜蜜蜜》的時候,那個勢利卻不失善良的廣州姑娘被她刻畫得如此自然和逼真。她扮演充滿濃重市井味道的小人物的功夫可數(shù)上乘,是讓人看到笑里有淚的表演?!币晃挥^眾這樣贊嘆道。作為一位擁有一座戛納電影節(jié)影后獎、一座柏林電影節(jié)影后金獎、四座香港電影金像獎、五座臺灣電影金馬獎,并被世界最具權威的電影雜志——法國《電影手冊》稱作“香港公主”的女黨演員,張曼玉不但在獲獎數(shù)量上足以傲視華人女星,而且其奪獎頻率之高在世界影壇也并不多見。她純熟的表演功底令所有的角色在她的手中都不會有閃失。對于華人影壇,張曼玉真的是不可多得的上等水晶,放在哪里,哪里就發(fā)亮。到了20世紀末,張曼玉憑著在《花樣年華》中出神入化的表演第五次領取金馬獎最佳女演員獎時,“90年代最出色的華人女演員”非她莫屬。而2004年5月在戛納電影節(jié)獲得的最佳女主角桂冠才使她真正步入國際巨星的行列。張曼玉的魅力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電影于她不再是掙錢的手段,而是生命和事業(yè)。只要是好電影,她可以減低片酬來演出。更為難得的是,她能以一顆平常心對待自己、對待別人,以一個普通人自居,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去感受、去尋找快樂。她帶著東方的素靜神韻和西方的明艷光彩,不虛飾,不矯情,自然流露著清澈而深沉的內在美感。那份氣定神閑、那份雍容華貴、那份平淡自然都在顯示著:她是一個美麗的女人。假如您喜歡她,就請讀下去,靜靜進入這個美麗女人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