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那年,肯恩·史迪開始出現精神分裂的征兆。此后疾病一直糾纏著他,并且越來越重,以致幾度住院治療。此后的32年中,肯恩·史迪開始不斷地奮起反抗,與病魔作斗爭,與心中那個看不見的敵人作斗爭。最終在醫(yī)生的協(xié)助下戰(zhàn)勝了病魔,并創(chuàng)辦了著名的心理健康雜志《紐約之聲》,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史迪的故事讓深受精神分裂癥之苦的人燃起希望,也讓心理衛(wèi)生工作人員深受鼓舞。希拉里·克林頓夫人對肯恩·史迪的抗爭精神非常贊賞:“大無畏的毅力……因為他,精神病患的故事被世人得知?!辈⒋罅ν扑]此書。本書前言我在一九八一年初識肯恩·史迪,當時他在舊金山街頭流浪,是一個無家可歸的精神病患者。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情形我已經記不得了——那時我每天面對上百名類似的病患,對我而言,他只是那些邋遢、氣味難聞、有精神困擾的男男女女中的一個。他們多數因為妄想和幻聽被迫流浪街頭。身為一名精神科醫(yī)生,我盡力幫助他們,但也不得不面對一個令人沮喪的事實:他們多數的人將會在療養(yǎng)院終其一生,或者,更糟糕的,重新流浪街頭。數年后,我在紐約協(xié)助制作一部關于精神病復健的錄影帶,肯恩也參與其中,我們因而再次碰面。我對他的第一印象是聰明異常、思慮周到,所以,當我得知他曾因為精神分裂癥住院十幾年,簡直不能相信,懷疑他可能被誤診。眼前這個人聰明、風趣又健談,一點精神分裂癥的跡象都沒有。但肯恩隨即說他認識我,并開始描述我們一塊走在舊金山街頭的往事。我這才猛然想起,他真的是我治療過的流浪漢中的一位。對我過去的幫助,他大表感謝。就一名精神科醫(yī)生而言,這樣的謝禮極為難得,尤其是它不但出自一位人生巨大悲劇幸存者之口,這幸存者更將余生心力投注在幫助其他有共同遭遇的人身上。由于肯恩的貢獻,美國社會逐漸轉變對精神病患的看法。他創(chuàng)辦并擔任總編輯的報紙《紐約之聲》(NewYorkCityVoices:AConsumerJournalforMentalHealth),在他才智和識見的領導下,廣為流通,是那些和肯恩一樣受心理疾病折磨的人的一份強而有力的教育性刊物??隙髯铙@人的成就之一在于提倡罹患心理疾病者的參政權,他呼吁正視那些因心理疾病而失去參政權、遠離政治光環(huán)的人。靠著兩萬八千名罹患精神疾病的選民的聯署,肯恩促使政治人物不得不注意心理衛(wèi)生的議題,將它們變成可見的公共政策,或引發(fā)大家討論和關切。肯恩的努力確實得到回應。希拉里·克林頓在競選參議員期間,便將政見中有關心理衛(wèi)生的內容歸功于《紐約之聲》,她盛贊肯恩“大無畏的毅力”,因為他,“精神疾病第一手的資料首度被世人得知”。比較不為大家所知的是,她同時還懇請將他提供的資料納入心理健康的議案之中。除了推動這些,肯恩投入大量心力幫助其他受心理疾病之苦的患者和他們的家屬。他旅行全美各地,以他自己過去的痛苦經驗為例,對那些盡力支持罹患精神疾病家人的家庭演說??隙饕砸幻缮陶?、支持團體的領導者及輔導者的角色,影響了幾千人的生活?!?。肯恩·史迪彰顯出非凡的人格和成就,但我期望像他這樣的復元案例很快就不再是罕見的事實。抗精神病藥物使肯恩終于擺脫幻聽,這些藥物的療效確實驚人,但不是只會在他一個人身上奏效。過去治療分裂癥的藥物雖有相當的效果,但對許多患者來說,藥效極微,或完全無效。最近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的出現,為全世界數以百萬的患者帶來了新希望。這些新藥不但具有舊藥所沒有的療效,副作用也比較小,這會提高患者確實服藥的比例?,F在我們看到更多像肯恩這種“李伯大夢”(RipVanWinkle)的例子:脫離社會數十年后,又重回社會。肯恩對“聲音停止的那一天”那個重大日子的描寫,是我讀過的文章中最深刻的。這本動人的驚奇回憶錄里,肯恩·史迪揭露了他的世界——重度精神疾病的世界——其中的隱私和力量我們鮮少有人有權分享??隙魇敲绹鴤鹘y(tǒng)的英雄人物,只不過他對抗的敵人在他的內在。他的堅強和脆弱,他的憤怒和勇氣,以及最后他的頑強不屈和全心奉獻的精神,促使我們從新的角度,以新的同情心,正視我們自己和我們這個世界。這本令人難忘的書將豐富所有讀過此書的人的生命。麗塔·賽頓(RitaSeiden)是他最后一位治療師,協(xié)助他從黑暗走進光明的人生的人,她在肯恩過世后沒多久,在《紐約之聲》刊出追悼文,她寫道:“你的身材,你的智慧,你的人格,你想大干一場、彌補被疾病蹉跎的歲月的那分渴望,你恫嚇和激怒人的本領,你說服別人與你為理想共同努力的能力——一切和你有關的,都是巨大的?!笨隙?,我希望通過這本書,還有那些愛你、敬佩你的人的支持,我們得以開始實現你的理想。史蒂夫·馬克·葛芬博士二一年一月于紐約